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戒總義
(一)學受菩薩戒的重要性
在貪心熾盛、私念猖獗的這個世界,人人都為自己打算,甚至親戚朋友、兄弟姐妹之間,也是爾虞我詐、互相算計——錯誤的價值觀已經把所有的人情、品德、信仰等棄若敝履,而把金錢奉若神靈了。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放棄自私去奉獻,如理如法地受持菩薩戒是非常難的。
正因為如此,所以佛經中會說,在其他佛刹中多世累劫積累資糧的功德,也沒有在娑婆世界裡受持戒律的功德大。因為像極樂世界那樣的佛刹,眾生的煩惱十分微弱,面對的誘惑也少之又少,在這樣清淨的佛刹裡持戒,就不是很困難,但在娑婆世界這樣的環境中就大不相同了。雖然只受一兩條居士戒,比如不殺生、不妄語、不飲酒等等還問題不大,絕大多數人也能做到,在持戒的過程中,也不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或太大的衝突,但菩提心、菩薩戒的出發點,是放棄自私去奉獻,這就非常難了。
但人生是很短暫的,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如果只是以物質享受方面的幸福為目標,絲毫不考慮他眾與來世,那就跟畜生沒有差別。為了名利而付出一生所有的代價,其收穫卻微乎其微,這是多麼愚蠢與悲慘的結局啊!
事實就是如此,世間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在佛菩薩看來,簡直不值一提。就像從大人的角度去看幼兒的遊戲,會覺得天真幼稚、毫無意義一樣。不要說佛菩薩,就是修行層次比我們稍高一點的人,也不會把我們孜孜追求的東西看得多麼了不起。
思想層次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也大不一樣。從解脫或修行的角度來說,我們目前尚處於最低層,所以對問題的認識也是錯誤而片面的。隨著境界的逐步提升,看問題的清醒程度也會相應提高,最後只有佛菩薩才是最正確的——他們認為有意義的,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他們認為沒有意義的,就不值得去下功夫。
雖然凡夫還不能完全按照菩提心的要求去做,但誰也看得出它是非常偉大,值得花費精力而為之奮鬥的。《入行論》云:「佛於多劫深思維,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三世諸佛反覆研究以後,發現菩提心對眾生最有利。我們跟著佛的教導去修,就絕不會有任何錯誤。
發起菩提心、受持菩薩戒,是人生最重大的事情。佛經中也講過,只要有菩提心或菩薩戒,修行或解脫道路上最大的問題就已經解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菩提心、受菩薩戒。
當然,在家人不可能完全脫離世間生活,適當地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工作是需要的,但我們一定要清楚,世俗享受不是我們的生存目標。我們的追求目標,是菩提心——成佛並利益眾生。成佛實際上是一種方法,就像電腦升級以後,可以更好地工作一樣,成佛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利益眾生。假如沒有菩提心,建立在菩提心基礎上的所有事情——包括成佛在內——都無法成功。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菩提心、菩薩戒,這一生就白活了,來之不易的人身也就空耗了,那是非常可惜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在修行體會方面始終是一片空白,大乘種性成熟的標誌一直沒有生起,而我們很多人的人生的五分之三或四都已經過了,剩下來的五分之二或一也會很快飛馳而去。
在釋迦佛圓寂的時候,在場的阿羅漢因為了知輪迴的真相,所以都沒有哭。只有阿難因為沒有證悟阿羅漢果位,所以悲痛欲絕、號啕大哭。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我很早以前就給你們說過,所有我們認為最珍貴、最心愛的,都終將失去。
這句話提醒我們——圓滿的人生、修行的機會,也就佛陀說的最珍貴、最美麗的東西,都是會失去的。
