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首頁 慧海 藏傳佛教 兩種佛性

兩種佛性

分享

《大乘莊嚴經論》(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本)中說:

性種及習種 所依及能依

如來藏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如來藏光明的現象部分,即佛的報身和化身,因為是有顏色的,所以此二者也叫做色身;另一部分就是如來藏光明的空性部分。

從如來藏的角度來講,所有生命都有如來藏佛性。因為如來藏是我們心的本性,它是自然的,本身就存在,不需要通過修行來增長,它永遠都不會離開我們的心,所以也叫做自然住佛性或「性種」。但世俗佛性,也即隨著聞思修而增長的隨增佛性或「習種」,卻是修行人需要觀察自己是否具備的素質。這也叫聖種、聖性,聖者的種子、種姓。當自然住佛性與隨增佛性走到一起,變成無二無別的時候,就叫做成佛。

唯識宗和一些小乘佛教認為,人有五種種姓:一,大乘佛教成佛的種姓;二,小乘佛教的聲聞種姓;三,緣覺種姓;四,不定種姓,隨時有可能變化,比如,開始是小乘佛教的阿羅漢種姓,但後來因為其他原因,變成了大乘種性等等;五,還有一些眾生是斷根、斷性,根本沒有佛性的種姓,這種人永遠都成不了佛。

大乘佛教的另一些唯識宗與中觀宗卻認為:所有眾生都可以成佛。

不過,這些爭論僅僅是理論上的辯駁,對我們的修行無關緊要,都可以過濾掉。我們需要重視的,是和修行有關係的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判斷自己是不是可以修學佛法,能否發菩提心,或有沒有隨增佛性,有沒有機會修學大乘佛法。

一、小乘聖性的標準

少欲知足

所有小乘佛教都認為,聖性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少欲知足;第二個是喜歡聞思修。具備這兩個條件的人,就是有聖種的人。這種人聞思修行,就會成就。如果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就叫做絕種、斷種的人,這種人是不會成就的。在不具備這兩個條件之前,我們的學佛,頂多只是求保佑、求平安、求健康、求長壽、求工作順利等等。大乘佛教的聖種,也需要這個很重要的基礎。

首先,所謂少欲知足,就是不要過度追求不實際的目標,不能貪得無厭。對已經得到的東西,要有知足心。沒有少欲知足感的人,不但永遠都不會幸福,更不會解脫。

凡夫都會對物質世界有著非常強烈的貪欲心與執著,小乘佛教認為,這就是斷種人的表現。但大乘佛教卻認為,這只是暫時性的斷種,不是徹底的斷種。這種人通過聞思,也可以變得少欲知足,並對聞思修感興趣。

我在《佛教徒的生活模式》(見《慧光集》42)中也講過的,佛教不是禁欲主義,只是要求佛教徒,在生活上不要墮二邊:

第一,要學會在物質上安於現狀,儘量過簡單的生活,不要因物質生活而付出太多代價,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學習、打坐、修行。這樣不僅此生幸福,下一世也能很好地把握,同時還可以帶動身邊的其他人,讓他們也過同樣的生活。但現在的每個人卻不是這樣,都活得非常累,卻最終什麼也得不到。本來的出發點,是希望得到幸福,最後卻徒勞無功,這是投入產出比最低的一項投資,有付出卻沒有回報,為什麼還要死抓著不放呢?

