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首頁 慧海 佛化&幸福人生-佛化人生 佛教與商業—企業文化必備的六種準則

佛教與商業—企業文化必備的六種準則

分享

❖ 古為今用,如虎添翼

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於世的佛教文化,是一個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企業文化,則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由美國哈佛大學的幾個教授開始研究的,僅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年輕文化。雖然出現時間相差二千多年,但在兩個文化之間,卻可以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實際上,若能將二者相互融合,則無論對企業的運作,還是對個人生活的指導,都能產生意想不到正面、積極的作用。因為,佛陀的智慧能給大家帶來光明,佛陀的愛心能給大家帶來溫暖。

從文化結構上來講,企業文化是由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四個方面構成的。其中的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當中最核心的靈魂;精神文化,又建立在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基礎之上。企業的價值觀,關係到一個企業的存亡與興衰,所以非常重要。

佛教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互融,並不是要求所有企業家都要去學佛、信佛。有沒有信仰,都沒有關係。能借鑒佛教的智慧,並將其運用於企業的經營與發展、維護員工的心理健康等等,都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與手段。其實,佛教當中的絕大多數思想,的確都是跨世紀的偉大思想。即使跨越兩千五百年的悠悠歷史長河,在日新月異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佛教思想仍然充滿著活力與新鮮感,並成為現代人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 總說六度

浩若煙海的佛教文化,用簡短的筆墨實在無法一一盡述,此處只能用有限的文字,為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大乘佛教的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是外來詞,為古印度梵文音譯,意即「從此岸到達彼岸」。當然,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個詞彙所包含的內容更為深廣。

對我們而言,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從無到有,從有到發展壯大,都可以比喻作從此岸到彼岸的過程。既然如此,那該怎樣利用六波羅蜜多來充實企業文化呢?

六波羅蜜多,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一、布施,也就是給予。在企業宗旨、企業使命以及企業文化當中,給予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二、持戒。所謂持戒,並不是要企業家們都到寺廟去吃素、念經、受齋戒。持戒的內在含義,是一種自我約束的道德準則。是要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如今橫行於世的地溝油、毒奶粉等問題,就是道德淪喪的結果。持戒,是企業的道德底線。有了道德底線,就不會有利令智昏、喪盡天良的事情發生。

三、忍辱。對現代人來說,忍辱尤其重要,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境況,就是物質生活空前發達,心靈自癒越來越弱。心靈危機,已經引發各種的不和諧,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忍辱。

四、精進。無論做任何工作,若能熱愛自己的事業,努力用心去做,就叫做精進。精進,是企業文化的動力。如果高層管理者和員工都熱愛自己的公司和事業,企業一定會蓬勃發展。日本在十九世紀以後的一百年中,原有的一百多個企業,最後只剩下兩個。為什麼企業的生命力竟如此脆弱?為什麼企業的壽命都如此短暫?就是因為內部沒有凝聚力、向心力。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缺乏精進。試想,連被公認為凝聚力最強的日本,都是這樣的結局,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五、禪定。雖然瞭解的程度可能不一樣,但想必所有人都聽說過禪宗、禪文化這幾個字。禪文化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尤其近幾年,禪文化業經東方慢慢滲入西方,並引起西方人的高度重視。如今,禪文化已經普及全世界,成為婦孺皆知的心靈文化。但多數人的所謂「知道」,只是對名詞的瞭解而已,至於禪文化當中有些什麼樣的內涵,如何在生活、工作當中妥善地應用禪文化,我想瞭解的人可能就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賈伯斯(Steve Jobs)之所以能推出全世界一致推崇的蘋果系列產品,他的很多重大決策都與他的修禪密不可分,我們可以從他的傳記當中瞭解到。禪定,完全可以把一個人的頭腦訓練到清醒、智慧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去做選擇,一定會更加出色地完成企業運作與產品開發。

禪定不僅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與重大抉擇有著高瞻遠矚的指導性意義,而且對企業領導者與員工的精神層面,更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試想,在沒有禪定的情況下,企業高層如何去面對那麼多的應酬?如何去化解那麼多的壓力?還有心靈空虛、浮躁的痛苦,失眠、憂鬱的困擾,以及效率低迷的現狀?在壓力重重、事務繁雜的情況下,想做出一個萬無一失的重大決策,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通過禪修,就能緩解甚至消除這一切的不如意。而我們平時一直推崇備至、拼命努力去賺的錢,在這個領域卻是無用武之地。

六、智慧。所謂智慧,並不是指我們平時所說的在讀書、賺錢等方面很有才幹等等的聰明。智慧和聰明不是等同的,它們的層次和級別相去甚遠。智慧有著更廣更深的內涵,對人生、世界的認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等,都與智慧密切相關。有信仰的人如果缺乏智慧,他的信仰就會變成迷信。

愛因斯坦在晚年的著作中曾說過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他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的確如此,任何一個宗教,都要有智慧與證據,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就純粹是迷信。同樣,科學要正常發展,也要取決於人心。而人心,卻需要用古代的智慧來糾正、挽救,這樣才是完整的。

同樣,發展企業的目的,原本是為了發展經濟、造福人類,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缺乏智慧,這些想法都會變成幼稚的空想。

心靈演變的規律,是一個自然規律。它不是由上帝、造物主、萬能神控制,也不是由其他鬼神控制。釋迦牟尼佛也不是規律的創造者,而僅僅是發現者,他只是發現這些自然規律,發明相應的調整方法,並將其推廣而已。