儘管我們的物質生活不一定都很完美,但從修行的角度來說,能值遇大乘佛法,有修菩提心的機會,就是非常完美的生命。但這個完美的生命也會失去,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要重視菩提心。
現在很多人在怎樣掙錢、工作、發展事業方面,都有一整套的打算,但怎樣提升自己的慈悲心和智慧,卻茫然無措。
要知道,去廟裡拜佛、燒香,並不是真正的學佛,而只是供佛。如果動機純正、發心清淨,則像某些宗教那樣拿錢去幫助窮人、照顧病人、救濟災民,也只是佛教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自利利他。除了修證以外,金錢、名利、地位都不能徹底地自利利他,所以,凡是佛教徒,都要重視修行。受持菩薩戒,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佛經講過,沒有戒律,就不會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會有無我的智慧;沒有無我的智慧,就不能斷除煩惱。戒、定、慧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係,其中缺少了一個因,就不會有後面的果,所以受菩薩戒很重要。
很多居士喜歡供護法、修本尊,幾乎沒有一個人不問:我的本尊是哪個?但我認為,修本尊現在還不是很重要,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即使修本尊,本尊也不會理我們,修了也是白修,沒有什麼意思。
修護法也是一樣,在沒有出離心、菩提心的前提下修世間護法,或許可以得到一些臨時、短暫的幫助。比如事業順利、生意興隆等等,但世間護法卻無法讓我們得解脫。至於出世間的護法,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根本沒有辦法修。因為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所修所做的一切都是世間法,出世間的護法不喜歡我們修世間法,所以不會幫助我們。
只有當出離心和菩提心修好以後,想修什麼法都很容易,而且都會成為解脫之因。
但如果受了菩薩戒,卻對菩薩戒的學處一無所知,就有可能今天受戒明天犯戒,所以,了解菩薩戒的大概內容,也是很重要的!
(二)傳戒者的要求
傳戒的善知識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首先,就像傳授別解脫戒的人必須具備其所傳授的戒體一樣,傳授菩薩戒者也一定要有菩薩戒;第二,通達大乘佛法;第三,傳戒過程中,能聽懂傳授菩薩戒儀軌中相關問答的詞句內容,能如實表達儀軌的詞義。這是傳戒者的基本要求。第一次受戒時,應該在具有上述條件的善知識面前受。
但也不是只要有願菩提心,就可以在其座前受菩薩戒。不行六度,對度化眾生不是很積極、很投入的人,即使有願菩提心,也不能當作受菩薩戒的善知識。
宗喀巴大師也說過,他十分感謝釋迦牟尼佛允許後人在佛像前或者觀想佛菩薩來受菩薩戒。因為找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大乘善知識很難,雖然在知識方面,精通佛教三藏十二部的人很少,但比較聰明的人學上七年八年也可以懂得一部分,所以不是很難。從漢地三步一磕、五步一拜地到五臺山、拉薩也不是很難。但有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很難,即使有,那些善知識也不會向別人表示自己有菩提心。如果佛陀一定要我們在真正的大乘善知識面前受戒,那就算我們的菩提心發起來了,也很難得戒。所以建議你們先在佛像前觀想受戒。
(三)受戒者的要求
菩薩戒不同於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只有人可以受持,人以外的眾生,則不能得到別解脫戒的戒體;而菩薩戒在受戒者種類方面沒有什麼限制,只要對大乘佛法有信心,具有菩提心,願意受菩薩戒,任何眾生都可以受。
關於受菩薩戒,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的傳承與戒條有些不同。按照無著菩薩的要求,只有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才能受菩薩戒;而龍樹菩薩的傳承卻沒有這樣的要求。
但無論如何,二者的實質內容是一樣的。無著菩薩所說的「別解脫戒」的意思,不一定是指別解脫戒的真實戒體,而是說必須按照別解脫戒的要求去做——斷除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一條戒都不能守,而隨意殺人、偷盜,就沒有辦法受持菩薩戒。所以,在受菩薩戒之前如果有居士戒,那就很完整;即使沒有受居士戒,也不成問題,因為受菩薩戒的時候,同樣也受了不殺生、不偷盜等戒條,所以沒有太大差別。