第二,如果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執著,但因前世福報,此生不需要付出太多代價,也能擁有優裕的條件,佛是不排斥的。佛沒有要求,佛教徒一定要過艱苦的日子。如果溫飽沒解決,聖性的條件就不一定完全具備。但我們一定要知道:凡夫的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

少欲知足不僅對個人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對整個人類來說,也是一大奉獻。據聯合國發表的《2002年世界人口狀況》預測說:到2050年,地球人口將達到九十三億多,而按照生物學家的估計,地球卻只能養活80億人口。當人口爆炸到地球不堪負荷的時候,人類又將何去何從?所以,節約資源本身,就是對所有生命的一種貢獻。

喜歡聞思修 

第二個,在前者的基礎上,還要精進聞思修行。學習佛法,不是去學教條、神秘的東西,而是學智慧。在剛剛開始的時候,要多聞思,一般在家人精進聞思三五年以後,就要將主要精力用於修行。前期以聞思為主,後期以修行為主,這是很重要的次第。

如果能具備上述條件,即使有時觀想不清楚、信心不足、根基太差等等,都不需要擔憂,因為這些都是暫時性的現象,有了聖性,就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

 

二、大乘聖性的標準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

大悲及大信 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 是名菩薩性

 (一)大乘聖性的共同標誌

大乘佛教界定大乘聖性的共同標誌,包含四個方面:

第一,大悲。在沒有修學大乘佛法之前,生來就有慈悲心。比如,有些小孩在看到殺雞、殺魚、殺牛、殺豬的時候,心裡很痛苦、很難受。這些先天的悲心不是無因無緣的,而是上一世或再上一世學過大乘佛法,或修過慈悲心的結果。如果從小根本沒有悲心,看到眾生遭受巨大痛苦的場景,一點反應都沒有,麻木不仁、野蠻兇狠,這樣的心是難以調伏的,所以不能列入大乘根基的行列。但這種人經過努力、精進地修行,還是有扭轉的可能,只是難度有點大而已。

第二,大信。當聽到大乘佛法裡的空性、光明如來藏,萬事萬物如幻如夢之本質等深奧、不共觀點時,雖然還不懂空性,更沒有證悟空性,但仍然覺得空性很了不起,對空性、如來藏、光明都能欣然接受,並且很有信心,也說明此人是大乘佛教的根基。

當年阿底峽尊者在西藏的時候,從印度來了兩位小乘修行人,他們是戒律威儀等等都非常標準的比丘。阿底峽尊者給他們講人無我的時候,他們很高興。之後給他們講《心經》,當講到眼耳鼻舌身都是空性的時候,他們驚恐萬分,連忙用手塞住耳朵,祈求尊者不要說這樣的空性,這是不可能的。阿底峽尊者感歎道:僅僅有一個清淨的戒律和行為,是不能成就的啊!

第三,大忍。在聽到大乘佛法裡的布施身體、持戒、下墮到地獄去度化眾生等不可思議的偉大行為與發心時,不但不排斥、不害怕,而且很欣賞、很羨慕這些菩薩的勇氣,這也是大乘根機的表現。

第四,大行。沒發菩提心之前,在聽到大乘佛教的六度時,即使做不到,卻很生歡喜心。平時也盡力去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等。

這四個條件,就是大乘佛法的根基。若能具備上述四個標誌,就能很快發起菩提心,並能修持大乘之法。

佛陀說過:想修大乘佛法,想成佛的人,不需要學很多法,只需要學好一個法——大悲心。大悲菩提心好比陽光,成熟的佛性就是曙光。沒有曙光,太陽也不會出來。但僅僅擁有一顆大悲心,並不是一切都解決了。除大悲心以外,我們還需要證悟空性的智慧等條件,但最關鍵的,是大悲心。沒有大悲心,就不會有菩提心,也就不可能成就。

當然,如果沒有與生俱來的悲心,也不是無可救藥了。所有的思想、觀點,都可以後天培養,出離心或大悲心也是一樣。在沒有大悲心之前,暫時不要修空性、大圓滿、大手印。等大悲心過關了,其他功德稍加修習,也會輕而易舉地具足。

(二)對大乘聖性的不同觀點

大乘佛法的聖性,分唯識和中觀兩種觀點。

1、唯識宗認為,聖性不是空性,也不是如來藏和阿賴耶識。《瑜伽師地論》中說過,佛性是無始以來就已經在阿賴耶識上具備的,天生的無漏種子。通過聞思修行的力量,就能啟動這個種子,使其慢慢成熟,從而證得佛菩薩的果位。

