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四依法

分享

一、總述

1、四依法的內容

很多佛經中都提及「四依法」,所謂「依」,即可靠、相信的意思。它告訴我們,在眾多佛經中,我們可以相信什麼、依靠什麼。

對每個修行人來說,無論是在現實生活、還是在修行方面,四依法的四個標準,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時常會發現,佛陀第一轉法輪、第二轉法輪與第三轉法輪的佛經內容有所不同,甚至有表面上看似矛盾、衝突的地方。該怎樣去理解,如何辨別佛經的終極思想和暫時的方便說法,如何取捨了義和不了義佛經,這就是四依法所要詮釋的內容。

2、四依法的順序

不同的佛經講「四依法」時,先後順序有點不一樣——有些先講「依法不依人」,有些先講「依義不依語」,但實質內容都是一樣的。

按照《大涅槃經》的順序,「四依法」具體包括: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不論經典還是論典,只能依靠意義,而不能依靠語言;第三、依智不依識。只有佛所證悟的智慧,才是可以依靠、相信、依止的。除了佛的境界以外,凡夫與登地菩薩的「識」——八識、六識等都不可靠,都不能相信。因為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它們給我們提供的資訊全都是錯誤的;第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3、四依法與聞思修的關係

四依法與聞思修有著密切的關係:聽聞佛法的時候,要「依法不依人」;思維佛法的時候,要「依義不依語」和「依了義經典,不依不了義經典」;修行的時候,則應當「依智不依識」。也就是說,修行的時候,不能修分別念,而應當修智慧。按理說,在沒有證悟的時候,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念,都沒有超出八識的範圍,全都是有漏的世俗諦,其中沒有證悟空性等真理。雖然就世俗諦而言,可以修出離心與世俗菩提心,但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可以修的東西,光明空性必須在證悟之後才可以修,這就是「依智不依識」。

這四個標準所涉及、延伸的內容非常豐富。比如,依法不依人中的「法」,就包含了八萬四千法門,而其中的「人」,又涵攝了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整個《俱舍論》的內容,但因為篇幅有限,所以此處只是簡單地予以講解。

二、詳解

() 依法不依人

概括而言,依法不依人有兩種不同的內容:一個是佛經上講的內容,另一個是論典中比較強調的內容。

1、佛經上講的內容

從釋迦牟尼佛的經典來看,「法」指的是法性——諸法的本性=空性+光明;「人」是指從凡夫到佛陀之間的所有人,包括聲聞、緣覺阿羅漢,登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佛陀。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不依人,那是否連佛也不能依靠、不能相信?

雖然從表面上看,佛陀是淨飯王的太子,是由血、肉、骨骼等構成的五蘊綜合體。甚至小乘佛教也認為,佛的身體是有漏的。因為有漏皆苦,故而佛陀的身體也屬於苦諦。普通眾生與十地以下菩薩的身體,更是血肉組成,屬於有漏苦諦,沒有什麼可靠的。

大乘佛法認為,在印度金剛座成佛、轉法輪的釋迦牟尼佛,只是當眾生福報達到一定水準的時候,為了度化眾生,便以眾生的福報與佛的願力等因緣相結合,而在眾生面前顯現出的一個化身——多世累劫精勤修行,在圓滿福慧資糧以後,示現成就,並任運自成地度化眾生——雖然這種化身與佛的法身有一定關係,但卻並不是佛的法身與報身,不是真正的佛,而是佛的一種形象。

綜上所述,一切萬法,包括佛的化身在內,都是內心的顯現,都屬於世俗諦,隨時都會變化,是無常、如幻如夢、千變萬化的東西。唯一可靠的,就是從佛到普通眾生之間所有眾生的心的本性——如來藏空性。除此之外的其餘諸法,都是業的顯現。惡的業力顯現出地獄、旁生等等;善的業力顯現出天人、菩薩、淨土、刹土等等。

2、論典中比較強調的內容

(1) 何謂依法不依人

本來經典和論典就沒有矛盾。經典強調的法性如來藏光明,論典中也承認。但論典所指的法不僅是如來藏空性,還包括教法和證法。教法指所有的經典和論典;證法是指戒定慧。

在論典強調的依法不依人,也就學習和研究佛法的時候要相信、依靠正法或真理,而不能依靠人的名聲、地位、勢力的大小等等。要觀察此人所說的話是否符合佛法的內容,是否符合事實,符合就可以相信;如果發現其言談與佛法有所不符,則無論對方再有名聲、再怎麼樣也不能盲目聽隨。

(2) 公案

撰寫《俱舍論》的世親大師,跟喀什米爾的達摩巴吒論師學阿毗達摩(論)時,發現師父的見解有問題,故在自己撰寫的《俱舍論》中,表示了對師父見解的不滿,之後在《俱舍論自釋》中,也明顯地批評過達摩巴吒的觀點。

世親大師講解《般若經》的時候,抱持唯識宗的觀點,但他的一位著名弟子的見解卻超過了世親大師,是以中觀觀點解釋《般若經》的。弟子站在中觀的立場去破上師的唯識宗觀點,就是依法不依人的具體體現。

撰寫《集量論》等許多因明論著的陳那大師,是印度非常著名的論師。他依止的第一位上師,秉持犢子部的見解。犢子部雖然也屬於佛教,但卻是佛教聲聞十八部裡見解最低劣的,與外道的見解十分相似——承認不可思議的自我存在。陳那大師並沒有因為自己的上師承認不可思議的自我,就隨聲附和、人云亦云,反而故意做出一些行為來表示對上師觀點的不苟同。

他白天打開所有的窗戶,四處尋找「自我」;晚上也在四周堆上木材點燃火,並脫光衣服坐在中間,然後虛張聲勢地假裝觀察自己的身體上有無自我。他的上師聞訊趕來,便問他在幹什麼,他裝模作樣地故意回答說:師父呀!我太愚蠢了!根本發現不了您所講的自我!我想是否被衣服遮蓋了,所以脫衣服尋找不可思議的自我。

上師聞言,生氣地說:你竟敢諷刺我的見解,不許住在此處!陳那大師只好頂禮而辭。

撰寫了《釋量論》等七部因明論著的法稱大師,曾向陳那大師的一位著名門徒學習《集量論》。在聽第一遍的時候,對《集量論》的理解相當於他的這位師父;聽第二遍的時候,理解程度與陳那大師相仿;聽第三遍的時候,便發現師父的觀點有誤,繼而告知師父,使師父日漸意識到自己見解的不足,故開明地允許法稱論師推翻自己的觀點,並鼓勵他撰寫《集量論》解釋。所以在《釋量論》中,可以看到法稱論師針對師父觀點的辯駁,這些都是依法不依人的生動事例。

令人欽佩的是,這些上師絕大多數是心胸開闊的標準善知識,他們不但沒有因為弟子的叛逆而不高興,反而允許弟子駁斥自己的論典,從而澄清了自己論典中的錯誤,以免誤人子弟。歷史上的眾多高僧大德,以他們的行為給我們做出了表率,明確地告訴後人,在佛法見解上,要依法不依人。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一句很出名的話:「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與依法不依人是同樣的道理。

(3) 疑問

這就捎帶出一個問題:我們的上師們也是人。顯宗密宗都強調,學佛離不開善知識;尤其是密法,更是非常強調善知識的重要性。既然依法不依人,是不是除了釋迦牟尼佛以外,凡是以人的身分出現的所有善知識,都是不可靠的呢?

不是,論典的意思是指,講法者的身分並不重要,不論什麼樣的身分、地位、名氣、福報,只要口裡說出來的是正法,就可以執行;如果講法者所強調的內容違背了大乘佛法,即便他聲名洋溢、如日中天,也一概不能接受。

那麼,如果自己的上師說的法、他的要求或者教誨與佛法有很明顯的衝突,我們該站在什麼樣的立場呢?從密法的角度來說,弟子是不能違背金剛上師教言的。這與依法不依人的標準是否有衝突呢?