最理想的次第,是先受居士戒;然後精進修持菩提心,在自認自己有菩提心時,再受持菩薩戒;在菩薩戒的基礎上,再受持密宗誓言——灌頂。
(四)受戒方法
依照龍樹菩薩的傳承,菩薩戒的受戒方法有三種。
第一種,是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善知識座前受持。
第二種,是在加持力不同尋常的佛像前受持。
雖然每尊佛像都有加持,但加持力卻千差萬別。比如拉薩大昭寺的釋迦牟尼佛像,就有著無與倫比的加持力。除此以外,很多古老的寺廟裡面,也藏有真身舍利。供養佛舍利和真佛的功德完全等同,在佛的真身舍利前發願,與在佛的真身座前發願也是一樣的。
第三種,在沒有善知識與佛像的情況下,根基比較好、善根比較成熟的人,可以觀想諸如皈依境之類的三寶福田而受持。
無著大師的菩薩戒比較嚴格,他說:如果實在找不到上師;或是在尋找善知識的路途當中有生命危險,或是在路途當中有可能犯其他的根本戒,就可以在家裡觀想受戒。除此以外,還是要在善知識面前受持。
在《慧燈之光》裡面,有《自受菩薩戒的方法》。在《喇榮課頌集》裡面,也刊錄了受持菩薩戒的念誦儀軌。依照後兩種方式受戒的人,可以按此儀軌念頌。
請注意,佛陀沒有開許可以選擇受持同層次菩薩戒中的戒條,比如在中等根基的四條戒裡,只受持其中的兩條,其他的不受,而只能在上等根基、中等根基、下等根基三種戒律當中選擇。如果選了其中某一層次的戒體,就必須守持該層次的所有戒條。
(五)受持菩薩戒的基礎——菩提心
很多佛教徒會說自己學的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基礎,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不叫大乘佛法。要發菩提心,就要守菩薩戒。沒有菩薩戒的戒體,菩薩的修法、智慧、基礎就不存在,所以,大乘行人不僅要發菩提心,還要受菩薩戒。
漢地有三壇大戒的儀軌——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都一起傳授。以這種方式受菩薩戒非常好,但有兩種人卻不能得到菩薩戒的戒體。第一種,是只發願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卻不想行持菩薩學處——佈施、忍辱等六度的人;第二種,是連願菩提心都沒有,也就根本沒有發菩提心的人。
請注意,菩提心跟菩薩戒是有一定差別的,願菩提心和願菩提心的戒體不一樣;行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戒體也不一樣。願、行菩提心,只是在心裡發心而已,是菩提心,但還沒有形成戒體。把它們轉變成戒體以後,就叫做菩薩戒。
願菩提心,是受持菩薩戒的最低要求。在沒有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有菩提心,僅僅了解菩提心還不夠,還要有一定的修行,在修持了慈心、悲心等菩提心方面的修法之後,才可以受三壇大戒中的菩薩戒。
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前提下,受居士五戒等別解脫戒,也不能得到真正的戒體,而只能得到一種屬於世間法的戒體。只有具備了出離心,所受之戒才能成為別解脫戒。同樣,在沒有願菩提心或沒有修菩提心的情況下受戒,雖然屬於一種善法,也有一些善根——從此斷除菩薩戒的違品當然很好,但這還不算是大乘菩提心,所以即使受戒,也只是一個形式,而不能得到戒體。因為菩薩戒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沒有菩提心的基礎,就不可能得到菩薩戒。就算到釋迦牟尼佛或觀世音菩薩座前受戒,也不會得戒。
由於缺乏佛法方面的關鍵知識,我們往往會做出自以為是正法,而實際上卻不如法的行為。比如,在沒有出離心的情況下受居士戒,自以為得到了別解脫戒,實際上卻沒有;在沒有發菩提心的前提下受菩薩戒,自以為得了菩薩戒,實際上也沒有等等。
誰都知道,做工作上的事情,也要講究次第或順序,如果違背了這一原則,就連很簡單的世間法也做不成。佛法尤其如此。既然佛菩薩給我們制定了修行次第,修行的時候,就要按照佛菩薩的要求去修。如果不依照次第,我們的修行也不能成為正法。所以,我們不必急著受菩薩戒,而應先修菩提心。
(六)生起願菩提心的因素
那麼,怎樣才能生起願菩提心呢?