2、大乘中觀的聖性,分為自空和他空兩種:

(1)中觀自空的佛性或聖性,是法界。在第三轉法輪之前,法界意味著空性。

釋迦牟尼佛在二轉法輪的時候,推翻了我們凡夫的所有觀念。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就是不承認、不建立任何觀點。就像禪宗所講的,越是接近諸法的本性,我們的語言越是鞭長莫及。如果實在要用一個詞來表達,就叫做空性,但這種空性實際上只能算作單空。

單空有兩種:一種是從中觀應成派的角度給中觀自續派下的定義。因為這種空性,只是在四邊當中破了一個邊或實有,還沒有離開所有的觀念或戲論。所以叫做單空。

另外一種,是從密法或第三轉法輪的角度,給自空中觀取的名字。雖然中觀應成派破除了自續派的單空,卻不能戰勝自己的缺陷。站在第三轉法輪的角度去看,中觀應成派也是不完整的,因為其中缺少了如來藏的部分,而只有空性的一面,所以也叫做單空。

兩種單空的概念,都是從上往下的看法。被定義者自己,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會認為自己的觀點非常完整。從一切有部到最頂級的大圓滿,都是後者改進前者,將前面學派的優點與長處保留下來,再對不完整的缺陷予以彌補,這樣一直往上走,就形成了頂尖的宗派。

在一般的顯宗當中,最頂級的見解,就是中觀應成派。

(2)到了第三轉法輪和密宗的時候,又在上面加了光明如來藏的概念。中觀他空的佛性或聖性,則包含了如來藏的成分。

在成佛以後,光明就不叫如來藏,因為其中的「藏」字,與佛性中的「性」字,表示像地下的礦藏一樣隱藏在煩惱下面,或僅僅表示佛的種子和本性。

寧瑪巴和覺囊派認為:佛的法身根本不是種子或將來可以發生的可能性,而是真正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功德,任何時刻都在我們的心裡全部具備。這是最透徹的他空中觀對如來藏佛性的表述。

如果直譯藏文版《寶性論》的題目,應該叫做《上續論》,因為其內容比較接近密宗續部的見解,所以稱之為「續」。而漢文版翻譯的題目,叫《寶性論》。「寶」即三寶,「性」就是佛性。佛性是三寶、三身的總體,也是心的本性。最究竟的三寶,就是佛性。法身、報身、化身最深層的意思是:法身是光明如來藏的空性部分,報身是光明如來藏的光明部分,化身是空性和光明結合而產生的,當眾生根基成熟的時候,隨時可能誕生化身的一種能量。實際上,法身、報身、化身,都是心的本性如來藏。我們自己既是法身、報身、化身,也是佛、法、僧三寶。《六祖法寶壇經》中說的「自性俱三身」,也是這個意思。密宗有些特殊皈依,就是皈依心本性如來藏。

《寶性論》的最後幾個偈子,是彌勒菩薩將第三轉法輪中宣說如來藏功徳的內容彙集一處而寫成的,其中說道:修學第三轉法輪,尤其如來藏內容的人,即使在現實當中受頭痛之類的小小痛苦,也可以代替多生累劫墮地獄的報應。可見如來藏意義之深廣,我們一定要認真修學。

(3)旁述兩種二諦

中觀的二諦分為兩種:第一種勝義諦,是單空。即《入中論》、《中論》、《般若十萬頌》、《金剛經》、《心經》中講的空性;世俗諦是除了空性以外,形形色色的世界,如幻如夢的現象。無論清淨還是不清淨的現象,都叫做世俗諦。第二種二諦,是第三轉法輪所講的,無論是空性或現象,只要存在於佛的智慧境界當中,都叫做勝義諦。除了佛的境界以外的,全都叫世俗諦。因為單空也是由我們的心——六識或八識創造出來的,所以也是世俗諦。