無論是否信仰佛教,這些調整方法,我們都可以學習。看看佛教的書籍,打打坐、修修禪,並不意味著學佛,只是擷取眾家所長而已。就像某些宗教團體製造的藥物,只要有療效,能夠治病,我們也可以服用一樣。

我們承認,當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障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也不可能感到幸福。倉廩實而知禮節,在溫飽問題解決以後,人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吃喝的層面,而應該去追求精神乃至心靈層面的富裕。此時,哲學、藝術、宗教等精神乃至心靈食糧,就應該提到更重要的位置。

我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要懂得如何把賺錢的過程,轉化為比較幸福的過程。也就是說,無論高層管理者還是普通員工,在追求利潤與收入的過程中,如何能開心一點、幸福一點?

每個工商、企業以及娛樂界的名人,都有兩個空間。一個是大眾看到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充斥著錢財、地位、榮譽、輝煌,大家都很羨慕、很渴望。但這些人同時還擁有一個更小的、屬於自己的空間。除了成功者自己與身邊極少數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這個空間裡的樣貌。或許,在這個小空間當中,充斥著旁人所難以相信的壓力、痛苦、彷徨、狂躁、焦慮、憂鬱。很多高層人士在小空間故障過多的時候,無形當中,就會把自己負面的能量,傳遞到每個下屬員工的身上。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無意的。傳遞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不開心;嚴重的結果,甚至會導致某些人走上絕路。

雖然普通老百姓因為默默無名,所以沒有太多層次的空間,基本上只有自己的小空間,而沒有週邊的空間。但即便如此,讓自己的小空間保持良好的氛圍,也有利於家庭、社會的和諧與平安。作為一個企業家,若能先理順自己的空間,再把這個良性發展的空間複製到每個員工的小空間裡,就能讓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經濟富裕與內心幸福的雙重快樂;企業也會因此而更有向心力、凝聚力與生命力。

如何打理、創建一個優良的內部空間,取決於決策者的智慧。在這個空間裡,依靠聰明而創造外在輝煌的人,並不一定能成功。這一切問題,都必須用智慧來解決。因此,智慧就是企業的嚮導。此時,佛教智慧就派上用場了。

或許有些人會想:佛教不是吃齋念經,企業不是賺錢嗎?兩者走的是完全相反的方向,怎麼會有關係呢?

雖然,佛教提倡吃齋念佛,但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不同的是,大乘佛教是非常開放、非常人性化的。我們不能認為,菩薩就是高高在上,沒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其實,就像一個人的照片並不是這個人一樣,我們在寺廟裡看到的泥塑或繪畫的佛菩薩像,也並不是真正的佛菩薩,而只是佛菩薩的象徵。真正的菩薩,就是願意為了其他生命的幸福,而無私奉獻的活生生的人。無論是誰,只要修學大乘佛法,都有可能變成菩薩。這與吃齋念佛不一定有關係,與工作、外貌、身份也沒有關係,而是與內在的思想有關。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在佛教當中,「人」這個字要換成「生」,「毫不利己,專門利生」。如果利益的對象單單只有人類,範圍就有點狹隘。此處的「生」,是指所有的生命。若能做到這一點,就變成菩薩了。老百姓形容一個好人,往往會說他是「菩薩」。其實,好人和菩薩還是有一定層次上的差異。可以說好人就像菩薩的種子,好人一升級,就變成菩薩。

那要如何才能成為菩薩呢?

❖ 布施

• 關懷、認同、理解、寬容、真誠,都是布施

雖然企業的目的,肯定都是為了利潤、賺錢,但如果企業的宗旨僅只於追求利潤,而沒有其他的成分,則可斷言——這個企業一定不會生存很久,因為其中缺少愛心,就像只有硬體而沒有軟體的電腦一樣。

如果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都唯利是圖,則員工心裡裝的也只是錢,所有人都僅僅是向錢看,如此一來,就會變得非常自私。少了愛心的結果,就會爾虞我詐、互相欺瞞,從而阻礙企業的發展。企業的發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又來自於愛心與給予。生產企業能夠給予社會的,就是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行業能夠給予的,是給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老闆給予員工的,就是各種關懷與福利。

當然,作為剛剛起步的小型企業老闆,不可能一下子給員工很多的錢,但至少可以對每個員工的工作給予肯定,並盡可能地改善工作的環境,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業出現問題,並不一定都源於財務問題,解決精神上的後顧之憂,也是發展與穩定的必要保障。

我們一貫的想法是:只要跟金錢無關,則精神上的所有東西都沒有用。

有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這都是「資本原始積累」階段時候的想法。所有的動物,都有生存的需求,這是可以理解的。舉個例子,當一個人不吃不喝被關了五六天,才放出來的時候,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食物才有價值,吃喝以外的其他東西——金銀、珠寶、音樂、哲學、宗教都不重要。因為這些都不能解決當下肚子饑餓難耐的問題。但如果他吃飽甚至吃撐了以後,他的價值觀就會慢慢發生轉變。

同樣,一個社會,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乃至每一個人都是一樣,在最基本的生活問題都沒有保障的時候,大家當然都會向錢看,因為生存需要錢。但如果生存問題已經解決,我們卻仍然抱持這樣的想法,就會出現問題