有些人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先,不觀察而盲目依止上師,最後發現上師的行為有問題,尤其是有違背大乘佛法的地方——以自私自利為基礎,讓弟子做很多不如法的世間法等等時,我們做還是不做呢?

密法要求我們,在沒有依止金剛上師前,一定要從方方面面嚴格觀察,看對方是否具備金剛上師的標準。在沒有觀察的情況下,是不允許依止上師的。

關於金剛上師的標準,無垢光尊者的《大圓滿心性休息》,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等論典裡講得很清楚。但末法時代要找一個所有的條件都具備的上師,可能很多人一生都找不到。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對方能具備絕大多數的條件,尤其是最重要的條件,就已經很不錯了。在依止之後,就應該把上師當成佛來看待。

依止是什麼意思呢?在小乘戒律裡,依止上師只需一個簡單的儀式,上師念誦三遍儀軌,就成為自己的依止上師,從此以後就要跟著這位上師學習。但密法強調,只要對方給自己灌了頂,或者是宣講了密法的續部、訣竅和修法,那就是自己的金剛上師或根本上師,不再需要其他儀式,這叫作依止。

在依止上師後,無論發現再大的問題,心裡都不能對上師有侮辱、嗔恨之心,這也是密法的要求。具體詳情,可見《事師五十頌》與《功德藏》等論著。可是現在很多學密的人,兩個要求都沒有做到。

首先,根本沒有觀察上師就盲目地接受灌頂、接受密法訣竅等等;其次,在依止上師後,一旦發現上師稍微有一點問題,立即就對上師,甚至對整個佛法退失信心,甚而生起邪見。

還有一種現象也會影響很多人的信心,此處有必要講一下:

現在冒充的出家人、活佛、金剛上師比比皆是——只需花二百塊錢,就能在賣袈裟的商家置齊內外整套法衣,再把頭髮一剃。藏傳佛教又沒有戒牒等手續,頭上也不燒戒疤,所以誰都可以裝出家人。漢地有些女眾,甚至頭髮都不剃藏在帽子裡,穿上尼姑的衣服,就在大街上要錢,這種情況時常可見。

在此提醒諸位,這些人的行為根本不能代表佛法或密法,我們大可不必因為這些現象而對佛法失去信心。如果佛教經論要求、鼓勵人們去做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佛教的問題,而不是個人的問題;但佛教從來沒有這樣的教言,所以這些帳不能算到佛教頭上,而只能算到個人頭上!

有些人在世間法上可能很聰明,但在佛法的取捨上卻愚不可及。究其主因,就是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在《前行引導文》等許多論著當中,都講了依止上師的要求,以及依止上師後,如果發現問題該怎麼看待等問題,想必看過的人都應該很清楚。

如果發現給自己灌過頂或傳過佛法的上師行為有問題,則即使生不起信心,也千萬不要有邪見。這時要想:這是我自身的問題,是我的觀點或思考問題的方法有了偏差,因為我的心不清淨,所以才會看到不清淨的事物。如果我的心清淨,怎麼會有不清淨的顯現呢?八地菩薩和佛有不清淨的顯現嗎?上師這樣做自有他的理由或密意,雖然暫時看來似乎違背了大乘佛法,但事後的結果卻可能是很好的,只是自己鼠目寸光看不到最終結果而已。如此說服自己,盡力將邪見、不好的看法壓制、控制住。

但如果上師的言行真的嚴重違背了大乘佛法,自己實在無法說服自己,則暫時迴避也沒有問題。另外,假如依止善知識很多年,卻在聞思修等各個方面沒有得到任何收穫;或者上師經常讓自己去做一些與修行或解脫沒有關係的世間法,即使自己不想做,給上師解釋也得不到諒解,自己的煩惱也因此而增長等等,也萬萬不得對上師生起邪見,但可以與上師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問題。這是最好的選擇。

但假若因此而對整個佛法和密法失去信心,則肯定是自己的錯誤,是根本沒有任何道理的大錯特錯,只能證明自己的淺薄與情緒化。

總而言之,在一般情況下,如果上師的要求與佛法發生衝突,自己也不能確定上師是卓越的成就者,或具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者,則應該按照佛經的標準,根據佛的教誨去做。

如果上師是名副其實的成就者,則即使他的要求與佛經在表面上有所違背,我們還是應該按照上師的要求去做。因為真正的修行人或成就者,永遠不會說出真正違背佛語的話,即使表面上有衝突,其結果也絕不可能有衝突,所以,這種做法也是依法。這是毫無疑問的,很多公案都說明了這一點。

當年,帝洛巴就讓那諾巴去偷農民吃過的一碗粥。雖然那諾巴是大名鼎鼎、成就卓著的比丘、修行人、智者,但他也毫不猶豫地去偷了。表面看來,他犯了偷盜罪,但那諾巴明白,他上師不可能讓他無緣無故地去做偷盜等低俗的行為,其中一定有密意。正因為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心,才使那諾巴最終取得了無上的成就。

當年密勒日巴苦苦地求瑪爾巴傳法,瑪爾巴不但不傳,還讓密勒日巴給他的兒子蓋房子。這邊蓋完了那邊又蓋一間,那邊蓋完了這邊又蓋一間,蓋完了全部拆掉又重新蓋。

表面上看,這是非常自私的行為,不符合大乘的慈悲理念,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卻是非常特殊的調服弟子的方法。如果沒有這些經歷,也許密勒日巴也不會有後面的卓越成就。但我們不能因為這個公案,就認為所有所謂的上師、活佛、成就者都應該這樣。記得密勒日巴離開上師的時候,瑪爾巴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密勒日巴:以後你調服弟子的時候,不能採用帝洛巴調服那諾巴和我調服你的這一套方法,因為很多低等根機的人接受不了。

當然,像法王如意寶這樣的上師,我們絕對可以不假思索地按他老人家的教言去做,無需理由、無需考證。但一般的普通上師,即使他自稱是大活佛的轉世、成就者、空行母等等,曾經也給自己灌過頂、傳過法,但違背佛陀要求的事情,還是不能做,這叫做依法不依人。

(4) 誤區

現在經常會聽見有人說:「我上師已經開許我不修加行了!」或「我上師說我不需要修加行!」在此奉勸諸位,如果你能確定自己的上師真正是像瑪爾巴的上師那洛巴那樣的大德,則無話可說;但如果自己還不能確定,那就要三思而後行。所有大乘經論,無論顯宗還是密宗都一致認為,不修出離心與菩提心,是無法學佛的。如果不按經論的要求去做,而是一味聽從上師的擺佈,就違背了大乘佛法,這種行為就是依人不依法。

換言之,只關心對方的名氣大小、地位高低、眷屬、財產的多少等等,是非常世俗、愚蠢的做法。所謂學佛,就是追求至高無上的智慧與真理。即便對方有名氣、有地位,如果隨意做出違背大乘佛法、違背真理的事情,那是絕不能依止的。

要知道,即使對方地位高得像羅馬時代的教皇,也與我們自身的解脫沒有關係。之所以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我們恩重如山,不是因為他名氣大、有社會地位、宗教地位,不是他讓我們發財、健康、工作順利,而是因為他傳給我們走向解脫的至上法寶。這是再辛苦、再努力、再花大錢也買不到的東西,這就是依法不依人。

有些人會四處宣稱,這位上師是轉了三十世、四十世、八十世的活佛等等;或說,這位上師很了不起,閉關了多少多少年,今天剛剛出關。很多不辨真偽的人一聽此話,便認為自己很有福報,急急忙忙就去結緣。誰知這位上師明天也說是剛剛出關,後天還說是剛剛出關,天天都是「剛剛出關」,其中的謊言不戳即穿。據說,有些地方經常會有此類不如法的行為發生。

