慧海

首頁 慧海 經典系列-《緣起讚》略釋 《緣起讚》略釋(四)

《緣起讚》略釋(四)

分享

是故離緣起,更無有少法,

故說離性空,亦無有少法。

離開了緣起,沒有任何事物;離開了空性,也沒有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離不開緣起與空性。我們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既有產生,也有毀滅。

除了少部分學佛的人與西方哲學的學者以外,能思考這些問題的人,實在是寥若晨星。但西方哲學的深度,還沒有達到佛教的深度,所以他們的最終結論,仍未臻完美。包括貝克萊的學說,我認為已經比較深入了,但他最後也把難題推給了上帝。但對佛教徒來說,這就是司空見慣的常識。所有學過《中觀莊嚴論》、《中觀根本慧論》與《入中論》的人,都可以輕輕鬆鬆地應對自如。

若法有自性,則說無涅槃,

及無戲論滅,自性無滅故。

如果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事物,有一個實有的本質,那就不會有涅槃。不僅沒有涅槃,也沒有辦法滅除任何戲論。因為實有的東西不會產生,即使產生了,也永遠不會毀滅。

我們可以以形式邏輯的方式來講:

大前提:凡是有自性的東西,都是不生不滅的。

小前提:貪嗔癡有自性。

結論:所以貪嗔癡也是不生不滅的,那也就沒有涅槃了。

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有貪嗔癡,假如它是不生不滅的,就不會有涅槃,再努力都沒有用。因為凡是實有的東西,都無法消滅。

同時,如果戲論,也就是各式各樣的情緒有自性,那也不可能毀滅。但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嗔心、欲望等任何情緒,在達到高潮後,都會趨於毀滅。這就說明,凡是有誕生、有毀滅的東西,都是不存在、不真實的假相。

故於智眾中,發大獅子吼,

數唱離自性,善說誰能難。

釋迦牟尼佛在全世界的智者當中,發出了獅子吼一樣的觀點,反反覆覆地宣講空性、緣起。從有史以來直到現在,全世界所有的學科、觀點,都沒有一個可以超越、駁倒這種善妙無比的緣起學說,所以它是獅子吼。

 

況無少自性,及依此此生,

建立皆成立,二不違隨順。

況且任何事物都沒有一點點的自性,無論六道輪迴或三千大千世界,還是所有的時間與空間當中的所有事物,沒有一個是有自性的,都是以此因生此果。前面否定了因和果,後面又說有因有果。沒有自性與此因生此果雖然看似矛盾,但卻是皆可成立、互不矛盾的。

有些根本不懂空性的人,會批駁佛教的空性,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理解到這二者是不矛盾的。就像肉眼直接看桌子,與借助顯微鏡看桌子,得出的結論雖然完全不同,卻互不矛盾一樣。肉眼的結論,僅僅停留在感官的層面上,而顯微鏡的結論,則已超越感官的層面,更進一步觸及到本質的結構,更接近於真理。

我們的視覺無法識別物質的本質,而只能識別一個錯誤的幻覺。從幻覺的角度來講,桌子是存在的。但這種存在,並不是真實的存在。物質從表面現象到物質的真理之間,可能有十個、二十個、三十個乃至更多的層面。在不同的層面裡,它們的結論是相對真實的。所以,沒有自性,與現實生活當中有因有果、有善有惡、有幸福、有痛苦,是並不矛盾的。相對而言,一切世俗的現象,都是存在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嚴格取捨因果,因為我們還沒有超越因果的界限。當我們眼裡酒就是酒、藥就是藥、毒就是毒,無法讓一切平等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能力接受酒、肉等等。但有些已經超越分別層次的修行人,卻沒有這樣的分別,他們即使喝下致命的毒藥,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因為在他們的境界中,毒和藥已經完全平等,一切都是平等的。對他來說,吃素和吃葷也沒有什麼分別。當然,因為考慮到如果大家都不吃素,就會傷害到很多眾生的生命,所以他也可以接受素食,但在他自己的境界中,已經超越了任何約束與模式。

現在不少學藏傳佛教的人,就有一些誤解。當他們看到一些高層次修行人的行為,就誤以為自己也可以這麼做,於是就開始吃肉、喝酒。漢傳佛教學禪宗的很多人也常說:「要放下所有的執著,所以不要放生、不用吃素、不要守戒。因為這些都是雜念,所以要超越,不要去執著。」這也是一種誤導。當我們還沒有到達一定境界的時候,是不能輕視因果的。如果以修密法為理由,實則是在滿足自己的貪欲心,這在密法裡,是比五無間罪更嚴重的罪業,會直接下金剛地獄的!

