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首頁 慧海 經典系列-《修心八頌》講記 《修心八頌》講記(六)

《修心八頌》講記(六)

分享

願我於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

彼縱非理而陷害,亦視其為善知識。

以前,在有些人痛苦、低落,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付出了很多人力、財力、物力等等去幫助他,從正常的角度來說,對方應該有所回報。這種回報不是指因果的回報,而是純粹依據世間倫理道德、為人處事等規則所做的回報——在受到別人幫助以後,要以知恩圖報的原則去報恩。

但是,在我遇到困難、痛苦的時候,不但沒有得到這個人的幫助,反而遭到他的傷害,從世俗人的角度來說,這是非常不應該的,非常難以理解的。在這個時候,一般的世間人會非常失望、非常仇恨,會生起很大的嗔恨心,從而導致雙方的墮落。

修大乘佛法的人,應該怎樣看待這種待遇呢?我們不但不能失望,不能生起嗔恨心,而且要把這個人當成善知識來看待。

 

什麼叫善知識呢?讓我們走上正確道路的人就叫善知識,而僅僅教給我們一些世間知識的老師不叫善知識。善知識不一定顯現為上師的模樣,就在普通人當中,也會有很多讓我們走上解脫道的善知識。比如剛才所說的人,因為這種人能夠讓我們非常清楚、非常透徹地,深深體會到輪迴的過患,體會到人世間的無常,這不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因活生生的事例而切身體會到的。在有了體會以後,就會深切地意識到:我以前對這個人付出了那麼多,現在他反而來傷害我。雖然從因果的角度來說,我以前的付出並不會白白浪費,但現在我還不能斷除對方的嗔恨心和煩惱,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不但不幫助還要傷害我,這都是凡夫的個性,凡夫的過患,像我這樣的人並不能真正地利益眾生。輪迴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地方,一定要走解脫道。如果沒有走上解脫道,我就無法真正利益眾生。

當他非常透徹地全部了知真相以後,就會像密勒日巴一樣自覺自願地走上解脫道。

在遇到這些問題時,也許一時半會兒會想不通,但經過慢慢地思維,就會促使我們走上解脫道,這樣的傷害就不但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極大的順緣。我們可以設想,如果對方沒有傷害我們,而是幫助我們的話,我們就不會有什麼失望,也不會有那麼強烈的出離心,更不會走上解脫道。

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平時我們認為好的不一定好,很多不好的反而是一種順緣。最關鍵的問題,就是看我們怎樣去利用這些機會,怎麼樣對待這些問題,這是很重要的。

在真正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達到要求,萬事開頭難,能做到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也很不錯了。這樣逐漸逐漸地提高,無論世間的學習,還是出世間的修行都是這樣,只要自己努力,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越來越習慣,越來越自然。

在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有修行和沒有修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完全不一樣,最終他們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願我直接與間接,利樂敬獻諸慈母,

老母有情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第七個頌詞,說明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總而言之,無論身、口、意的一舉一動,都要直接或間接地利益眾生,把利、樂二者奉獻給眾生。

利、樂的意思,指的是世間的幸福和出世間的幸福,也即解脫。

什麼是直接利益呢?比如說,如果自己每個月有兩千元的工資,但這兩千元並沒有全部用於自己的吃喝玩樂等享受,而是拿一部分或一半的錢去布施窮人或者放生,就是直接的利益眾生。雖然與解脫相比較,這只是很小的利益眾生,但再小也是直接地利益眾生,也即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去説明眾生。

我們不能單純地將拿錢放生、布施財物等物質形態方面的布施,理解為直接的利益眾生,在超越物質的精神解脫方面,也有很多直接利益眾生的方式。

什麼是間接利益呢?其實不需要我解說,大家都知道,雖然自己的做法沒有直接利益眾生,卻能間接對眾生有幫助。如發願自己先修行、先成就,然後去利益眾生,也是間接地利益眾生。自己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山溝裡獨自修行,即使身邊沒有什麼看得見的眾生,不能直接地消除、領受眾生的痛苦,但因為自己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度化眾生;自己解脫了以後,還是要弘法利生;弘法利生的結果,就是消除眾生的痛苦,所以是間接的利益眾生。