佛經裡主要講了五個因素:
第一,是依止大乘善知識,這是最關鍵的。沒有大乘善知識的引導,我們不可能在根本沒有聽過大乘佛法的情況下主動發菩提心,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裡沒有菩提心方面的教育。我們的文化,都是圍繞著吃、喝、玩、樂,是以自私為中心而建立的。在大乘善知識的帶動下,我們才能發菩提心,走上真正的菩提道。否則,僅憑自己的力量,很難走上大乘之道。
第二,是菩薩種姓。本來,每個眾生——包括昆蟲之類的小生命,都有佛性如來藏,但這個佛性要變成菩薩種姓,並進一步成熟,就需要前世的因緣和善根,以及大乘善知識的引導。否則,菩薩種姓就不會成熟。
以什麼標誌去衡量菩薩種姓成熟沒有呢?
菩薩的種姓有兩種:一種是智慧的種姓,另外一種是慈悲的種姓。
《入中論》裡講過,對空性有特別的興趣,一聽到大乘佛法裡面的空性、大中觀、光明,不但能理解、不排斥,還會非常激動——汗毛豎立,眼淚直流,有這樣的標誌,就說明大乘智慧的種姓成熟了。
在聽到菩提心、利益眾生、放棄自私等大乘佛法的關鍵字句,與大菩薩們的高尚行為時,激動萬分——涕淚四流、心潮澎湃,就說明慈悲心的種姓成熟了。
此處所講的種姓成熟,不是指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故而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菩薩,但已經離菩提心或者菩薩很近了。就好比早晨太陽還沒有出來時,僅能看到東邊的曙光,但還不能看到光芒四射的太陽一樣。
我們可以自我衡量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僅僅一、兩次不算,倘若經常如此,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大乘種姓成熟了。
如果對空性和利益眾生沒什麼特別的感受——麻木不仁、充耳不聞,則大乘種姓成熟的曙光都沒有出現,離生起菩提心還有比較遙遠的距離。這就需要精進努力地積累資糧、懺悔罪障,否則就很難成熟大乘種姓。
慈悲種姓成熟的人聽了世俗菩提心方面的法,然後再去修,就很容易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智慧種姓成熟的人聽了空性法門,並遵照修持,至少不久就可以初步證悟。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種姓成熟的標誌,就要趁熱打鐵、再接再厲,爭取早日證悟,生起真正的慈悲心與菩提心。
很多人在修行或做其他事情時,經常會諮詢空行母、瑜伽師,自己該如何行事。我們不需要去問,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釋迦牟尼佛都說得清清楚楚。雖然該做的不一定都能做到,不該做的未必都能放下,但這只是自己的問題,在這些關鍵問題上,沒有必要去問誰,任何一個空行母、瑜伽師,都不可能超越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如果有了種姓成熟的標誌,不用問誰,自己肯定已經與菩提心——勝義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僅有一步之遙,只需乘勝追擊就可以成功了;如果沒有發現這些標誌,就算空行母、瑜伽師說你明天成佛也沒有用。
修行的問題,一定要用佛經——佛的智慧、佛的教導來衡量、印證與判斷。《大藏經》裡那麼多的經論,就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第三個因素,是資糧。
任何一個在大乘發心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善事,無論是在聞思修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叫做資糧。資糧包括前世所修的資糧與今生所修的資糧兩種。依靠資糧的力量,我們才有可能生起菩提心。
第四個因素,廣聞大乘佛法。
很多人聽過《入菩薩行論》和《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兩部論典都是非常關鍵的大乘論典。《入行論》從頭到尾一直強調的都是菩提心,《廣論》雖然不是自始至終都講菩提心,但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也是講菩提心的。學了這兩部論典,對大乘佛法的全貌應該會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用於指導實修,也是足夠的了。
