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首頁 慧海 基礎知識 了義與不了義

了義與不了義

分享

一、宣講的必要

佛經浩渺無垠、博大精深,佛經的表達方式與陳述內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實的地方。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引,沒有適當的方法,僅憑自己的智慧去抉擇,就無法全面通達、深入理解,甚至很多時候會遇到問題。

聞思的時候,有幾種把開啟佛經寶藏之門的金鑰匙,了義和不了義、四依法等都屬於其中之一。

 二、了義和不了義的定義

「了」字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瞭解、毫無保留的意思。「義」,就是佛經的內容。

有些佛經或論典雖然講了自然本智,但只講了一部分,沒有講得很徹底。比如第二轉法輪所講的中觀見或《般若經》,雖然描述了一切法的本質,從空性的角度而言,講得非常透徹、非常清楚,沒有任何保留;但從光明、佛性、如來藏的角度來講,卻沒有講完,而有所保留。即使很多密續中所講的佛性、如來藏、自然本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這些經論或密續的內容,都是不了義的。

第三轉法輪的經典中,就把所有的內容都講完了。無論空性還是光明,都給予完整、透徹的闡述,沒有任何保留。密宗的時輪金剛、大圓滿就講得更加透徹。這些佛經或續部的內容,無論是顯宗或密宗,都叫做了義。

小乘佛教不會出現了義和不了義的說法,因為小乘佛教只承認第一轉法輪的四聖諦,他們認為這就是佛陀唯一的終極思想。除了四聖諦,不會有更高的法。

而大乘佛教卻有了義與不了義的說法,因為眾生的根基不一,佛傳法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就出現了了義和不了義的說法。

三、如何判斷了義和不了義

以三個標準,可以判斷了義和不了義:

第一、用意:佛講的同一句話,除了字面的意思和內容以外,還有其他的用意;

第二、目的(必要):佛所說的有些話,從字面上看雖然不符合事實,但他這樣說是有目的、有必要的。當然,廣義上講,所有的佛經都有目的,但不了義的法,卻有著特殊的目的。

第三、以理妨害:是有理論或邏輯的妨害。以上兩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叫做以理妨害。比如說,佛所講的一個觀點,卻存在著其他非常具說服力的邏輯可予以推翻。因為這個邏輯或理論對佛的這個觀點有妨害或損壞,可以證明這個觀點是不究竟、不符合事實的,故稱為以理妨害。

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叫做不了義法。

佛傳法的時候,為了度化某些根基的眾生。會在字面上講出另外一個意思。舉一個例子:有些佛經裡面說過,物質是真實存在、是實有的。雖然從字面上看,佛肯定了物質不空,不是虛幻,而是真實不虛的。但這不是佛的真正用意,只是佛考慮到,雖然世界不是真實不虛的,但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或者從五種感官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是很真實的。所以佛也沒有完全撒謊,他這樣講的目的,就是為了度化某些暫時不能接受空性見解的小乘根機的眾生,因為他們只能接受人無我,而無法接受法無我,所以佛就採取了次第逐步引導這些眾生的方式。

如果我們僅從佛的字面上去理解,認為這個世界是實有的,那就會以理妨害。推翻此論點的邏輯,就是《中觀》所講的邏輯或推理方法。

如果沒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方法,則佛經相互之間若發生衝突、矛盾,我們就無法判定世界到底是真還是假。所以,這一判斷標準,就像一把開啟佛經寶庫的金鑰匙,讓我們能一眼區分出浩如煙海之千經萬論的究竟密意。

四、了義佛經的定義

第一、除了字面內容以外,沒有其他用意。

第二、除了度化眾生,讓我們明白真理以外,沒有其他目的。

第三、不存在其他邏輯可以否定的可能性,所講的觀點是很清楚、很透徹、很正確的。

在理解了義的時候,還需要瞭解另一個概念,即因明裡面的「聖言量」。「聖言」是指佛經,亦即佛或聖者說的教言。「量」是指能夠衡量、抉擇一切法之真假的真實標準。除了不了義的佛經以外,其他所有的佛經都是了義經,也是聖言量。