雖然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要放下所有的執著。但在沒有達到一定境界之前,就不能放下斷惡行善的執著,因為這些執著是我們修行的動力。

世俗人也常說,欲望是發展的動力。在某種程度上,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想成佛,也是一種欲望,但這是我們發展的動力,這些執著是需要的。《入行論》中講得很清楚,先要放下不好的、有害的執著,最終才放棄所有的執著。就像過了河,船就不需要了,但在沒有到達彼岸之前,就不能放棄船隻一樣。

釋迦牟尼佛在世俗兩個字的後面,加了一個「諦」字,「世俗諦」。也就是對普通人的感官來講,有因有果是對的,所以有一個「諦」字。而「四聖諦」後面也有一個「諦」字,這又說的是:從聖者的境界來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是正確的。正確有不同的層次,四聖諦的層次,就遠遠高於世俗諦的層次。

 

即由緣起因,說不依邊見,

此善說即是,尊無上說因。

因為是緣起,所以不依賴於常邊和斷邊之見。緣起善說,是世尊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至高無上的學說。佛陀也因此而成為無上善說者。

此皆自性空,緣此此果起,

二決定更互,無障為助伴。

一切物質的自性,都是空性。在因緣當中,又可以生起果法。我們在主觀上,應該理解、抉擇出物質沒有本質,卻可以有因有緣,二者互不矛盾的定解。空性與緣起之間不但不矛盾,還可以互為助伴。因為是緣起,所以是空性;因為是空性,所以是緣起,這叫做助伴。

除此更有何,為甚奇稀有?

以此理讚尊,成讚非由餘。

除了緣起理論以外,怎麼還會有更神奇稀有的見解呢?既可以有因有緣,又可以是無自性的空性,這是物質世界的真正奧秘。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人類歷史上的所有學者、智者,都沒有發現過這個真理。釋迦牟尼佛發現這個真理,並將其廣為弘揚。任何人證悟了這一點,都可以斷除煩惱,推翻執著,最後解脫、成佛;所以,緣起的功德無比稀有。以這種理論來稱讚世尊,也足堪稱為是最無上的稱讚。除了這種稱讚以外,哪怕用盡所有的辭藻,來讚歎釋迦牟尼佛神通廣大、禪定穩固等任何功德,都不能成為真正的讚美。

如果認為緣起與性空是矛盾的,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和過失呢?

 

若有為愚使,與尊作仇隙,

彼不忍無性,妙聲有何奇?

已經被無明愚癡所驅使,並成為無明奴隸的那些人,他們與釋迦牟尼佛作對,不喜歡釋迦牟尼佛,時時挑釁、尋隙,不能接受甚至忍受無有自性的空性學說的勝妙之聲,這有什麼值得稀奇的呢?不值得稀奇。

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所有凡夫,都是無明的奴隸。雖然在普通人當中,也有很多聰明絕頂的人。在人類歷史上的各個領域中,出現了許多了不起的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等偉大人物。但所有這些偉大人物,都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過度依賴和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認為視覺、聽覺、觸覺,是唯一的真理。如此一來,就犯了無明的錯誤。

形成無明以後,就會去造業,無論是殺、盜、淫、妄等惡業,還是持戒、念經等有漏善業,都會成熟果報,之後又去面對各式各樣的善惡果報。在面對果報的同時,又再次造業。就這樣從無始以來直到今天,都在不斷地輪迴。如果沒有無明,我們就不需要面對痛苦。痛苦和輪迴的來源,就是無明。無明,是整個輪迴的第一原動力。世俗間再偉大、再聰明的人,都是無明的奴隸,都不能突破無明的界限。不僅僅是沒有學過任何教派,不懂得唯物、唯心的普通人,包括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外道,甚至小乘經部與一切有部、大乘唯識宗的部分修行人,都是不同程度上的無明之奴。如果不證悟、不解脫,我們還會繼續在無始無終的輪迴中充當無明的奴隸。