就像身體在受到創傷的時候,有自我恢復的能力一樣,精神在遭遇傷害的時候,也能通過逐漸調整,從而修復創傷。實際上,在很多時候,精神的力量是可以超乎想像地製造出神奇的效果。

譬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一手創建兩個世界五百強。在他的京瓷公司剛剛起步時,曾有十一名員工集體辭職。辭職理由是,擔憂未來得不到保證,所以要求加薪水、發獎金,否則就集體辭職。當時的稻盛和夫,正處於最艱難的階段,連公司周轉的資金都成問題,又如何滿足他們的要求呢?錢財上一籌莫展的他,只有打出感情牌。

他把這十一名員工請到家裡,推心置腹地談了二三天,並誠心實意地向他們發誓:如果未來公司有一點點利潤,他一定會和所有人分享;他的一切抉擇,都會考慮到所有人。聽完他的一席話,這十一個人感動萬分,噙著眼淚回去。從此以後,他們和他同心同德、一起奮戰,最後公司上市並躋身世界五百強。

作為企業老闆,一定要學會理解、寬容。如果員工設計的方案失敗了,也要承認他們的辛苦與心血,給予精神上的肯定,至少讓對方在心理上能得到一種安慰。如此一來,員工自然願意和老闆一起同甘共苦。

若能做到與員工風險利益共擔——有利潤,是所有人的利潤;有損失,也是所有人的損失。平時與員工平起平坐、加強溝通,這就是凝聚力與信任感的基礎。

雖然錢也可以製造一種凝聚力,但這種凝聚力只能保持一個階段,很快就會分散。而在真心付出、給予愛心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凝聚力,卻永遠都不會過期。

如何學會理解、寬容與認同?建立這些理念的最佳途徑,就是佛教的平等觀。同時,企業的宗旨與使命,也應該包含著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

• 付出,是獲得的種子

或許有人會問:如果只知道利他,那自己的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其實,在這裡面,藏著一個秘密,一個只有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人才知道的驚天大秘密。那就是——原來,當我們忘記、放下自己,一切都為他人著想、付出的時候,我們該有的一切,都會在無形中源源不斷地產生。

舉一個大家都能看到的例子,在地震、海嘯等災難發生,大家爭相捐款的時候,有些乞丐、殘疾人也加入了捐錢的行列,把自己僅有的二十塊、一百塊全部捐給慈善機構。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行善的乞丐已經把所有的錢都付出去,他自己頓時變得一無所有,但或許因為他的這一善舉,打動了其他人的心,之後他得到的錢,反而是過去的幾倍。雖然他在捐款時,並沒有想要通過這種方法達到賺更多前錢的目的,他是真心實意付出的;但只要是真心的付出,就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穫。這,就是因果的奧秘。

美國有五個最頂尖的市場銷售管理者,其中有一個名叫喬.維特爾(Joe Vitale),他寫了一本書——《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秘密》。雖然書中洋洋灑灑地寫了很多,但最重要的訣竅就是給予。

付出越多,得到的就越多,這是一個真正的賺錢秘密。作為企業的高層管理者,不能吝於對待員工,有錢的時候,就要分享。要知道,分享就是回報的種子。

當然,也有人會有這樣的投機心理,比如,有些人在掌握這個秘密以後,不是為了利他,而是為了利己,所以也會做一些不是很純潔的給予。但我們最好不要這樣功利,功利的結果,其實是欺騙自己。先真心地付出,該有的,到時候都會不請自來。

能不能真心地給予員工,取決於高層管理者的素質和修養。如果個人的素質修養達不到一定標準,就做不到無私忘我。但我們應該清楚,如果小空間中活得不愉快,即使大空間中擁有再多的輝煌,也是沒有用的。學會付出與給予,才能打造出大小空間的完善與美麗。

• 培植愛心,營造幸福

利他的基礎,就是愛心。不是為了利己而給予,也不是為了給予而給予,而是為了利他而給予。只要有人類存在,只要有生、老、病、死,永遠需要這種愛心。

每個人、每個生命,都有不同層次的愛心。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包括毒蛇、老虎等兇猛動物在內,都有舐犢之情。但這種愛心的範圍非常小,其嗔恨心的程度已經遠遠超過愛心。

我們的一貫作法,首先考慮自己,根本無暇顧及他人;稍微好一點的,也是先考慮自己的問題,然後再考慮別人。沒有哪個人,願意完全放下自己全然付出。真正無條件付出的思想,唯有大乘佛教裡面才有。

大小乘的區分,取決於所緣的範圍。大乘佛教,一切都是為別人著想,愛心的範圍廣大無邊,所以稱其為『大』;小乘佛教,在不傷害任何生命的基礎上,只愛自己、只願了脫自己的生死,而不考慮其他人,愛心的範圍非常狹小,所以名為『小』。

在人類有史以來的所有思想中,最偉大的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所謂「菩提」,是指真正無我的奉獻精神。打開任何一本大乘佛教的書籍,裡面講的都是真正的無私、愛心。大家都知道大乘菩提心很好,但如何才能在企業管理中,做到愛心與管理的互融呢?