聖言量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闡述現前的事物不違背現量。現前,亦即現實生活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五種感官能感受到的東西。佛在描述現前的時候,不能違背現量。所謂現量,即五種感官。如果佛陀在描述某個我們的感官能夠感知的東西時,卻與我們或絕大多數眾生的感官結論有所矛盾,就可以說這個佛經是有漏洞的。

第二、闡述隱蔽的事物不違背比量。隱蔽,即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通過推理可以被證實的東西。佛在宣講隱蔽事物的時候,不能違背比量。如果違背了比量,就是有漏洞的,不能成為聖言量。所謂比量,亦即推理。因明的推理方法,與西方哲學講的由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結論等等構成的邏輯,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這些推理方法沒有錯,其結論也不會有錯。但若深究,則因為我們的感官有漏洞,感官提供的資訊自然也有錯誤。我們的意識根據這些錯誤的資訊來分析判斷,就必定會出現錯誤的結論。

第三、闡述最極隱蔽的事物不自相矛盾。最極隱蔽,即最終極、最隱蔽的東西。比如,善惡因果等等。由於這些東西非常隱蔽,一般情況下,不僅我們的感官無法證明,邏輯也無法證明。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觀察佛陀所說的話裡面,有沒有自相矛盾的部分,有沒有自我否定或自己顛覆自己語言的內容。如果沒有,就可以確定佛陀所說是對的。

所有的了義佛經,都必須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凡是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都不是聖言量。

凡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現量、不符合感知、不符合理智的內容,都一概不承認是了義的。如果在佛經當中出現這樣的話,那也是不了義的法。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佛弟子,就頑固地去辯護這些不了義法的內容。

比如說,顯宗的許多佛經中講,這個世界是平面的;而有些佛經,尤其是一些密法經典中又講,這個世界是另外一個形狀的。現在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世界根本不是平面的。為什麼佛在短短的四十多年當中,傳法的內容都有前後不一致的地方?為什麼佛當時要這樣講呢?一千多年前的佛教經論中,就已經有了解釋:佛這樣說,是為了度化某種眾生的權宜之計。佛說,這類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凡是佛學裡面與解脫有關係的重要問題,都說得非常透徹明瞭,再不會有其他發展的餘地;但是,在宏觀世界觀方面,卻會有一些發展空間,因為佛陀沒有說得很絕對和明晰。為了度化某種根器的人,佛陀有時候也會說一些與眾不同的世界觀。總而言之,準確、了義的佛經,其世界觀一定要符合現實,只要不符合現實,就是不了義經。

五、了義和不了義的種類

了義和不了義的種類,我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講:

(一)從世間感官的層面,或從世俗諦的層面來講,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

比如說,佛經關於宏觀和微觀世界的了義觀點,講得非常透徹,跟現代科學的發現有著驚人的一致,這就是世俗諦當中的了義。因果報應、前世後世等理念,也是世俗諦當中的了義。雖然科學沒有辦法印證其真實性,但大量的事例,以及其他的邏輯推導也足以證實,因果輪迴是顛撲不破的。當然,想直接證明因果報應之間的關係,是很難的。佛也說過,沒有智慧的普通人,最好不要直接去觀察因果,因為自己不可能得到任何結論,這樣反而有可能對因果產生懷疑。一旦產生懷疑,自己又無法解決,就會導致修行等各方面的問題。

儘管如此,也有可以證實因果存在的方法。因明的很多結論,也是這樣得出的:既不是現量,也不是普通的比量,而是先證明釋迦牟尼佛是真實語者,他不會撒謊,然後可以得出結論,凡是佛陀所說,都是真的,都可以相信。

大概的證明過程如下:因為撒謊一般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因為貪心、嗔心、無明等煩惱的驅使,而去撒謊騙人的。佛陀已經斷除了貪嗔癡等煩惱,沒有撒謊的理由;另外,在佛陀的語言中,也從未發現過任何謊言,所以佛陀是真實語者。