目前,個別佛教徒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一聽說誰是某某人的轉世活佛或成就者,就既不觀察,也不思維,便盲目地崇拜迷信、趨之若鶩;第二個極端,是一旦發現某某上師的一點毛病,就對整個佛法失去信心。這都說明我們還沒有找到正規的路,還缺乏應有的智慧,故而會導致這樣的問題。

如果之前不觀察,就去接受灌頂,甚至還遊說其他人接受灌頂,那是要負因果責任的。若在灌頂之後,又發現上師的某些過錯,便大肆誹謗,上師弟子之間拒不來往,道友之間也爭相傳說誰誰誰犯了密乘戒,原來非常好的朋友也斷絕了關係,最後自己感到走投無路、一塌糊塗,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3、結尾

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中講得非常清楚,即使對石頭、木頭等無情物,也不能有嗔恨心,那盲目地誹謗佛法或修行人就更不合章法了。

凡夫就有這樣的毛病——不願意去尋找別人身上的優點,更不願意傳頌別人的功德;偏偏喜歡觀察、談論別人的過失。一發現別人的少許缺點,就幸災樂禍地四處傳播,並誇大其詞。本來很小的事情,竟越傳越嚴重。

本來佛陀要求我們,要把所有的眾生當作善知識來看待。這個要求很高,我們不一定能做到,但無論如何,也不要輕易誹謗別人;但同時,也不能因個人目的而到處吹噓某人,從而為某些人招搖撞騙製造機會。否則很可能會對其他人造成很大傷害,自己也有很大過失。

一方面,對真正的出家人或修行人,我們必須恭敬;但如果要去聽法、灌頂,就需要嚴格觀察。如果不能確定對方是否具備金剛上師的條件,那就只能暫時放棄。

總而言之,正確的做法,是用中立的觀點去對待不了解的修行人——既不要隨意毀謗他人;也不要輕易幫不熟悉的人做宣傳、打廣告,以免助紂為虐、害人害己。

追求真理和智慧,不追求個人崇拜!

() 依義不依語

1、何謂依義不依語

所謂「義」,是指經論的內容;所謂「語」,是指經論的語言文字。比如,在中觀論典中,語言文字也叫文字中觀;文字中觀所表達的內容,就是義中觀,也就是空性。依義不依語,就是強調要著重意義不要著重文字。

2、依義不依語的分別

依義不依語也有兩種不同的層次或內容:

第一個內容所指的「義」,是指空性、光明、佛性、勝義諦、如來藏等等;「語」是指世俗諦,也就我們的語言文字能夠描述,五種感官可以感知到的世界。

「依義不依語」就是說,要相信勝義諦,不要相信世俗諦。勝義諦始終是真實可靠、永恆不變的;世俗諦會隨著我們內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是靠不住的,是虛假的。包括因果、輪迴等等一切,都成立於世俗諦的層面;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因果、輪迴都是虛假的。

比如說,在沒有成佛之前,雖然我們從理論上明明知道,自己現在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存在的,但對我們的現實生活而言,一切又都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到八地菩薩的時候,世界又是全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當成佛的時候,在佛的境界中,不清淨的世界和清淨的世界都消失無蹤,因為清淨與不清淨都是心的習氣的反射,當我們的阿賴耶識徹底斷除,僅剩下純潔的如來藏時,由習氣所反射出來的現象也一併化為烏有。

第二個層次是說,在世俗諦當中,我們要依靠經論的內容,而不能依靠文字。

3、如何依義不依語

1)擺脫文法的繁冗規程

一些印度的外道學者寫的論典,辭藻極其優美,就像詩歌一樣,但因為過於執著文字,反而喧賓奪主,影響到論典所表達的真正含義。佛教為了打破這種可能引起傲慢的陋習,而故意讓一些密宗續部的很多用詞違背文法,其用心良苦,就是為了讓我們不要執著於文字,文字表達越簡單越好,以便使所有人都能看明白,這樣才能調服眾生的煩惱。但也不能矯枉過正,陷入另一個極端——僅僅抓住意義,根本不考慮語言,如果完全脫離文字,內容也無從表達。

不過,在辯論的時候,因為它的用詞要求很高——一字一句都不能有漏洞,否則會因個別文字的疏忽而全軍覆沒,所以在辯論的時候,還是應該注重文字。

2)不應拘泥於字面上的矛盾

另外,釋迦牟尼佛在第二轉法輪的經典中告訴我們,一切萬法——包括勝義諦、世俗諦、眾生的煩惱與佛的智慧都是空性,而在第三轉法輪的經典中,又說如來藏不空、實有;龍樹菩薩的《中論》與無著菩薩的《寶性論》,在用詞上也有很多差異;然後格魯巴的自空中觀與覺囊派他空中觀也存在著詞彙、語句等方面的差別:自空中觀的有些學者認為,一切都是空性,沒有不空的事物。如果承認不空,就和外道不可思議的自我完全一樣了;而他空中觀的有些學者卻認為,如來藏就是不空,並引用了《楞伽經》、《解深密經》等大乘經典的大量教證,以證明如來藏不空、不變、清淨、自我等等。

如果我們依語不依義,那各個學者之間就會爭執不休,自空中觀會貶斥他空中觀頂多算是唯識宗,根本不是中觀;而他空中觀又會說自空中觀是不了義的等等。傳說,印度的月稱菩薩和贊札郭木當年就為此辯論長達七年之久,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的很多論師也為此論題有過數不勝數的激烈爭辯。

但如果我們真正依義不依語,那所有的爭論也就偃旗息鼓了。其實,密法的大手印、大圓滿,都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理解的:如來藏是光明、不變、存在、不空、自我、清淨,但這與外道講的自我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如來藏同樣也是空性的,其中不存在不空的物質或精神;但如來藏的空性不是像虛空一樣沒有光明的成分,而是存在著光明的現象。因為光明的現象始終存在、長住不滅,所以也是常有的、存在的,故而也可以叫做自我。

這樣理解起來,第三轉法輪與第二轉法輪,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自空中觀與他空中觀也就不但不矛盾,而且還彼此互補、相得益彰,顯得更為圓滿。

所謂大圓滿,是指在心的本性中,圓滿了一切輪迴和涅槃。也就是說,心的本性,實際上就是如來藏。因為心的本性如來藏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所以修一刹那的如來藏,實際上就已經修了佛陀二轉法輪與三轉法輪所有經典的內容,可見二者是圓融一致、毫無分別的。

倘若一直去追究語言的差異,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到佛的密意,所以不要過度執著、局限於表面的語言文字。

3)意義不受制於語種的差別

依義不依語還有另外一種意思:只要能表達內容,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時代的語言都可以採用,所以不需要特定的語言。

比如在傳戒的時候,本來傳出家比丘、比丘尼戒的儀軌,最早採用的是與梵文迥然不同的婆羅米(Brami)文字,後來又採用笈多(Gupta)文字,最後採用的是梵文儀軌,到了藏地和漢地之後,又譯成藏文和漢文,雖然語言改變了,但只要儀軌能表達出原來的內容,也同樣能得戒。

灌頂儀軌也是一樣,從梵文變成藏文、漢文、英文,只要翻譯正確,就沒有問題,都可以得到灌頂,這就是「依義不依語」。

有些人會問,從藏語翻譯成漢語的儀軌,究竟念藏語好還是漢語好呢?其實,如果翻譯沒有錯,兩種念法都是一樣的。漢族人用漢語念誦,一方面念自己的母語比較流利;另一方面也懂得內容,可以方便觀想、發願等等,所以就不一定要念藏語,但咒語等特殊文字是不能翻譯的,而伏藏品的文字還有一種特殊的加持,所以還是念藏文好一些。但如果能準確地翻譯,則即使念漢文,也不是完全沒有加持,所以也能夠成就。