一個優質企業,除了有技能方面的培訓以外,還應該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心靈方面的培訓。比如說,Google公司會在員工心理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不僅允許他休息,而且還會為他提供一些高爾夫球、保齡球等娛樂活動,讓員工徹底放鬆,從而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另外,日本的松下、豐田等大型公司,會舉辦打坐、修禪等活動,鼓勵企業員工到寺廟裡面去接受禪文化。同時,這些企業還會根據當地的風俗習慣或其他宗教儀式,由老闆帶頭,每年為那些已故員工做亡靈祭祀,或者到寺廟裡去為亡靈超度。這些充滿人文關懷的作法,可以讓所有員工真正感覺到「企業是我的家,我的歸宿」。不但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夠得到真正的關心;哪怕自己已經去世,已經和企業的利潤毫無瓜葛的時候,還能得到如此的厚愛。我們先不評價這是一種虛偽的手段,還是出於真正的愛心,但無論如何,這種關愛是非常有用的。當然,關愛最好是發自內心的,虛情假意,即使別人頭幾次沒有發現,但日久見人心,假的遲早會敗露,我們還是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日本東芝公司的前任總經理是個佛教徒,他就堪稱愛心企業總經理的典範。他每天早上起來以後,會念一個小時的《法華經》;晚上回去以後,也是念經、打坐,一般不出席應酬活動。無論工作再忙,他都這樣堅持。他非常關心所有員工,七十歲的時候,都要坐好幾個小時的車,到郊外去和最低層的員工交流。事實證明,站在一個平臺上的溝通,是可以打動人心的。他的動力從何而來?就是佛教的愛心。

目前缺乏愛心,正成為諸多社會問題的最大根源。

前段時間,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發生了一起重大血案——一個醫生被殺、三個人受傷。事發之後,網路作了一次民調,有6161個人參與問卷答案選擇,結果出乎意料地令人震驚:在高興、憤怒等答案中,有4018人選擇「高興」;還有更瘋狂的帖子,居然高呼:「鞭炮響起來,小酒喝起來,音樂開起來」;而頂這個帖子的,竟有五千多人。

這個結果,令人不得不反思:人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冷血、如此幸災樂禍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覺得殺醫生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為什麼這麼仇視醫生呢?

很多人的答案很簡單:因為醫生不好。醫生為什麼不好呢?按理來說,醫生應該是我們最需要的人,應該是最有愛心的人。如果醫生的職業道德都淪喪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其他人又能好到哪兒去呢?實際上,這些嚴峻的社會問題,都是缺乏愛心的後遺症啊!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精神衛生中心曾發佈過一個調查結果:中國目前患有不同層次精神病的人,已經超過一億!也就是說,每十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患有精神病。而且這個比例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其中,患有最嚴重精神病的人,已經高達一千六百多萬,這個數據是多麼可怕啊!

另外,根據2003年《光明日報》報導:中國每年自殺人數,平均為23萬人左右。而據現在的有些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平均有28.7萬多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也就是說,每年自殺的人數,相當於幾個汶川大地震。而且每年還有200萬人有自殺行為,照這樣下去,5年就有1000萬,50年不就有1億人有自殺行為嗎?雖然沒有成功,但卻有自殺行為啊!2003年的《光明日報》中說:專家分析認為,自殺未遂的人當中,有八成是憂鬱症患者。

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個預測報告顯示:在不久的將來,憂鬱症會變成全球公眾最大的健康問題。除了已經患上憂鬱症的人以外,其他的人也都生活在自己的空間中,相互缺乏溝通,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缺乏信任。孤獨症、焦慮症等精神問題長期蓄積的結果,就是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在發病期間,不但會失眠、不想吃飯、拒絕溝通,甚至會極度哀傷、頹廢到足以結束生命的地步。如果不解決這個危機,即使有再多的錢,也同樣不可能幸福。不但不幸福,甚至還有可能要了結自己的性命。

針對這一情況,專家推出一種解決方法,並命名為「快樂處方」。所謂的「快樂處方」,就是要求每個人每天都開開心心、高高興興。但問題是,怎麼樣才能天天都開心、高興呢?這就是一個難題了。

目前治療憂鬱症的慣用手段,是服用抗憂鬱劑。但在服下這些藥物的同時,人的心靈活動也會受到影響,思維會慢慢變得愚鈍。

其實,治療憂鬱症最好的方法,是打坐、禪修,這不僅僅是佛教的說法,而且也是有科學證據的。

有一本書,叫《全球最幸福的人》。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在這本書裡面,描述了通過修禪而獲得幸福的經過,也有令人信服的結論。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通過禪修,的確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

綜上所述,在企業當中,愛心是最大的動力與凝聚力,企業對社會的貢獻、造福,都來自於愛心。而絕大多數的愛心,則來自於宗教。當然,根本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一個非常善良、非常有愛心的人。

一個有愛心的企業經營者,一定會營造出一個具有愛和關懷的企業氛圍。為什麼有些公司會出現連續自殺的情況?就是因為企業管理理念中,缺少愛心的成分。員工因缺乏關愛,加之精神的極度空虛與緊張,才導致當事人最後走上絕路。所以,每一個有良知的老闆,一定要關心員工的身心健康。真心地希望,在每個企業的門口,每天都能看到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員工。