如果想進一步學習,也可以看看大藏經裡的其他大乘經論。
第五個因素,就是修行——反反覆複地修持與菩提心有關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樣獲得的菩提心會非常穩定。
在五個條件都具備的前提下,生起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不是很難。在沒有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之前,受菩薩戒只能積累一些善根,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一定要設法儘早讓自己生起菩提心。
(七)三種菩薩戒
菩薩戒可以歸納為三種,在三種菩薩戒裡面,包含了所有大乘佛法的修持。
第一種菩薩戒,叫做禁惡行戒,也就禁止、斷除違背菩薩戒行為的戒。小乘別解脫戒就包含在這條戒當中。
大乘同樣也有別解脫戒,它與小乘別解脫戒的差別,主要在於發心。小乘行人僅僅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受戒,其最後要達到的目標,是自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大乘行人不僅要有出離心,還要有菩提心,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不盜、不殺、不妄語等等。最後達到的目標,是成佛並圓滿地利益眾生。
大乘和小乘在出家的戒律方面也有一些區別,小乘出家人在具備所有犯戒條件的情況下犯了根本戒,是不能恢復的,至少今生不能恢復。大乘佛法規定:如果有不造作的菩提心,不但在家人的戒律可以恢復,而且出家人的戒律也可以恢復。
這是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在別解脫戒方面的差別。
藏傳佛教不管是受在家還是出家的別解脫戒,本身儀軌中都有發菩提心的內容,所以這些受戒儀軌屬於大乘受戒儀軌,但倘若受戒者自己沒有發心,僅僅念儀軌還是沒有用。
另外,禁止惡行戒中還包含了菩薩不共的戒律。比如,從文殊菩薩傳到龍樹菩薩,再從龍樹菩薩傳到寂天菩薩等等的,名義上有十八條,實際上有十四條的禁止惡行戒;或者從彌勒菩薩傳到印度的無著菩薩,然後從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阿底峽尊者再傳到西藏的四條根本戒,這些都叫做禁止惡行戒。
第二種菩薩戒,叫做攝受善法戒,也就廣行善法戒——為了成佛而廣行菩薩道的戒條。
這條戒律主要是指自己的聞思修。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修任何法,做任何善事,都屬於這條戒。
第三種菩薩戒,叫饒益眾生戒。主要指的是利益眾生,而不是自己的成就。
三條戒的順序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
在剛開始學佛時,首先要放棄惡行——殺、盜、淫、妄、酒等等。如果不放棄,仍然肆無忌憚地行持與菩提心嚴重違背的殺、盜、淫、妄,就無法發菩提心!在斷除惡行以後,我們的行為會規範一些,所以第一個要放下的,就是殺、盜、淫、妄等惡行。
當我們把粗大的惡行放下以後,是不是就足夠了呢?不是。在戒除惡行的基礎上,還要廣行菩薩道,特別是聞、思、修。通過聞思修來提高自己的覺悟境界以後,才能更好地利益眾生。
以前的修行人都認為,普通修行人先不要急著講經說法,而是選擇一個比較適應的環境自己修行。在菩提心、證悟空性方面都有一定力量的時候,才可以去利益眾生。
關於講經說法,佛經上也講過:在市場或其他場合看到魚、鳥等很多眾生的時候,給他們念緣起咒與緣起咒翻譯以後的意思:「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或者在山上修行的時候,觀想周圍的每一棵植物——花、草、樹木等等跟自己一起念緣起咒,然後迴向一切眾生。在這個偈頌裡面,包含了整個佛法的戒、定、慧三學。念誦緣起咒,也可以算作法佈施,普通人的法佈施就是這樣。