往昔釋迦牟尼佛住世轉法輪的過程中,佛陀曾對很多外道的觀點進行了抨擊,也因此與外道有了仇隙。這種人不能忍受「無自性」的空性微妙之聲,是情有可原的。

若受行尊語,珍藏緣起法,

不忍空性吼,我說此為奇。

如果已經接受過佛陀的教育,卻不能忍受佛教最核心、最珍貴的精華——緣起性空獅子吼聲,這就是很奇怪的現象了。此處所指的,就是小乘佛教和大乘唯識宗。

自古以來,小乘佛教都會說大乘佛法不是佛法。

除此以外,大乘顯宗也說過密宗不是佛說的。密宗裡面的有些宗派,又會說大圓滿不是佛說的。其原因,彌勒菩薩在《大乘經莊嚴論》中的有一品,專門講了這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傳法,是針對每個眾生的不同根機而因材施教的。小乘根機的人,只能聽懂小乘佛法,就像小學生只能聽懂小學課程,沒有聽過中學、大學的課程,甚至連還有中學、大學都不知道一樣。有些小學生會認為,如果不是自己學校所講的課程,就不應該是學校的課程。他們不知道自己只是小學生,總覺得自己已經學得很到位了。同樣,佛教內部也有這樣的問題。上乘的宗派不會否定下乘的宗派,下乘的宗派卻會否定上乘的宗派。只要一種觀點不能容納在自己的觀點當中,就會予以否定,這都是孤陋寡聞的結果。所有佛法的宗派當中,相容性最好的,就是大圓滿,其次是一般的密法,然後是大乘顯宗,最後是小乘佛教。

當然,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名稱來歷,並不是說誰大誰小、誰高級誰低級的意思。只是因為小乘行人只考慮自己的解脫,所緣的範圍很小,所以叫小乘佛教。大乘行人的目的,不是為了個人解脫,而是為了所有眾生的解脫,所緣範圍很大,所以叫做大乘佛教。小乘行人沒有聽過大乘佛法,以為釋迦牟尼佛只講過小乘佛法,所以就認為「小乘佛教」的說法,是在貶低釋迦牟尼佛。其實,佛陀就如同一位大學老師,他既會在大學裡面講課,甚至可以當博士生導師,但有些時候,他也教導中學生和小學生。小學生就認為他是我們的老師,他只講這些課程,不會講別的。如果有人說他是小學生,他就會誤以為自己的老師也被貶低為是「小老師」了。實際上這些都是錯誤的理解。

緣起是無性,無上引導門,

若即由彼名,反執有自性。

既然已經接受了佛陀的教育,就應該接受佛教最核心、最精華的緣起性空。緣起,是引導進入空性的極佳門徑,是證悟空性的最好方法。如果有人因為緣起這個名詞,卻反而執著是有自性,那是不應該的。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緣起讚》略釋(五)

今有何方便,導彼眾生趣, 勝聖善行階,無比尊喜道? 有什麼辦法,能引導這些人進入無上空性之門呢?答案是沒有!本來緣起法門是引導眾生進入空性最殊勝、最善巧的解脫宮殿階梯,也是佛陀極力讚歎、歡喜的勝妙 ...

《緣起讚》略釋(六)

(二)由此可推知,佛陀就是正確無誤的引導者 見如義善說,有隨尊學者, 衰損皆遠離,滅眾過根故。 佛陀證悟了緣起的意義,並在證悟的七七四十九天後,開始廣轉法輪。因為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經內容正確無誤 ...

《緣起讚》略釋(七)

三、佛法才是欲解脫者的唯一途徑 盡尊所垂教,依緣起性轉, 彼為涅槃故,尊無不趣寂。 對尋求解脫的人來說 ,佛陀的緣起道路是唯一的選擇。 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一切,包括第一轉法輪、第二轉法輪、第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