4、為何要依義不依語

佛經裡面經常有一個比喻,當別人用手指頭指示月亮的時候,如果不順著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而是死盯著手指,就永遠也看不到月亮。同樣,語言是由我們的祖先創造的。創造語言的目的,是為了現實生活中方便溝通。但無論哪一種語言,都不可能準確地告訴我們物質的真實本性,所以中觀應成派什麼都不承認——既不承認有,也不承認無。

表面上看起來,這種觀點似乎有問題。在普通人的概念當中,不是無就是有,不是有就是無,在有與無這個矛盾體之間,沒有獨立的第三者。但中觀卻認為,雖然按照普通世間人的觀點來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但實際上卻是空性的。再進一步說,儘管「無」的觀點稍稍離空性近了一點,但也是分別念,還不是真正的中觀。而其他的念頭,就更是隨著有和無的安立而延展出來的,所以中觀應成派什麼都不承認。

當年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播禪宗即將回國之際,便讓弟子們來講說自己的證悟境界。每個弟子在講了自己的境界之後,達摩祖師給他們的批語分別是:你得到了我的皮、肉……。其中有一個弟子在達摩祖師前面一聲不吭地站了很久,之後扭頭便走,達摩祖師反而誇讚他說:「你得到了我的骨髓!」

為什麼達摩祖師的首座弟子在表達開悟境界的時候,什麼也不說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很有限,連世俗諦的東西都不能準確表達。正如海森堡所說,到了微觀世界,我們的語言就像詩歌一樣:詩歌語言的非確定性、模糊性和非實用性,確定了其描述能力的局限。

既然人類的語言對微觀世界都言不及義,至於勝義、空性、光明等深奧境界,就更是無以言表了。表達空性的語言只能讓我們知道,自己以前的觀念都是錯誤的。以前我們認為,自己是存在的,但經論中的語言告訴我們,這個概念有漏洞,不符合實情。即便如此,中觀也無法從正面肯定的角度去講空性,講心的本性,而只能從否定的角度去推翻。不但推翻了有和無,還推翻了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在將我們原有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執著全部推翻之後,最後剩下的境界就是空性。但世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語言無法直接表達,而只能指一個大概的方向——空性與光明。只有自己去修行、去體會、去證悟,當意識徹底停止以後,才能真正恍然大悟,所以,我們只能依義不依語。

5、密宗特殊的依義不依語

從表面上看,密法的雙身像與忿怒本尊很難讓人接受,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語言符號。就像甲骨文、丁頭字一樣,所以我們也應該「依義不依語」——不要去看佛像的表像,而要看它所表達的內涵合不合理。至於為什麼佛陀要用這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自有他的理由,因為針對特殊人群來說,這種外相非常契機。當然,針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這種表達方式就難以接受,不太符合他們的口味,所以佛陀要對不合口味的人保密,不讓他們看到密宗的書籍、佛像、法器等等。

還有,密法的五肉五甘露,也是一種代表,代表凡夫心目中最骯髒的物品。之所以接受五肉五甘露,就是為了放下所有清淨與不清淨、好與不好、輪迴與涅槃等執著。天天嘴巴上念叨「放下」、「放下」是沒有用的,真正能夠放下,就應該能接受五肉五甘露,這就是通過強制性的方法讓我們放下。如果「依語不依義」,也就依表像不依實質,就不能接受五肉五甘露。

本來顯宗學者也應該知道「四依法」的道理,而且顯宗也處處講放下,但很多顯宗的初學者在見到密宗佛像,聽到密宗行人要接受五肉五甘露的時候,所學的理論就派不上用場了。

「依義不依語」的真正意義,就是要我們消除語言的執著,達到不可言的境界。所以,學佛的人在任何一個問題上,都要「依義不依語」。

6、何時抵達依義不依語的真實境界

脫離語言以後,怎樣去依義呢?首先要否定我們原有的粗大錯誤理念,然後就是修行。

修行打坐的過程中,在我們的第六意識還沒有完全停止的時候,境界中也能看到一個光明的形象,我們往往會認為自己證悟空性了。其實那時所證悟的一切,就像水中的月影,而不是真正的月亮。凡夫證悟的,是空性光明的影子——只不過與光明如來藏有點相似而已。

所謂資糧道,就是對中觀、光明只有一些文字上的了解,還沒有任何切身體會的階段;當對空性光明有一點體會、證悟的時候,就叫做加行道。《現觀莊嚴論》當中講過,在登地之前的加行道,還需要文字般若。證悟一地以後,文字般若就可以徹底拋棄,如同過河棄船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加行道階段的空性感覺還比較模糊,有些時候感覺到空性,有些時候連自己都懷疑:也許這不是空性光明吧?所以還離不開文字般若,需要參看關於實修與心的本性光明空性方面的引導文。在看這些典籍的時候,也能在自己的體會中,找到一些與書中所講的空性光明相符的答案,而不像資糧道期間,僅僅是憑邏輯推理得出一個陌生的空性概念,這時已經能使自己的體會得到印證了。

加行道行人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證悟了呢?有兩種印證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上師面前印證,那個時候不允許用任何專用名詞,諸如空性、光明等等的,因為那些都是書上講的很籠統的概念,而是要用世俗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體會,然後由上師來判斷你是否證悟了,不足的地方是什麼等等。印證的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在大手印、大圓滿、大中觀的引導文上去尋找答案。如果引導文裡面講的境界,自己打坐的時候經常能感覺到,那就說明自己可能證悟了,所以加行道的時候還是需要文字。

在登地以後,因為已經切身體會到空性,這時無論有多少個成就者,有多少本佛經告訴你,心的本性不是這樣,你也不會懷疑自己的境界,而只會認為,即便經書中有這樣的記載,也可能是佛度化某些人的不了義說法,心的本性不可能是別的,這個我很清楚、很有把握,就像禪宗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即便如此,登地以後還是需要聽經聞法,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三地菩薩都要很用功地聽經聞法。

依義不依語的內容非常多,此處僅僅是將平時與我們的修行、念誦有密切關係的個別問題羅列出來進行了解釋,其他問題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去分析。

()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前面講過,思維的時候,首先要依義不依語;其次,要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要去尋找佛法的真實含義。

在浩如煙海的佛法經論中,有很多內容存在著表面的前後矛盾與衝突。如何取捨辨別,怎樣尋找佛的終極含義,就是十分重大的課題了。分清了義和不了義,對我們認識和理解佛經,以及今後的修行有很大幫助。

1、界定了義與不了義的標準

什麼是了義經和不了義經呢?所謂了義,也就佛把終極真理全面、徹底、直接或清楚地表達出來的內容;而不了義,就是與之相反的,不符合終極真理的權巧說法,而且佛陀也會在其他的經典中自我否定的內容。

不了義需要具備三個特點:

1)最關鍵的特點,佛經中叫做不符合道理。

所謂道理,也就四種道理或邏輯。四種道理也可以歸納為兩種道理:一個是世俗諦的道理;一個是勝義諦的道理。只要是不符合道理或真理的任何一個佛經,都叫做不了義經。

甲、不符合勝義諦道理

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所有論述世俗諦的經典都是不了義的。譬如,宣講因果輪迴的《百業經》、《賢愚經》等經典;宣講世界、人生、業力、山河大地等的《阿毗達摩經》等等,都是不了義的,因為它們都不符合勝義諦的道理。

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講,因果、輪迴、學佛、五道、十地、菩提心、出離心、度化眾生、轉法輪、斷除煩惱、山河大地,甚至包括我們自己在內都不存在,都虛假不實、如幻如夢,是空性。

雖然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這一切,但這就像得了膽病的病人會把所有白色的東西看成黃色一樣,都是錯誤的感知。

乙、不符合世俗諦道理

現實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各種現象,大至宇宙萬物,小至生命個體,都屬於世俗諦。世俗諦的道理,也就一切事物的客觀自然規律。

雖然從勝義諦的角度而言,世俗規律都不存在,但從世俗諦角度去觀察,世俗萬法仍然有自己的道理,譬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