在修行次第上,佛陀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自己沒有成就的人,不能使眾生成就;自己沒有解脫的人,不能使他人解脫;自己沒有斷除煩惱的人,不能使他人斷除煩惱,這是一個原則。雖然最終的目的,是利益眾生、度化眾生,但要達到這個目的,也需要一個過程。即使今天發了菩提心,明天也不一定能利益眾生,畢竟自己還沒有利益眾生的能力。如果現在去利益眾生,雖然發心很好,但因為沒有能力,所以一遇到困難就會望而生畏,而且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從而導致修行上的嚴重障礙,所以佛不讚歎過早利益眾生。所以,我們目前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故而要攝受善法。
世間人卻與此相反,從來不想想怎麼提升自己利益眾生的能力,而是整日琢磨著:我的電腦要升級;我的職位要提升;我要賣掉舊車,換一輛新的高級轎車;我房子太小、太舊、環境太差,我要買一套新房子,始終考慮的,都是身外之物的升級。
佛陀教育我們,身外之物升級不升級並非事關重大,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的身心兩方面升級。
怎麼升級呢?首先學習升級的方法,這叫做聞思。聞思好了以後,就去修行,修行就是給自己的身心升級。當有力量面對普通人不容易面對的問題時,就可以適當地利益眾生。真正利益眾生的標準,是證到初地的時候。
修學菩薩道,受持菩薩戒一般是不能公開的,因為現在的人都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當他們知道菩薩不圖回報地放下自私去利益眾生的行為時,不但不能理解,甚至還會產生反感,繼而誹謗、攻擊。菩薩道是很偉大的法門,對菩薩道產生反感或誹謗的人必定會墮地獄,所以菩薩戒、菩薩的學處一般不能公開。
我認為,在現在這樣的社會,菩薩的學處更不能公開。比如,假如一個單位有一個人發了菩提心,而其他人都不發菩提心,一旦他公開自己的發心,別人就會覺得他與大家格格不入,繼而因成見而形成衝突,所以,在外表上,我們還是要隨順世間。
在隨順世間方面,佛陀也會示現一些方便:本來佛陀早已抵達不受衣食控制的境界了,但他表面上仍然會像常人一樣吃東西、穿衣服,生病的時候還要吃藥等等,這樣世間人就會對佛產生一種親切感,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人,離我們很近,他可以做到的事,我們也應該可以做到。這樣大家就會主動隨學佛陀。
如果釋迦牟尼佛的表現像神仙一樣超凡脫俗,大家都會覺得:佛陀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的境界太讓人望塵莫及了,我們凡夫是做不到的,從而拉開了佛陀與眾生的距離。很多人在佛法上不努力,也與這些原因有關。
所以,在不恰當的場合或者有必要的時候,該保密的還是要保密,該隨順別人的還是要隨順。不過,如果感覺對方有可能接受,甚至有可能學佛,在同事、同學之間講一些佛教道理,宣說一點佛的偉大思想也未嘗不可。公開還是不公開,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饒益眾生戒為什麼要放到最後呢?雖然這是菩薩修行的唯一目標,但實際上還是要到修行有一定成就的時候,才能真正利益眾生,在此之前雖然有想法,但能力還很欠缺。
全世界六十多億人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呢?能在利己的同時利益一部分人,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要說利益所有的人甚而所有的生命。與所有的生命數量相比,人類所占的比例是極其微小的。僅僅想利益全人類,都是難乎其難的,要想利益所有的生命,更是普通凡夫無法企及的境界了。
要承擔這麼偉大的事業,一定要首先提升自己,所以佛陀就把饒益眾生戒放在了最後。
作為非專業的外行去看佛經,就很難領悟其中的次第。比如,為什麼六度中佈施在最前面,持戒在後,智慧在最後?這些順序不是隨便制定的,其中都蘊含了很深的意義。只有真正的善知識講解以後,我們才會明白。這三種戒律的順序規定,就是基於這樣的理由,我們修行的時候,就要按照次第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