• 換位思考,自他相換,造福利他

想要真正擁有幸福感,首先要學會佛教中講的「少欲知足」。「少欲知足」並不是不能賺錢,不能去解決自己、家人和員工的生存問題,而是不能過度貪婪、奢靡,不能把所有的利潤都留給自己,而大肆苛扣員工的利益,使他們怨聲載道。所謂的「知足少欲」,就是自己過得簡單一點,並根據自己的能力,儘量把更多的利潤與員工分享。如果還有剩餘的財富,就應該造福社會。就像比爾蓋茨、李嘉誠等富豪一樣,把財產的70—80%,都捐給慈善福利事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應該有這種回饋、奉獻的精神。

如何能做到無條件地給予、奉獻、造福呢?如果能接受大乘佛法的理念,應該會比較容易。

要打破自私心,就要學會換位思考。

身為老闆的,在看到員工很辛苦的時候,應該這樣想:除了少數人以外,多數員工的工資並不高,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寬裕,又住在很遠的地方,為了幾千塊錢,他們每天都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地奔波。

之後,可以在員工當中,找一個平時身體不太健康,家裡經濟條件很差的一個人,然後進一步換位思考:如果我現在不是這家企業的老闆,而是這個員工,或這個員工的家屬,那我的感受會是什麼樣的呢?

有些時候,我們還可以把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一名員工觀想在前面,並思考:如果我不是她的老闆,而是她的父親。那麼,因為她不聽話、不聰明,所以老闆對她不好。現在她在企業中待不下去了,這是多麼讓人沮喪啊!

如此一來,我們一定會生起一種特殊的感受——同情心。

之後,再進一步思考:她雖然不是我的女兒,但跟我的女兒一樣——也想過上幸福的生活,不想聽到老闆的斥責,不想接受老闆的不公平對待。如果我的女兒受到這種待遇,我一定會很不高興;那我為什麼要這樣對待別人的女兒,並且自認為天經地義呢?我真的太自私、太無情、太冷漠了!真是太可恥了!這樣就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若能每天都這樣堅持訓練,自然而然就能培養出與員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理念,老闆和員工的關係也一定會非常融洽。

另外,還有一種佛教的訓練方法,也非常管用。靜下來以後,冥想將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健康等好的東西,變成白色氣體從鼻孔裡呼出,賜給所有的員工;吸氣的時候,冥想將員工身上所有的不健康、不開心等負面的東西,變成一種黑色氣體,從自己的鼻孔吸進去,並想像由自己一個人來承擔他們的痛苦。

大家不妨試一試,用不著擔心會把骯髒的空氣吸進來,會讓自己真的生病,這是不可能的,只不過是一種訓練而已。但通過訓練,一方面可以發現自己的自私自利原來那麼嚴重,同時也可以讓自己擺正位置,與員工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讓自己知道,世上沒有身份的高低,只有分工的不同,這樣愛心就會油然生起。隨著愛心的長養,愛心的範圍也一定可以逐步擴大,並進一步給社會帶來溫暖。這,就是為社會造福。

愛心從無到有,從有到成長的培養過程中,還有一種所向披靡的利器,那就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修法。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書名是《入菩薩行論》。在漢文大藏經中,有這本書的漢文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是大乘佛教徒必讀的書,即使沒有信仰也可以去瞭解大乘的理念,這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 大愛與小愛

佛教把愛分為兩種:小愛和大愛。小愛就是對家人、親戚、朋友的愛,是自私自利、有條件的愛;大愛就是對全社會、全人類、全生命的愛心。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擁有幸福、遠離痛苦的愛。

雖然每個人都有愛心,但我們的愛心卻非常侷限。只是針對自己的家人和親戚朋友,將自己狹小的愛,鎖定在一個狹隘的範圍當中。尤其可怕的是,在很多時候,我們的愛心只是表面的,其真實的本質,卻是自私。比如,曾經熱戀的情侶,一旦分手,有些人居然可以做出砍殺對方、把對方毀容等等的激烈行為,這都是因為小愛——非常自私自利的佔有欲造成的。當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就會歇斯底里、喪心病狂。它的根源,就是自私。小愛是不會給我們帶來幸福的,即使暫時帶來幸福,但如果有一天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要求,小愛就會立即翻臉不認人、再也不復存在。所以,小愛是會過期的,是時有時無的。

但是大愛,卻能永遠存在。在佛教裡面,這叫做無量的愛——無量的慈、無量的悲等等。其中「無量」的意思,就是沒有界限,佛教的愛不分種族、膚色、國界,甚至不分人與動物,它是普及一切的大愛,這種愛永遠都不會過期。

佛教會用「慈悲」這兩個字來形容「愛」。所謂「慈」,是指誠心實意、發自內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生命都能擁有幸福的念頭;所謂「悲」,就是誠心實意地希望天下所有的生命都能遠離所有的痛苦。

如果每一個企業家或成功者都能擁有大愛,就能把這種正能量傳遞給員工、家人、親戚、朋友,乃至整個社會、整個民族、整個世界。

❖ 持戒

戒除、禁止、杜絕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行為,適當地規範、調整與約束自己的心理與行為,這就是持戒。

現代社會真的非常需要自我約束。如果人人都自由散漫、無所畏懼、毫無顧忌,則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雖然每個人都很喜歡自由,西方思想尤其強調自由,但在自由的同時,也需要自我的約束。試想,如果全世界都沒有法律規章、倫理道德,大家都為所欲為、肆無忌憚,這樣一來豈不是天下大亂。