舉個例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世人皆知的真理。如果佛經中說,種瓜不會得瓜,而會得豆,那就不符合世俗諦的自然規律,故屬於不了義經。

如果只是不符合勝義諦,就判定為不了義,則所有宣講世俗諦的經典都可以推斷為不了義,這是不合理的。所以,宣講世俗諦的經典,就應該用世俗諦的道理來判別。凡是不符合道理的佛經內容,都叫做不了義,凡是不了義的佛經,最終都會被否定。因此,用現代人的話來說,佛教應該算是非常科學的教派。

(2) 必要或目的

既然不符合道理的,佛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呢?這是為了誘導眾生,讓他們漸漸地靠近真理,是一種臨時性的、有目的的善巧說法。就像佛雖然知道萬事萬物都是空性,一切都不存在,但因為眾生沒有那麼高的境界,為了順應我們的根基,佛才暫時說一切都存在一樣。其目的是:如果說有輪迴、有因果,眾生、痛苦、幸福等等都存在,大家就知道世上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就會為解脫痛苦、獲得幸福而奮鬥。

(3) 用意或著眼點

什麼叫著眼點?譬如說,佛在有些經典裡說這個世界是存在的,有些經典裡又說不存在。那麼,說存在的著眼點是什麼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眼耳鼻舌身可以感知因果輪迴的存在。因此,佛講不了義經的時候,並非無根無據。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因果輪迴是存在的,但這只是相對的存在而不是絕對的存在。這就是佛說因果輪迴存在的著眼點。

凡是不了義的經,都要具備這三個特點。

所謂「了義經」,必須具備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符合道理;第二沒有其他目的;第三沒有其他著眼點

了義經也有兩種:一種是符合勝義諦終極道理的經典,比如《金剛經》、《心經》、《般若十萬頌》等宣講般若空性的經典;另外一種,是符合世俗諦道理的經典,諸如講因果、輪迴以及天文、地理、醫學等自然規律的經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佛所描述的微觀世界,與現在最頂級的量子物理所發現的真相不僅一致,而且更深入、更細微。

但因為了義和不了義是相對的,所以一部經典有可能同時既是了義的,也是不了義的——從世俗諦的角度看,是了義經;但從勝義諦的角度看,又是不了義經,它只經得起世俗道理的檢驗,如果以勝義諦的觀察方式去剖析,就只能全盤否定了。

佛陀在經典中還授記,辨別了義和不了義的權威,是無著菩薩(其實除了無著菩薩以外,龍樹菩薩等尊者也懂得區分二者之差別。哪怕是凡夫,如果懂得了判斷標準,即使沒有佛的授記,也可以辨別了義與不了義)。後來無著菩薩在論著中指出:第一轉法輪的經典,講的是不了義的法;第二轉法輪的經典雖然講了空性,但不是徹底、終極的了義經典(無垢光尊者也認為,因為二轉法輪只講了空性,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轉法輪是準確的;但因為二轉法輪缺少了如來藏光明的內容,所以是暫時的了義或半了義);第三轉法輪才是真正了義的經。

《解深密經》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解釋自己密意的經典,其中也提到,真正的了義經,是第三轉法輪的經典。整個《大藏經》中,沒有一部經說第三轉法輪是不了義的。無著菩薩區分了義與不了義的理論依據,也是這些佛經。

佛經裡面有一句話很著名:「凡是講空性的經典,無論在第二轉法輪當中,還是第三轉法輪當中,都是了義經;凡是講人、自我、眾生等等(等等裡面包含了因果、山河大地等等)的經典,都叫做不了義經。」

2、宣說不了義法的因由

那麼宣說不了義法與妄語有何差別呢?

佛經對此回答道:妄語是把沒有的東西說成有,或者把有的東西說成沒有,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欺騙人的手段,所以把它歸納為十不善業之一。

而宣說不了義法,卻是為了引導眾生不得已而為之的。

比如說,本來在佛的境界中,沒有勝義和世俗的分界,都是空性光明,但我們的境界與佛的境界還有萬里之遙,我們僅能感知到現實生活的各種現象,又怎麼能理解佛的境界呢?如果不分勝義、世俗,一句話就把什麼都否定,那就跟外道的斷見如出一轍了。世人也會認為:一切萬法明擺著是存在的,怎麼會不存在?既然你說學佛、解脫都不存在,那大家又何必學佛呢?所以佛陀一開始只能分開二諦,暫時保留世俗諦。之後一步一步地逐漸引導,否則無法利益眾生。但為了讓我們知道什麼是萬事萬物的本質,所以佛陀在很多佛經中要求我們,不要依靠不了義經典,要依靠了義經典。

佛法認為,世俗諦中的確沒有終極的絕對真理,任何真理都是暫時、相對的。但在暫時的規律當中,也有真假之分,故有正世俗諦和倒世俗諦之分。世俗諦中符合自然規律的,叫做正世俗諦;不符合自然規律的,叫做倒世俗諦。

比如,有些佛經中說,地獄在印度金剛座(菩提伽耶)下面某個深度的地方,但佛在另外的經典中,又否定了這一說法。因為這種說法不僅不符合勝義諦的道理,連世俗諦的道理也不符合,地球的內部構造是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所以佛自己也認同這是不了義的說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些矛盾,可以用夢境來解釋。夢中的世界本來是不存在位置的,若一定要確定它的位置的話,那就在做夢者睡眠所在的地方。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兩個人在同一個房間死亡,其中一個人在中陰身成佛了,而另一個人卻墮入了地獄。那他們所謂的地獄與佛刹在哪裡呢?就在同一個房間。因為房間、地獄和佛刹都是當下的心的幻覺。房間的現象,是兩個人共同的業力,而佛刹與地獄的現象,就是兩個人內心的轉變所顯現的。從活者的角度來看,在兩人感覺到佛刹與地獄的當下,房子還是原來的房子。

因為眾生的根基、業力不一樣,故而其業感也不一樣。儘管對現在的人來說,地獄不可能位於菩提伽耶下方,但當時的大多數人卻真的這樣認為。而且因為業力感召,在有些人的境界中,真的會顯現地獄就在菩提伽耶下方的現象,所以佛會那樣說,以避免世人不必要的爭執與反駁,不了義經就是這樣誕生的。

對學佛學到一定程度,雖然沒有證悟,但佛教理論掌握得比較好的人,尤其是學過並接受一切法都是心創造的人來說,這些道理比較能夠理解;但對初入道的人來說,稍微深奧一點的道理就難以理解了。

無論如何,佛教永遠不會與真正的科學或世間的真理相衝突。真正存在的、符合真理的科學論斷,佛法都會認同,但因為科學也有成熟與不成熟之分,所以即使佛經內容暫時不符合某些科學結論,也不一定不符合更先進的科學結論,我們不能因為佛教理論與當時的科學不一致,就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棍子打死。

雖然了義與不了義都是佛說的,但因為不了義的內容,是佛為了某些必要而暫時宣說的並不徹底的說法,所以我們不能生搬硬套,在不恰當的時機和場合,引用或參照不恰當的佛經。

如果不知道這些標準,我們思考的時候就會生起各種疑惑:佛經中是這樣講的,但實際上又不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不是佛陀錯了呀?或者是佛不負責任隨便說的?或者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東西錯了?那樣就會搖擺不定,從而影響學佛的信心。

再比如說,佛在《大乘阿毗達摩》(小乘阿毗達摩,也就是《俱舍論》的原始資料。究竟是佛說的還是阿羅漢講的,各個宗派之間還有一些爭論,所以此處暫且不論)中所講的宇宙世界,與《時輪金剛》所講的宇宙世界的形成、構造、形態有著很大的出入。僅僅在顯宗的經典當中,佛就講了這個世界的多種不同的形狀。僅僅我們所了知的,就將近有十種。另外,關於日食、月食的描述,佛經中至少也有好幾種不同的說法。