要抉擇兩種不同的勝義諦,就要觀察它的兩種勝義因或推理方式:

第一種因,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觀所講的離一異因等等。佛教在觀察的時候,首先宣說自己的觀點,這就叫做立宗。然後用一大堆的理論或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符合實際和準確的,這些證據,就叫做因。

第二種因,是第三轉法輪所講的抉擇光明勝義諦的理由。米滂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第六品中講得很清楚,榮森班智達和很多密法續部中也講過這種因。釋迦牟尼佛在第二轉法輪時說,一切法是空性,包括佛的智慧也是空性。但在第三轉法輪當中,卻承認光明如來藏的實有,但此時的實有和前面的空性是一回事。即使用完全相反的詞來表達,也不會自相矛盾。

(4)阿賴耶與如來藏

阿賴耶一詞,各個宗派都在用,但不同宗派對其所賦予的涵義,卻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同一宗派在不同的地方,對其所賦予的涵義,也是大相徑庭。譬如,在密宗續部中,如來藏有時叫做阿賴耶,八識裡的阿賴耶識有時也叫做阿賴耶。所以很多人就分不清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的關係。但在藏傳佛教當中,這應該不是難題,因為二者的差別非常明顯。首先,阿賴耶識屬於八識的範圍,但如來藏已經超越了八識。論唯識自己也承認,雖然說阿賴耶是不空、實有的,但也是無常生滅的;第二,阿賴耶識是不清淨的有漏輪迴之法,屬於四聖諦中的苦諦;而如來藏卻是無漏的清淨之法,屬於滅諦;第三,如來藏不能存儲,而阿賴耶識就像電腦的儲存器一樣,可以儲存各種輪迴的有漏善、惡種子;第四,如來藏是恆常的,阿賴耶識是無常的,但我們必須知道,如來藏的本體也是空性,第三轉法輪的《入楞伽經》中也講得非常清楚:外道的自我是實有而不是空性,如來藏卻是空性。

 

三、大乘佛性覺醒的表現

佛性分為兩種:一是智慧的佛性,也即證悟空性的智慧佛性或法身佛性;二是方便的佛性或報身佛性。也即除了證悟空性的智慧以外的,諸如布施、持戒等廣大行為的佛性。

在聽到大乘佛法的慈悲心、菩提心、平等觀,以及菩薩度化眾生的感人故事等等的時候,心馳神往、欣羨非常,覺得大乘佛法與菩薩真是很偉大,甚至眼淚直流、汗毛豎立,如果有類似表現,就可以判斷自己的方便佛種成熟了。

當聽到像《入中論》、《中論》中講的空性法門時,不但不排斥,而且深感內心震動,熱淚盈眶、激動異常,十分渴望早日證悟空性。如果有這樣的反應,就可以斷定是智慧佛性成熟了。

四、大乘佛性的障礙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

應知菩薩性 略說有四失

習惑與惡友 貧窮屬他故

佛性也有四種障礙,如果有了這些障礙,我們的佛性就很難成熟、覺醒,佛性也無法起作用。所以要設法遣除這四個障礙。 

第一習惑,串習煩惱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已經讓煩惱長期串習、生長,到現在也沒法控制,只能讓它們隨心所欲地發展。雖然在沒有發菩提心,沒有證悟空性之前,不可能徹底斷除這些煩惱,但要設法去控制這些煩惱。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對煩惱的界定,是不一樣的。

小乘佛教認為,所有煩惱中,危害最嚴重的,是貪心。如果對輪迴、錢財、人或其他東西有貪欲心,就不能從輪迴中解脫。小乘佛教唯一的追求目標,就是從輪迴中獲得解脫,而不是解救眾生,所以小乘佛教的很多修行,都是針對貪欲心的。