漢傳佛教中關於因明的論典非常稀少,即使有幾部,也是很簡單的。而在成百上千、零零散散的因明論典中,《釋量論》的內容最完整,是所有因明的根本。法尊法師已經將此論著翻譯成漢文。其中的第二品,叫做《成量品》。雖然我們都相信釋迦牟尼佛,但佛的可信度為什麼這麼高呢?這一品將為我們娓娓道來。

佛經裡面講,世界是平面的,中間有一個很陡很高的須彌山。但現代人都知道,佛描述的須彌山是不存在的,至少我們現在看不見。雖然每個眾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世界與空間,從某些眾生的視角來看,可能有著這樣的宇宙。然而,從大多數現代人類的角度來講,須彌山是不存在的。可是,佛之所以這樣講,是有其他用意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教以外的很多外道,包括當時佔據主流地位的婆羅門教等大多數宗教描述的世界有可能是這樣。佛為了漸漸引導這些人,所以暫時沒有宣講與當時世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否則不但沒人理解,還會遭致各種非議。

比如,在兩千多年前,也出現過比較準確的世界觀——日心論。但由於當時人們的天文知識遠遠不及現代人這麼豐富,絕大多數人的宇宙觀,是地心論。他們根據自己眼睛觀察的表相推斷出,我們所在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圍繞著地球運行。如果誰敢宣傳與之矛盾的見解,就會遭到各種攻擊,並最終徹底宣告失敗。

同樣,如果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創立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觀,就得不到世人的支持。見解上的衝突,只會將很多人排除在佛門之外,如此則斷了他們的善根。本來宏觀世界的宇宙構成如何,並不是重要的問題,所以不需要太較真。但微觀世界與真正的修行有著密切的關係,與無我、空性緊密相關,所以一定要儘量接近於真實。所以,即使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佛經所講的微觀世界,也與現代科學發現完全一樣。在佛陀宣講的《時輪金剛》中,是將人的身體與外面的宇宙結合起來進行宣講的。《時輪金剛》所講的天文結構,與現代天文學的觀測結果幾乎完全一致。

由上可知,佛經所講的微觀世界,可以說是非常了義的世俗諦;佛經所講的須彌山、四大部洲等宏觀宇宙世界,是不了義的世俗諦。從世俗諦的角度去看,講述輪迴因果的佛經,都是了義的。

(二)從第二轉法輪的層面來講,也有了義和不了義之分。

凡是講空性的經典,都是了義佛經;凡是講世俗諦的經典,無論是因果、輪迴,還是其他觀點,包括出離心、菩提心,都屬於不了義經典。

(三)第三轉法輪的層面,也可以區分一種了義和不了義。

第一轉法輪當中講的無常、無我、痛苦、有情世界、器世界等等的所有觀點,甚至包括宣講單空的經典,也是不了義的。因為首先要有物質存在的實有觀念,才會有物質不存在的空性觀念,不空與空性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東西,都是最終不成立的。

宣講如來藏、佛性、光明的經典,才是真正的了義經典。

有多少個了義經呢?雖然有如來藏五經、如來藏十經、如來藏二十經的說法,但最普遍的說法,是如來藏十經。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大乘楞伽經》、《解深密經》、《大涅槃經》、《大乘密嚴經》,在這些經典中所講到的世界本性,是非常透徹的——世界的本質包括空性與光明。

其他諸如宣講布施、持戒、禪定、菩提心、慈悲心等內容的經典,都屬於世俗諦,都是不了義。

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其最終意義和第三轉法輪的經典沒有什麼差別,但從字面內容的角度來講,由於其中沒有講到光明,所以是不完整的。按照無垢光尊者與很多高僧大德、學者、成就者的話來講,《般若經》是半了義的,因為其中所講的空性非常透徹,就像《入中論》、《中論》所講的一樣,講的都是大空性。其空性的層面,是了義的;但缺少如來藏、光明的內涵,雖然第二轉法輪的經典中,偶爾也有光明的字眼,但這不是第三轉法輪當中所講的光明。詞同義不同,所以第二轉法輪是半了義的。