為什麼佛說的世界會不一致呢?一千多年前的顯宗學者,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並且也得出了答案。

第一個理由:佛陀認為,從勝義諦的角度來說,無論那種宇宙(圓形、球狀、日心說、地心說)都是不存在的。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說,因為眾生的業力,或者說因為眾生的內心發生了重大變化,致使世界也隨之而改變,不同的眾生,會感受到不同的世界。

第二個理由:我們往往認為,世界只能有一個形狀,只要確定是一個樣子,就絕不可能是其他的樣子,佛陀為了打破我們的這種執著,所以才宣說了不同的世界觀。

3、世俗與勝義的終極答案

1)世俗諦終極答案

世俗諦終極答案,也就完全符合世俗真理的答案。比如,佛教關於宇宙的世俗諦最終答案,是在《時輪金剛》裡面。看過《時輪金剛》的人都清楚,《時輪金剛》中的資料演算非常簡單,一個人只需兩三天,就能在一個簡單的寫字板上,算出一年十二個月的藏曆。尤其令人吃驚的是,如此計算而得出的日食、月食的時間,與現代天文學計算出的結果只相差一兩分鐘。

雖然某些工具書中說,藏曆是文成公主進藏的時候帶去的,後來受到宗教的影響,故將吉利的日子增加一天,不吉利的日子減少一天等等。但實情並非如此,稍有天文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月球圍繞地球運轉的軌道有近地點和遠地點之分,當月球走到近地點的時候,速度要快一些;走到遠地點的時候,速度要慢一些,所以有些時候會多一天,有些時候就少一天。《時輪金剛》中的曆算方式,是非常科學的。

2)勝義諦終極答案

佛在很多佛經中提到,唯有第三轉法輪是了義的,因為只有在第三轉法輪中,佛陀才將諸法的真實本性——光明與空性大白於天下。

儘管如此,但第三轉法輪還沒有講到中陰身的現象、八地菩薩的現象以及相應的修法,顯宗也沒有一部將空性和光明結合起來宣講的經論,其修法也只涉及到空性層面,而沒有光明層面的修法。

密法與顯宗經典相比,卻有著質的飛躍——將第二轉法輪的空性和第三轉法輪的光明結合起來,並提供了涵蓋中陰身、空性與光明等各個方面的,面面俱到且簡便易行的修法。所以,密法是整個佛法中真正的了義經。

但密法裡面也有講世俗諦的部分,比如清淨的現象,不清淨的因果輪迴等等,後者是與顯宗不了義經共同的觀點,所以也是不了義的。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經的結果

認識到世俗萬法的虛幻不實,不單對我們的修行,也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大幫助——如果我們認為金錢、名利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就會過度地執著,並渴望擁有,在追求的過程中,就會遇到接二連三的痛苦。直到臨終,也一無所獲,而不得不帶著對人世的強烈不滿憤憤離去。

本來絕大多數的東方人都很單純、樸素,非常講究倫理道德,羅素在他的書裡就承認過這一點。但由於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就變成拜金主義者——只要能賺到錢,就不擇手段、不計後果。

在如今的世間人看來,佛教所講的放下、看破紅塵、四大皆空等等,都成了帶有諷刺、挖苦意味的詞彙。可見我們的價值觀,已經被污染到何等不可救藥的地步了!

錢真正能帶來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

半個世紀以來,許多科學家研究過金錢與幸福的關係,但種種資料告訴我們,金錢帶來幸福的觀念是錯誤的!

本來我們的本意,是想得到幸福,結果卻適得其反,不但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還引來了無數的痛苦,不僅是現世的痛苦,還包括造業以後引發的來世惡報。

執著是所有煩惱的根源。對某種事物的執著越強烈,它帶給我們的痛苦也越強烈;越是讓我們感到無所謂的東西,對我們的影響也越可以忽略不計。

以上講的,是實執給個人生活帶來的惡果。從地球、從整個人類的生活環境而言,實有的執著也會造成無窮的後患。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希望擁有成片的洋房別墅、成列的豪華轎車、大筆的銀行存款。那再過五十年,隨著人口的暴增,地球將如何承載人類無限膨脹、幾近爆炸的欲望?!

佛陀正是洞察到上述種種過患,所以告訴我們,不要過度執著,繼而追求不止。其中的執著是因,追求是果,所以要先解決執著這個因。

當然,除了解脫意念特別強烈的人以外,欲界凡夫很難徹底放下身外之物,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生活。但適當地放下執著,過得單純、樸素一點,在「少欲知足」的基礎上,盡力培養出離心和慈悲心,為眾生的幸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應該是沒有太大難度的。《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見《慧光(33)》)中已經講過,作為一名佛教徒該如何生活。這種生活模式既符合佛的意思,又符合現代理念。如果不遵循這一原則,就不但會煩惱重重,還會浪費此生的生命。

本來我們就有極具說服力的中觀道理,足以證明世間的物質享受根本不存在。

比如說,假如我們在夢中做錯事,或死了親人,也會感到痛苦萬分,但突然間醒過來以後,痛苦也會自然消失,並一下子歡喜異常。因為我們知道夢是假的,所以不會痛苦。其實,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就是一場大夢。

什麼時候能夠醒來?

假如不修行,就永遠醒不過來;若能依照佛的引導往前走,也許很快就能醒來。

修行是活生生的東西,就像吃飯能填飽肚子一樣真實。並不是神神祕秘,見不到、摸不著的,但如果不修行,就永遠感受不到佛所說的境界!

夏蟲不可以語冰。正常人可以看見物質的顏色,而色盲卻看不見,但色盲看不見,並不等於在正常人的眼裡物質顏色不存在。修行人可以感覺到外相是假的,跟晚上做夢完全一樣,但我們卻感覺不到,因為我們沒有修行。修或不修,主動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何去何從,也由我們自己選擇!

最終了義的境界,是空性和光明。值得我們花一生的精力去追求的,也是空性和光明的境界。

光明空性在哪裡?在我們自己的心裡——只要我們往裡去尋找、追求,就能怔悟空性光明的心的本性!

() 依智不依識

1、何謂識與智

(1)所謂「識」,就是我們的八識,它是有漏的、無常的、有錯覺的、不可靠的。八識的總體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可分為眼、耳、鼻、舌、身等八識。八識當中的任何一種,都離不開阿賴耶識;但八識分開以後,又與八識中的阿賴耶識並非一體。譬如說,除了眼識以外,還有一個阿賴耶識;除了耳識以外,也存在一個阿賴耶識等等。

論典中有個比喻正好說明了這種關係:一塊黃金分成八塊之後,其中一塊保持原狀,什麼也沒有做,而其餘七塊分別做成了形態各異的手鐲、耳環等等。則雖然放在一邊的那塊黃金什麼也沒做,但實際上所有的首飾都離不開那塊黃金,因為本來它們都是一體的。這就像阿賴耶識和八識之間的關係,雖然表現不同,但實質卻別無二致。

(2)所謂「智慧」,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人皆有的明空雙運如來藏;另一種是指大乘菩薩證悟空性的智慧。簡單地說,就是登地菩薩在入座修空性時證悟的境界。

2、識和智的區分方式

識和智的區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理論派的方法;另一種是訣竅派,也稱實修派的方法。

大圓滿也要分理論與訣竅。理論方面的道理講得很廣,如在《七寶藏》等論著中講了很多分別方法,但具體修行的時候會感覺不夠清楚。

訣竅派沒有講太多教證理證,其內容都是從理論與實踐中提煉出的精髓,然後用鮮活而言簡意賅的方式表達出來。

理論派認為:首先,智慧是常住不滅的,識是無常的,二者之間有常和無常的差別;其次,智慧是不造業的,識是造業的,故有造業和不造業的差別;另外,智慧是沒有被污染過的、是光明的,識是被污染過的,是不光明的等等,有很多類似的差別。