大乘佛教雖然也要斷除貪欲,但大乘佛教認為,所有煩惱中,最大的禍害,是嗔恨心。因為大乘佛教的宗旨,是發菩提心,利益、度化眾生。菩提心的基礎,就是大悲心,大悲心與嗔恨心是矛盾、對立的。所以,修學大乘佛法,最關鍵的就是要控制嗔恨心。

作為凡夫俗子,我們經常會生起嗔恨心。比如說,同事、同學、佛友或家人稍微對自己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都會火冒三丈,立即惡口相向,甚至大打出手。作為大乘佛子,我們必須學會控制、減少自己的嗔恨心,不讓嗔恨心無限制地瘋狂發展。

凡夫另一個比較嚴重且具毀滅性的煩惱,就是傲慢。傲慢與大乘佛教思想也有著非常嚴重的衝突,因為所謂菩薩,就是願意生生世世擔當眾生傭人的勇士,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的人,怎麼可能無私奉獻呢?

而貪欲心,卻與慈悲心有一點相似的地方,雖然不能等同,至少也不會嚴重地衝突。

無明、愚昧雖然也和菩提心有一些衝突,但不是很嚴重的衝突,所以這些煩惱可以放在後面慢慢對治。大乘佛子首先要對治的煩惱,就是嗔恨心與傲慢心。

凡夫俗子一般不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卻總會樂此不疲地說別人的缺點。學習大乘佛法以後,我們要逐步改正這些毛病,調整心理上的問題。讓不好的東西逐漸減少,好的東西慢慢發展。用佛教的語言來講,這叫做修行。用現代的語言來講,這叫做心理訓練。如果不控制這些煩惱,就不能發菩提心。

現在的教育,無疑受到了西方思想深入骨髓般的影響,以致每個人都非常自私,非常傲慢,都是利己主義者。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會有菩提心的一席之地呢?西方科學技術在提高我們的物質生活水準的同時,西方的有些思想也帶有很大成分的毒素。如果這樣持續下去,菩提心永遠都只能是嘴巴上的口頭禪,而不可能落實到內心與行為當中。

其實,與森羅無際之大千世界相比,我們人類是非常渺小的。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的太空人施高特(David R.Scott)和歐文(James B.Irwin)第四度登月,並駕駛月球車在月亮上探測67小時。歐文上校在完成此次飛行後,突然向太空總署遞交了辭呈,之後進入神學院開始學習。後來他說:「當我們飛向月球時,身後的地球最初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海洋、白雲和山脈,美麗極了,就像聖誕樹上的裝飾。但幾個小時後,地球卻小為籃球,不久又縮小成為棒球、乒乓球……這時我才突然發覺自己是這樣快地離開地球,內心的感觸真是無法形容。藉著電腦幫助,我們平穩地降落了,那種感覺非常新奇,我們居然到達月球表面了,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開拓者的興奮……抬頭回顧地球,只見那美麗溫暖的地球,顯得極其脆弱,好像用手指一捏,就會捏碎似的……,人多麼渺小。」他由此深深體會到,人類是那麼的渺小,還有什麼值得狂妄自大的呢?所以他在極度失落之餘,選擇了宗教。

事實就是如此,不用與整個宇宙相比,僅就整個太陽系來說,地球都是那麼的微乎其微,何況小小的一個人,我們怎麼能有傲慢心?怎麼有資格叫囂要征服大自然呢?大自然我們能征服得了嗎?即使是在自然災害面前,人的生命都是那麼脆弱!不要妄自尊大!放低自己的位子吧!