作為真正的菩薩或大乘修行人,所有的修行都是在利益眾生,其中有些是直接利益,有些是間接利益,卻沒有一個行為不是利益眾生的。不是給予眾生利樂,就是接受眾生的痛苦。

具體應該怎樣行持呢?比如說,天上掉下來一塊石頭,在自己和另一個人當中一定要砸死一個,自己就推開那個人,讓石頭落在自己頭上,我們能做到嗎?如果能做到,就是直接接受眾生的痛苦,就是真正的利益眾生。

發起真正的菩提心是很難的,因為菩提心是讓我們放下自私心,將所有的一切無條件地奉獻給眾生,無始以來的積習,已經讓我們不習慣這樣做了。

雖然在打坐的時候,我們也許會覺得,哪怕直接利益眾生的範圍和深度都不夠,但自己還是可以做到,不過,實際上自己能不能做到就很難說了。現在做不到也不是問題,主要是修行,努力鍛煉自己,經過日積月累的修持,最後一定能做到。

 

具體的修法,曾經我已經講過了,就是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修法等等。雖然修法很簡單,但卻非常重要。

我們要知道,輪迴當中的唯一出路,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能夠發起來,一切都很好說,無論修習大乘顯宗還是密宗,都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沒有菩提心,任何事情都不好辦,什麼都修不成。

只要離開了菩提心,所有的修法都不是大乘的修法,修密宗實際上不是密宗;修大圓滿更不是大圓滿。所以,一定要珍惜菩提心的修法。

要知道,我們修菩提心的機會,僅僅只是這一生才有。下一生有沒有都非常難說,我沒有把握,你們也沒有把握,除了修行很高的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沒有把握。所以要珍惜當下,這是最關鍵的。

每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既然我們已經誕生了,剩下來的三個階段——老、病、死,是勢必將面臨的。然而,令人非常遺憾的是,在我們目前的人生觀、價值觀裡,根本沒有考慮應對這些境遇的措施,畢生所有的努力——從小到大學了那麼長時間,工作得那麼拼命,付出了一生的代價,就是為了生活——吃喝玩樂等等,所以,當我們大難臨頭——再也不能吃、不能玩、不能穿,只能等待閻羅主制裁的時候,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我們的努力只能得到一片空白。

如果我們在死亡以後根本不存在未來,那也不用考慮以後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恐怖而黑暗的中陰與來世在等待著我們。我們可以想像,假如自己沒有一分錢,而突然去到一個城市,我們應該有辦法活下去,但在面對死亡時,如果我們沒有任何準備,會是什麼樣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作為修行人一定要考慮。

頌詞裡面還講到,在直接或間接地接受眾生痛苦的時候,應該怎樣去接受呢?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詞——「默默」,也即要在靜悄悄的情況下接受。

如果只是有了一點點進步,就自以為了不起,到處炫耀,我是什麼境界啊,我有什麼樣的慈心、悲心啊等等,或表面上做一些布施、忍辱,實際上卻是為了宣傳自己,讓大家知道自己,那就是不對的,這是修行人的一個極大的障礙。

本論認為,我們要在保密的情況下,秘密地修自他相換。在別人看來,你是一個普通的人,但實際的內證卻與眾不同——所有人都是為了自己著想,而你卻是為了眾生著想,這就是最大的不同。

以前的修行人都是這樣,他們住在山裡,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理想是那麼的崇高、偉大,他們也不會說自己多麼了不起,但實際上卻是卓然超群的。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修心八頌》講記(一)

目前,有很多人在學習《入菩薩行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兩部寶典。實際上,這兩部論裡面所講的都是菩提心。《入菩薩行論》從頭到尾都在強調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廣論》分為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三部分,其中上 ...

《修心八頌》講記(二)

願我交往何人時,視己較眾皆卑下, 誠心誠意又真摯,尊重他人獻愛心。 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間,跟任何一個人相處的時候,應該保持一個什麼樣的心態。 世間人在這些情況下,會 ...

《修心八頌》講記(七)

願我所行此一切,不為八法念垢染, 了知諸法皆如幻,解脫貪執之束縛。 第八句頌詞告訴我們,上面提到過的所有修法,都不能有世間八風的污染。有了世間八法的污染,我們的菩提心會受到破壞,這樣的修行根本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