訣竅派的具體方法,也就大圓滿、大手印所講的內容。其實,區分「智」與「識」,也是大圓滿具體修法所涉及到的難題——很多人在修行不到位的時候,卻誤以為自己證悟了。究其原因,就是辨別不清「智」與「識」的屬性。

無垢光尊者著有一本書,專門詳細地辨析了八識之間的差別以及智慧和心識的差別等等,因為其中涉及到大圓滿的具體修法,所以此處暫時不細講。籠統地說,所有思維、思考的念頭,都叫分別念或「識」。不但沒有分別念,而且證悟了空性,能夠體悟到空性的妙用,就是智慧。當然,只有通過修行,在證悟以後,才能知道什麼叫做智慧。

當我們的心完全靜下來,沒有任何念頭的時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阿賴耶識;另外一種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雖然心完全靜下來了、放鬆了,處於非常清淨、寧靜、平靜的狀態,沒有任何雜念,沒有思考問題,也沒有觀想,但也沒有空性的感受。即使這種狀態能夠保持五分鐘、十分鐘、半個小時……也只能叫做識——阿賴耶識。這種修法,叫做寂止。

3、區分「識」與「智」的要點

對修行人來說,區分「識」與「智」,是決定修行成敗的關鍵所在,故而非常重要。如果聞思的時候有些觀點或說法不是很理解,影響不一定很大;但假如修行的時候,這個問題還分不清楚,就永遠無法修空性。

在沒有證悟之前,心平靜下來之後的感受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第一種是無念,即心裡非常清淨,不起任何念頭;第二種是禪樂,即心完全靜下來,什麼也不追求,什麼也不思維,完全放鬆之後,就會有很快樂的感覺。很多外道修行人就是為了追求這種感覺而去修禪定,甚至一些佛教徒也會貪著這種感受,以致影響其禪定境界;第三種是這種狀態持續比較久之後,會出現一些微小的神通。但無論如何,上述三種感受都跟解脫沒有關係。

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天生就有這樣的禪定,但他們卻不會得到解脫。

各種各樣的雜念,都叫分別念。在一般的情況下,心完全靜下來的時候,有兩種狀態:一個是阿賴耶識;另外一個是證悟空性的智慧。雖然證悟者的境界不一定是很標準的智慧,但我們也可以把它歸納為智慧。不過,它的本質還是識而不是智。登地之前的所有修法,其本質都是識而不是智,雖然證悟者此時已能感受到空性的影像,與空性比較接近,就像湖水裡的月影,顯而無自性。

真正標準的絕對智慧,只有佛陀具備,十地菩薩都沒有,凡夫就更談不上了。

不要說佛的智慧,連十地菩薩的境界到底怎樣,也沒有任何語言可以直接表達,而僅能從否定的角度來指示——既不是「有」,也不是「無」,不僅否定了有、無二邊,也將有無二邊延展出來的四邊、八邊、三十二邊一併破除。真正的空性,只有到證悟的時候才能體悟。

當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心的本性是空性,才算是有了一點空性的認知,如果達到這個標準,就已經是比較不錯的境界了,我們可以說這就是智。如果沒有這種悟性,則其他任何感受都是沒有用的。對尋求解脫的人來說,訣竅派區分智和識的方法很重要。如果永遠都用理論來解釋——智就是常,識就是無常,就不會有實質性的概念。

「智」可以分三個階段:一是從加行道到一地之間的凡夫之智(資糧道基本上沒有智);二是一地菩薩到十地菩薩之間的智;三是佛陀之智。

第一個階段,是從初步證悟空性到登地之間的智慧。無論是修中觀、禪宗、大圓滿還是大手印,未登地之前都屬於此類智慧。

第二個階段,是菩薩入定證悟空性的智慧。這種智慧是無常的,因為倘若不是無常,就永遠處於沒有任何運動的狀態當中,那樣就不能有任何發展,也無法斷除煩惱。儘管其中還有識的成分,識還沒有完全消失。但在一地菩薩的境界中,卻感覺不到無常與識的存在,因為這種無常非常細微。只有更高層境界的菩薩,才能看出下層菩薩的境界中還有識的成分。

佛經中有個比喻說得很好:從很遠的地方看大海,大海是靜止不動的,但走到大海的旁邊,才發現大海的波瀾壯闊、洶湧澎湃。這就像一地菩薩的境界,自己看起來非常穩定,但在上地菩薩看來,卻是動搖不定的。

沒有冶煉加工之前的鐵、金等礦石,可以象徵凡夫迷亂的心;經過適當加工,石頭裡的金、銅等物質被分離出來,但其中還夾雜著其他礦物質的成分,可以比喻成一地到十地菩薩的智慧;當最終全部加工完畢,陶冶出百分之百的純正金屬(當然,現實中沒有絕對純正的金屬,此處僅是比喻而已)的時候,就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恆常、永恆的。

對菩薩來說,苦集滅道四諦當中的滅和道是可以分開的:滅是如來藏,道是證悟如來藏的智慧;滅諦是常,道諦是無常。一地到十地菩薩通過長時間的修行,無常的識的成分慢慢減少,智慧部分慢慢增上,成佛的時候,道諦與滅諦完全一致,沒有分別。

從佛的智慧來看,究竟的境界中只有滅諦而沒有道諦,道諦是無常的,滅諦是恆常的,這是大乘共同的觀點。

而密法則是從母光明和子光明的角度來宣說的。母光明是指原有的智慧,即如來藏,她永遠都是存在的。在第三轉法輪的經典及密續中,也稱之為心的本性、自然智慧、自然本智、滅定等等。修行人(包括凡夫和菩薩)的證悟境界,叫做子光明。在凡夫地和菩薩位的時候,母子光明還有分別。成佛的時候,母子光明完全相融,無二無別、一味一體。

如來藏始終存在,不會有任何動搖。無論是地獄眾生還是十地菩薩,其心的本性都是光明的。積福不會增長,造業也不會減少,沒有增減、生滅的變化,永遠恆定如一。

同時,如來藏自然本智又是一切的基礎——在自然本智的基礎上產生了阿賴耶識,然後產生了意識,從而衍生出萬事萬物、六道輪迴。如來藏就像永遠存在的一條直線,無始以來的無明客塵障垢,致使眾生一直處於迷惑之中,這猶如直線上冒出的一個分叉,也如同未經加工的礦石。修行的過程,也是認識心性的過程,相當於礦石的冶煉加工過程,加工到加行道以後,開始慢慢轉換為智慧;最後成佛的時候,智慧完全融入如來藏,與心的本性融入一體,密法稱之為母子光明的雙運。

初期的證悟還不是真正的智慧,只是相似的智慧,與智比較接近,實際上還屬於識的範疇,與自然光明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是十地菩薩的子光明,也與母光明有一些細微的差別,凡夫就更不用說了),所以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修行。通過修行慢慢靠近自然本智,到了佛地,母子才能完全融入、毫無差別。

4、誤區——認「識」為「智」

由於沒有真正的成就者,或具有正規訣竅、修行經驗的大德引導,有些修行人的境界往往會處於阿賴耶識的狀態。

這種狀態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調整情緒,對身心健康有很大幫助。當工作壓力太大、不開心、有情緒的時候,如果進入這種狀態,就可以放鬆。

很多人喜歡打禪七,打禪僅五、六天,就會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因為平時我們心裡會接連不斷地閃現出各種各樣的念頭,舊的念頭消失,又產生新的念頭,包括做夢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念頭此起彼伏,所以無法感受比較深層次的感覺。打禪的時候從早到晚心裡萬念俱泯,什麼也沒想,當心慢慢平靜下來以後,雖然沒有證悟空性,沒有證悟的智慧,但會有一些感受。

有些修行人會將自己打坐中的無念感受誤認為是證悟空性,但這種所謂的「證悟」不會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煩惱,而只能讓我們在禪定中沒有任何明顯的煩惱。從禪定中出來以後,儘管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一些作用——能夠改變、調整自己的脾氣和性格,但從根本上看,是不解決問題的。這類境界都叫識而不叫智。另外,如果修法前沒有生起出離心、菩提心,修完以後也沒有迴向,則即使在修禪定,其實質也只能是識而不是智。