(四)從密法的層面,區分了義和不了義。

凡是講不清淨現象的經典、論典,包括菩薩的五道、十地、六度等等,都屬於不了義,因為世界的本質是清淨的。凡是講清淨現象的佛經,都是了義的。《維摩詰經》的第一品,就是講世界本來是清淨的,和修不修行沒有關係,雖然屬於顯宗的經典,但它的內容已經超越普通的顯宗經典。米滂仁波切、榮森班智達都講過,第三轉法輪的如來藏觀點,就是處於顯宗和密宗中間的觀點。

在修簡單的生起次第,比如五加行當中的金剛薩埵修法的時候,最後要觀想金剛薩埵從自己的頭頂融入,之後自己變成金剛薩埵。我們不能認為,這純粹屬於一種觀想、冥想、幻想,是不符合事實的;其實,這是符合事實的修法,如果不符合事實,這樣修就沒用。如果沒有清淨觀,則根本沒有辦法接受此類修法。

從密宗世俗諦的角度來講,這叫做道世俗諦。普通人造了殺、盜、淫、妄等罪業,就要向金剛薩埵懺悔,金剛薩埵本身是佛,是清淨的。但從密宗的勝義諦或正世俗諦的角度來講,金剛薩埵和普通人在本質上沒有差別,罪業、果報等現象實際上只是自己的一種幻覺而已。

無論修什麼樣的本尊,一定要有這樣的見解,否則不可能成就。這四個層面,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更接近萬法的真相。

我們學佛都是半路出家,在這之前受過各式各樣的教育,每個人心裡都有各式各樣的疑問。如果缺乏聞思,一旦佛經中出現一些不符合現實的內容,更會加深自己的疑惑,甚至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修行。而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就是解開這些疑問之鎖的金鑰匙。

六、對三轉法輪是否了義的公認性

依照佛經、藏傳佛教傳承上師,以及印度的無著菩薩、龍樹菩薩等論師的觀點,第一轉法輪,是公認的不了義。

但從第一轉法輪本身的內容來講,世界的確是無常、痛苦、無我和空性。只是這些都是虛幻的,可以用其他邏輯推翻的。

《解深密經》當中講過,第三轉法輪是了義的,第二轉法輪和第一轉法輪是不了義的。其他所有辨別了義不了義的經論講的都是一致的:第三轉法輪最究竟、最了義,第二轉法輪是半了義,第一轉法輪是不了義。

密法比第三轉法輪講得還透徹、還究竟,完全是了義的。

在我們修行的時候,首先要按照第一轉法輪的要求,修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還要對眾生修慈悲心,要發菩提心,發願度化眾生。但這些都不究竟,最終還是要修空性。

雖然加行修的是不了義法,但通過修持這些不了義法,最終可以到達了義法的境界。如果不從起點做起,就永遠不會有突破,這樣將一直停留在不了義法的階段,永遠都觸及不到了義法。

為什麼一開始不去修了義的法呢?因為佛陀考慮到眾生的承受力,所以才採取了次第引導的方式。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把加行修完,緊接著修心的本性,然後可以修大圓滿、大手印等密法,這樣修煉的結果,就能看到了義法的無限風光。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中觀的基本觀點

一、『九乘』佛法的概念 在寧瑪巴的論典中,提到了『九乘』佛法;在一般的佛教經典中,只提到大乘和小乘,我們稱其為『二乘』佛法;還有,在一些論典和續部中,講到『五乘』佛法等等;當然,還有數不勝數的不同講 ...

十二緣起支

一、精通十二緣起支的重要性 十二緣起支是佛教裡一個重要的思想。十二緣起主要講了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欲界裡的人或者其他胎生有情,經過前世→現世→後世的三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

淺談如來藏

『如來藏』的見解很重要。因為它是顯宗最巔峰的見解,即顯宗沒有比它更高的見解了。米滂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認為闡釋『如來藏』的《寶性論》是顯密結合的一種經典,也就是說,『如來藏』既可以歸納於密宗的範疇,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