佛教的自我約束,建立在因果與利他的觀念上。

• 無論信不信,因果都在那裡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最基本的因果觀念。做好事有好報,做壞事有壞報,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人做了違法的事情,卻一輩子都沒被發現,那他就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因果就不一樣了,即使沒有人發現,也一定會有果報,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無論是否有信仰,誰都逃不出因果的制裁。

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法律,都是人為的法律。絕大多數,建立在個人利益的基礎之上,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約束。佛教講的因果,卻是所有生命之間的約束。無論人與動物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都必須遵從這一規則。誰違背了,誰就會受懲罰。

有了因果的觀念以後,我們做事就會有選擇,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就會知所取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裡面的「善」與「惡」的界定,可以用非常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凡是對其他生命有害的事情,都叫惡;凡是對所有生命有利的事情,都叫善。把善惡作為企業的道德準則,就會培養出誠實的高層管理者和員工,如此則會達成一致共識:要對社會、客戶負責,產品必須合乎標準等等。取捨因果的結果,就是講究誠信;有了誠信,就會創造企業與客戶的雙贏。

交易可以分為三種層次:最下等的,是企業有利潤,顧客遭損失。但這種交易是短命的,一兩次受騙上當以後,就沒有人願意再和它做交易了。這種企業一定會前途無『亮』,一定會崩塌瓦解;中等的交易,是企業虧損,但顧客獲利;上等的交易,則是企業賺錢、顧客獲利,這就是雙贏的交易。做到雙贏的企業,才是有前途的企業。所以,如果沒有因果觀念,一切都向錢看,不擇手段地牟取暴利,這樣的企業必定沒有前途的。

其實,佛教的因果一點都不神秘,但因為很多人對佛法不太瞭解,反而把佛教神秘化。加上,有些學佛的人也喜歡神通,整天神神叨叨的,把本來不神秘的東西神秘化,把稀鬆平常的道理神聖化,如此一來,反而造成其他人對佛法的誤解。

• 利他

有些事情為什麼一定要去做?因為需要愛的付出。

有些事情為什麼又不能做?因為這與愛有衝突。

如果心中有了愛與利他的理念,就不可能做出違背良心、傷害他眾的事情,就不會形成毫無章法、不講道德的市場機制,這不但對企業的良性循環有利,也對整個社會與所有生命都有利。

❖ 忍辱

佛教的忍辱,包含三個方面:第一、是為了修行而吃苦;第二、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有其他人來侮辱、欺負、打罵自己,也能夠安然忍耐;第三、能夠坦然接受佛教的一些深奧觀念,不驚詫、不恐懼。

忍辱精神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則應該變通為以下三點:第一、是為了事業能吃苦耐勞;第二、是在競爭的過程中,對競爭對手的忍耐與包容;第三、當任何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術與更新換代新產品出現的時候,都要有敢於接受、承認的勇氣,不能因為違背傳統或超越自己而一概否定,這也是忍辱包容的一部分。

• 吃苦耐勞

首先,吃苦耐勞的精神非常重要。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讓欲望無限膨脹,繼而千方百計地填補無限擴張的欲望。本來貧窮的時候,只求吃飽穿暖。一旦溫飽問題解決了,其他欲望又萌發了。就這樣一再擴大欲望的勢力範圍,自覺自願地拱手讓欲望成為自己的主宰。這樣助紂為虐的結果,就是讓我們的心越來越脆弱,永遠沒有滿足感,上至國家、社會,下至親友家人,對周遭的一切滿懷抱怨。

比如,很多有錢的父母會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養尊處優——吃最好的食物、住最好的房子、坐最好的車子,處處維護、不敢隨意批評等等,本想把子女培養成最優秀的人才,孰料事與願違,不知不覺中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事實的確如此——「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沒有任何心理訓練,當他們進入社會,稍稍遇到一點點工作、家庭、感情上的不順,就完全無法承受,很容易走上絕路;即便沒有走上絕路,也很容易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等等。

當然,佛教所講的吃苦耐勞的忍辱,並不是讓所有人都去當苦行僧,但適當的磨練卻未必是壞事。很多時候,痛苦與坎坷反而成為我們堅強的動力。

佛陀教導我們:要適當地學會面對痛苦,痛苦是無法逃避的,要打開心胸接受一切境遇,要學會擁抱痛苦,這樣就能把痛苦轉化為一種力量,或者是把痛苦當成自己的良師益友。

世俗傳統文化,一直都在拒絕痛苦、排斥痛苦。但世界隨時都在變化,不會因為我們的排斥而改變。誰都無法徹底掌控自己的企業、家人的未來,甚至自己的未來。所有的未來,都是未知的領域;所有的變化,都取決於今天的各種因素;而今天的各種因素,也會因為其他的各種因素而變化。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輪迴是痛苦的、是無常的,我們要鍛鍊自己,要有勇氣面對這個世界。我想,如果真的能把這種忍辱精神傳播到每一個員工身上,就不會接二連三不斷地發生跳樓事件了。

如何把我們的心訓練到有勇氣面對痛苦呢?