介紹四無量心的修法時講過,在修四無量心的過程中,如果思維很久以致心生疲倦時,可以停頓下來稍作休息,這叫做四無量心的禪定。其實,修任何法都是這樣,在修法疲倦時立即中斷觀修,什麼也不想,都屬於禪定的修法,但這些都是識而不是智,不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即便如此,這種修法還是需要,因為如果不修禪定,就永遠不會產生證悟空性的智慧。只有當我們的心完全平靜下來的時候,智慧才會出現。

5、依智不依識的意義

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證悟空性、斷除煩惱。證悟空性以後,對現實生活的貪著心會日益遞減,最終達到斷除煩惱的目標。

前面也提到過,夢中的痛苦和幸福感等等,是與現實生活的真實度不相上下的。但夢醒以後,就能知道夢裡的一切都是假的,夢裡經歷過的痛苦、快樂也會當即消失。

當年阿底峽尊者進藏的時候,曾擔心藏地沒有魔術師,講空性的時候無法找到形象貼切的比喻。他身邊的弟子說,沒關係,您可以用夢來說明。夢能給我們帶來很有說服力的啟發,我們要修空性的原因就在於此。

通過夢境就能看出,所有的痛苦都是因執著而來的。而執著的來源,是因為我們把執著的對境都當成真的了。若能接受並證達萬法空性,從骨子裡視一切萬法如夢中所見,對其毫不在乎,才是真正的「放下」。

那種因為家裡雜務太多而心煩,故而削髮出家的做法並不是放下,而只能叫做迴避。在無法用智慧去面對煩惱的時候,雖然也可以選擇迴避,但這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大多數人在證悟空性以後,還不能控制煩惱。即使打坐的時候感覺非常好,但出座以後還是會有貪嗔癡,甚至證悟境界都有可能消失無蹤而難以尋覓。就像在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之後,還會產生自私心一樣。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隨著修行境界的逐步提升,煩惱才會日益遞減,執著才能逐漸放下。

放下以後,就不再有煩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痛苦。這樣繼續串習,就叫做修行,最後就能成就佛果。

6、依智不依識的具體修行次第

修行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需要思維或念頭。比如修加行的時候要思維人生難得、死亡無常、菩提心、出離心、觀修曼茶羅等等,這些都是念頭;第二個階段不能有思維或念頭,這就是禪定的階段。當內外加行修完以後,需要一定的時間修禪定;第三個階段是修智慧或空性。修行的過程,就是從加行開始,加行修完以後修禪定,禪定修完以後再修空性。

很多人剛開始修行打坐,就試圖超越前面的階段,直接修禪定。對六祖惠能那樣根機很成熟的人來說,這種做法有用;但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樣修有兩種結果:一、最理想的,是得到一些世間禪定而無法提升,因為證悟空性的條件不具備,所以無法進入第三個階段,很多人也會為此而退失;二、如果修得不好,就更是一無所成。所以,沒有基礎的修行註定會失敗,不會得到任何與解脫有關的東西。

依智不依識,是修行後期的做法。在修行前期,則要用念頭對付念頭,要以毒攻毒——通過修出離心、菩提心等方法積累資糧,當資糧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開悟。我們不要把證悟當成很神祕的東西,儘管是否開悟其他人很難知道,但自己卻很容易衡量——當心靜下來的時候,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感覺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可以說是證悟了;如果沒有任何空性體證,就談不上證悟。

只有加行等基礎修法過關以後,才可以走到證悟的境地,才能真正做到依智不依識,在此之前是無能為力的。修加行最關鍵的,是要在品質上下功夫。在沒有達到標準之前就試圖往下修,是沒有太大作用和意義的。在以前的藏地,一生修十幾二十遍加行的大有人在。加行修得越好,對證悟越有幫助。在證悟以後,就不需要依止念頭了。當然,證悟以後還會有細微的念頭與執著,直到成佛,念頭才會徹底消失。

7、為什麼要依智不依識

如果根本不依止智慧或沒有智慧,則我們的如來藏不能起任何作用。而八識中的任何一個識,都不是這裡所說的智慧,故而無法依止。如果修行的最後還是依識,修的都是念頭,則哪怕念頭修得再好,也只能對解脫起到輔助性的作用,沒有證悟的修行,其結果必定是失敗。所以,在修行的最後階段就要依智不能依識——要遠離念頭修智慧。

為什麼不能依止念頭呢?儘管從世俗諦的角度來觀察,也有好的念頭,譬如正知正見等等,但從智慧、從佛的境界來講,所有的念頭都是錯誤的觀點。如果不放下這些錯誤的觀念,就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報,而不能得到解脫成就。

每個眾生心裡都有如來藏,只不過被外面的一層厚厚的意識與煩惱的外衣包裹住了。如何去掉這層外衣,展現出內在的如來藏呢?剛開始修行的時候,要先修出離心、菩提心。當出離心和菩提心達到標準後,就修金剛薩埵等剩下的幾個加行修法,之後還有一個修禪定的階段。雖然出離心、菩提心及禪定等都是識而不是智,但在修行初期只有這樣修,才能逐步達到佛的要求,所以修加行非常重要——依靠念頭斷除念頭,當念頭消失後,智慧就有可能顯現出來了。

8、結尾

大乘菩薩的使命,是度化天邊無際的眾生,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大乘行人要有持之以恆的膽識與勇氣的,要有長遠的計畫與目標,在制定計劃以後,就要往目標的方向努力。而不能目光短淺,做出一些短視的行為和判決,僅僅以眼前的一點利益為滿足,只要沒有利益,就立即失望甚至放棄,這種人永遠不適合修大乘佛法。

如果認為,「我今年發了菩提心,明年就應該成佛;我今天發了菩提心,明天所有的自私心都應該無影無蹤,否則我就不發菩提心」。這種人永遠做不出偉大的事情,所以,大乘修行人都要具有遠見。

其實因果也是這樣,雖然因果不爽,但有些果報卻並不一定會現世現報。比如說,在自己生病或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時,雖然請人念經或做其他善事,會有不可思議的效果,但果報也許不會很快顯現。如果行善之後幾天沒有看到效果,就認為念經沒有用或儀軌有問題等等,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修行是心靈的訓練,人的心是可以訓練的。原來是一個非常自私的人,通過修行的訓練與串習,就完全可以變成沒有自私心,一切都為眾生著想的人,而這一切要靠自己長期的努力。不努力誰也不會平白無故地變成這樣的人。

雖然密法有即生成佛的實例,我們也都希望自己能即生成佛,但我們這樣的人即生成佛的可能性很小。不過也沒有關係,只要信念堅定,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這就是佛教裡講的引發力。心本來就有很大的力量,心理學也這麼認為。勇氣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勇氣的人只會一事無成,又豈敢妄稱成佛度眾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想成為大乘修行人,就要有長遠的計畫!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四諦

二諦與四諦在佛教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如果能夠了解,對自己的修行會有一定程度的助益。當然,如果不廣學二諦或四諦等太多佛教的理論,而在學到適當的理論後專修也可以。但除了一些極利根的人以外,這樣是很容易出 ...

二諦

一、概述 (一)中觀的分別 在藏傳佛教裡,有中觀和大中觀之分。何為中觀?何為大中觀呢? 龍樹菩薩的《中觀六論》、寂天菩薩《入行論•智慧品》、以及月稱菩薩的《入中論》等論典所提出的理論, ...

了義與不了義

一、宣講的必要 佛經浩渺無垠、博大精深,佛經的表達方式與陳述內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實的地方。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引,沒有適當的方法,僅憑自己的智慧去抉擇,就無法全面通達、深入理解,甚至很多時候會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