第一、不能完全按照欲望的要求去做。如果它要什麼就給什麼,就會把欲望養得又肥又壯。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能力滿足它的時候,它就會無法接受而報復我們,讓我們難受,讓我們尊嚴掃地,卑躬屈膝地跪倒在物質腳下。

大家都知道,貧困堅苦的年代,很少有現在的文明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等。文明病的來源,就是自己吸收過多的東西。因為,不論人的內心或身體,都有一個承受界限;一旦超過這個界限,就會出問題。

其實,幸福感的獲得,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有些時候,那怕一個微不足道的東西,也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而且這種幸福感,遠遠超過昂貴的物質所帶來的。所以,適度地控制欲望,確實很有必要。

第二、不要把人生、世界過分理想化。要儘量去發現世界的不足、醜陋與不完美,要有預知與超越痛苦的心理準備。對名利、情感的執著與在乎不能超標,否則一定會給我們帶來痛苦。

第三、要有愛心與責任感。很多列入世界五百強的上市公司,在草創初期,他們的老闆也是非常艱苦的。他們成功最主要的動力,來自於愛心。愛所有的生命,願意無條件地奉獻。有著這樣的精神動力,就能百折不撓,就能勇往直前。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則稍稍發生一點點狀況,就會自暴自棄:我創立這個企業所能賺到的錢,只給我帶來了微乎其微的一點點幸福,但我如今卻要去面對如此的痛苦,我所為何來,還不如就此放棄算了。這樣一來,就有可能關閉企業、申請破產。但如果心中有愛,開辦企業的目的,是為了某個群體,乃至為了全人類或所有的生命,則即使面臨再大的壓力和辛苦,也願意付出、挺住,這樣堅持到最後,就是成功。任何事情就怕堅持二字,只要能夠堅持,就必定會成功。

• 包容忍耐

企業之間有競爭,是常見的事情。面對競爭對手,要有包容之心。即使對方不守誠信、不講道德,做出損害自己的事情,也要寬容相待。在競爭過程中,即使有一兩次失敗了,也要保持冷靜,竭力尋找內心的平衡。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違背因果的事情,從而造成更嚴重的問題。在與競爭對手或客戶發生衝突的時候,要學會用寬闊的胸懷去面對。

• 開放、寬厚,扶持新生力量

當任何一種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技術與更新換代新產品出現的時候,都要有敢於接受、勇於服輸、接受挑戰的勇氣,要盡自己的力量,去扶持新生事物,即使暫時做不到,也不能因循守舊,更不能壓制新生力量。即使競爭對手的作法違背了傳統,超越了自己,有可能搶走自己的客戶,給自己帶來一些利潤的損失;或者因對方降低成本,比自己賺得更多的利潤,也千萬不要因嫉妒而拼命打壓,製造障礙。

身為企業家,自己先要有修養,然後再把愛心和面對痛苦的方法傳遞給家人、員工乃至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這樣的人,才能在世界上找到幸福。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精進

佛教的精進,是在學習、修行等任何善法方面,都很用功、很努力。

精進,是企業的動力。有了精進,企業就會有發展。

如果企業的動力,僅僅來自於賺錢,就很難持續發展;如果企業的動力,是來自於愛心,則大家就會愛上自己的工作。

人的追求,就像金字塔。絕大多數的人,位於金字塔的最底層,他們追求的,是物質、溫飽;再上面一點,部分溫飽得以解決的人,會去追求超越物質以外的音樂、藝術、哲學、宗教等等;只有位於最頂層的極少數人,才有福報去追求佛教所講的那些博大精深、融合智慧與慈悲精神的心靈奧秘。

人一輩子不能只圖賺錢,人的價值觀應該有一個逐步成熟的過程。當我們走向成熟,能夠打開心胸擁抱世界的時候,就會心甘情願地無償付出。只要是對其他人有利,就義無反顧地去做,哪怕再苦再累、再有壓力,也無怨無悔。因為,這背後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那就是愛心。

誰都知道,沒有愛心的人工作,並不是出於熱情,而是為了薪水。當有愛心支持的時候,就會因為自己的工作可以幫助、利益更多人,從而熱愛自己的工作。有了熱愛,就一定會勤奮不怠、主動積極地投入工作。

如果企業上上下下都能有愛的理念,則企業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同時,企業存在的價值也與以往不一樣。這樣的企業,不僅可以提供更優質的產品,也可以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企業也會持續良性發展。

❖ 禪定

禪定的目的,就是淨化人心。在如今這個時代,外在物質的誘惑非常強烈,我們的心根本靜不下來。每個人都非常浮躁,在這種情況下,禪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靜心手段。

不要以為,禪定只是僧侶的事情。其實,禪定是調整自心、減輕壓力的一種有效方法。有信仰的人可以修,沒有信仰的人也可以修。

前面介紹的日本東芝公司的前總經理就說過,他每次在念誦《法華經》的過程中,自己的心靈都能獲得一種非常輕鬆愉快的感覺。他是通過念經來解除疲勞、消除壓力的,而不是通過喝酒、跳舞等等手段來解除疲勞、緩解壓力的。事實就是這樣,一方面,通過念經,自然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另一方面,佛經中的很多詞句不但優美動聽,而且意境深遠,若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專注在經文上去念誦,也肯定可以放鬆心情。但是,誦經需要有信仰,如果根本沒有信仰,就沒有意願念,也很難有效果。

禪定就不一樣,因為它已經脫離了信仰的範圍。任何因壓力太大而長期失眠或情緒暴躁的人,無論是企業高層管理者、明星,還是普通員工,都可以通過每天早晚一小時左右的修禪來得以緩解,使內心達到非常清靜、純潔的狀態,從而改善睡眠、調整心態、消除煩惱。所以,我們應該學習禪文化,修禪定。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支柱,壓力的蓄積,必將超標,讓人不堪負荷。

我想,佛教的很多理念和調整心態的方法,一定能給現代人帶來很多的幫助,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去接受它,就絕對有所收益。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心靈的問題還不是那麼突出;現在物質發達以後,精神層面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這時候,佛教的方法就顯得更加不可或缺。

禪定的具體方法,詳見《慧燈之光》。

❖ 智慧

佛教真正的核心,就在於智慧。佛教與其他任何宗教和學科的最大不同,或者可以說佛教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智慧。

• 走在中道

無論企業經營還是管理,都要走中道,不能走極端。比如,如果企業的管理制度太嚴厲,員工無法承受,就會出現跳樓等難以掌控的現象;反之,如果管理制度太鬆散,員工就會很懈怠,沒有任何規矩,這樣一來,企業也得不到發展。

• 分清善惡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分清善惡。什麼錢可以賺,什麼錢不能賺,一定要是非分明。如果在賺錢的過程中,會對社會、人類、生命構成傷害,那就是惡,絕對不能做;如果對人類、生命、社會不但沒有損害,反而有利益,那就應該去做。分清善惡,也需要智慧,光是聰明是不夠的。聰明只能讓我們學會賺錢,智慧才能讓我們學會取之有道。

• 準確認識金錢

前面也介紹過,金錢本身不是什麼罪惡的東西,同時也不是萬能的東西。我們必須要知道該怎麼樣去利用金錢,不讓自己走上為富不仁的道路。

本來幸福感就不一定完全依賴於金錢,當自己的收入超過某一界限之後,金錢就會變成帳戶上的幾個數字而已,和我們的幸福感,已經完全沒有關係。所以,我們不要誤以為,一旦發財幸福就跟著來。這種觀念本身,都是由於對金錢缺乏正確的認知。如果我們對金錢的期望值過高,把金錢美化、理想化,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失望的深淵。

美國曾做過一項調查:以美國最富裕的400個人,和另外1000多個人當中、低收入者以及窮人為對象,讓他們從1到7選出一個數字。1代表「我感覺非常不幸」,而7代表「我感覺非常幸福」。最後的統計結果顯示,超級富翁們的幸福指數是5.8,而居住在寒冷的北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的幸福指數也是5.8。還有一個更驚人的結果是,肯雅的遊牧民族馬賽人,他們生活在簡陋骯髒的草棚內,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他們的快樂指數,同樣也是5.8。

所以,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金錢上。

我看過一本書,作者是美國一個著名跨國公司的總經理。他的事業發展得非常好,但這些看似輝煌的事業,也耗費了他一生的時間。最後,在身體檢查的時候,發現他已經是癌症末期。醫生告訴他,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在三個月的時間當中,他快速地把公司所有事務交待完畢,然後靜下來感受了一段真正的生活,並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他在書中說:在我的一生當中,只有這三個月,才真正感受到人的生活。在此之前,一直沒有時間陪家人,沒有時間去放鬆,天天都在加班,為了事業忙碌,所以從來沒有感覺到輕鬆。

這是多麼令人悲哀的事情啊!為什麼我們要等到癌症末期的時候,才感覺到生命的真正價值,才能放下很多不必要的牽掛,才有更多的時間去陪家人,跟朋友聊天呢?

我們一定要釐清,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是錢還是幸福?想要二者兼得,那是很難的事情。即使有一些福報,可以通過努力賺到一些錢,也不一定能過上自在的生活。可以想像,如果不是修行境界很高,怎麼能夠做到在瑣事繁多、忙碌不堪的同時,仍然保持內心的平靜呢?作為普通人,我們往往只有一個選擇。

• 無我

佛教所講的無我,是很深的。佛教最精彩的無我含義,是《心經》裡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裡的「色」,是指物質。所有的物質,都是幻覺、空性。就像《駭客帝國》所描述的那種世界一樣,一切都是一個電腦程式。在程式瓦解以後,整個世界都會徹底坍塌。佛經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只是一種幻覺,所有的一切,都不存在,包括自己以及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但我們現在還不一定要瞭解這些,對我們來說,無我就是忘記自己。雖然我們不能一開始就做到徹底的無我,但儘量不要自私自利,儘量少為自己考慮,多為別人著想,這應該不算太難。當有一天我們能做到無自私地奉獻,把自己奉獻給企業,再把企業奉獻給整個社會、整個人類的時候,這就是佛陀思想的具體體現。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法王如意寶的遺教

你們要經常思維:這次我們有幸獲得了非常難得的人身;不僅是得到了人身,而且還值遇了真正的善知識;不但是遇到了善知識,而且善知識還為我們宣講了斷惡行善的方法。雖然你們聽不懂所有的內容,但卻要把握其中的主要 ...

佛教哲學的現代意義

佛教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因為其中包含了哲學、天文、地理、科學等豐富的學科知識。不僅如此,佛教也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此處要介紹的,就是佛教三觀當中的世界觀。 世界觀,首先是一個知識,但 ...

現代人的精神裝備

❖ 現代社會的悲哀  十七世紀,歐洲誕生近代文明;十八世紀,英國爆發工業革命。隨著人類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之後,科學技術為我們創造了空前豐富的物質財富。可以說,如今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