但在放棄傲慢的同時,卻不能放棄勇氣。雖然普通人很難做出什麼驚世駭俗的大事情,但只要發心偉大——為了天下所有眾生的幸福而立誓成佛。則哪怕做一件很小的事情,都是無比光榮、無比偉大的。在整個世界上,沒有比菩提心更偉大的思想,只要心懷菩提心,我們就會自動提升到偉大的層面。

 

第二,結交惡友

所有真心學佛的同道,都應該是善友。學佛圈子裡的人經常相互鼓勵、相互督促,斷惡行善、利益眾生,就是隨增佛性的順緣。

惡友不僅僅是指那些教唆自己犯罪,或行持不法勾當的人,也包括一些看似善意的朋友。比如說,有些人對自己非常好,時常關心自己的生活,經常約自己去吃喝玩樂,還不讓自己掏一分錢。雖然他是好心好意,但這種做法卻會阻礙我們的學佛。因為各種散亂一方面浪費了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減少了聞思修,而且在遊樂的過程中,也會助長我們的貪嗔癡。儘管對方不一定是故意在影響我們學佛,但因為他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對我們好,所以反而讓我們得不償失,如果這種關心繼續下去,就會毀掉我們的前途,讓我們失去解脫的希望,並最終墮落輪迴三途。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就是我們的惡友。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凡夫的影響,是很難估量的。如果長期與這種惡友在一起,不但生起菩提心沒有希望,原來學到的好習慣也會慢慢化為烏有。本來一個人的佛性可以在今生成熟,但因為遇到了惡友,所以佛種也無法成熟、發芽,今生也沒有解脫的機會,這不是很可惜嗎?

不管惡友是誰,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即使是不能不打交道的父母親友,在信仰和修行上,也要有自己的立場。如果能感染對方學佛,那是最好;實在不行,也要設法迴避。佛教講因緣,因緣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不是由造物主或萬能神像設計電腦程式一樣,把所有的因緣與命運都事先固定好了,誰也無法更改的。

反過來,有些人雖然沒有給自己什麼世間的好處,有時說的話也不一定好聽,甚至會說一些罵人的粗語,但因為對方的批評,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督促我們改正缺點,提升菩提心、出離心等修行功德,走上解脫道。這就是我們的善友、善知識,我們要儘量與這樣的善友靠攏、結交。

依止上師也是這樣。從解脫方面講,如果對方的功德高於自己,就值得依止,因為依此可令自己長進;如果對方與自己不分高下,則不管對方再有錢、再有地位,都不必依止;當然,如果對方的功德反而不如自己,那就更不用說。

古人云:交友須勝己。平時在世間接觸人,也要注意篩選,儘量選擇能讓自己長進的朋友。

據說,有幾位根本不學佛的外國科學家,曾與藏傳佛教的上師一起,做過一項生命科學方面的測量研究。在一起工作中,上師經常與他們探討慈悲心、菩提心等話題。工作結束後,科學家回到自己的家鄉。過了很長時間,其中的一位科學家寫了一封信給上師,信中說道:與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根本無法理解菩提心、大悲心的涵義,但回來以後,關於慈悲心的話語卻一直迴響在我的耳邊,不知不覺之間,我的心裡也生起了慈悲心。

的確如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菩提心的人,其說話的感染力是強大的,其言傳身教的魅力,也是無法想像的。

因此,我們應儘量靠近善友,遠離惡友,更不能長期與惡友打交道。

第三貧窮,窮苦潦倒

對有些人來說,窮苦潦倒不可能構成障礙,比如密勒日巴,世上不會有比他還窮的人了,但貧窮不但不是他的阻礙,反而是他修行的順緣;同樣,有些人雖然很窮,也覺得無所謂,認為只要能從輪迴中得到解脫,溫飽問題不能解決也沒關係,照樣可以修行,對他們來說,窮苦也不是障礙;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假如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整日只能為生活操持,賺錢就成了頭等大事,根本談不上修行,也沒時間發菩提心了。

佛教徒不必過艱難的生活,外表上很時尚、很前衛也未嘗不可;如果沒有菩提心,外表再寒酸、再樸素,都不能解決問題。乞丐就穿得破破爛爛,有些外道甚至連衣服都不穿,但他們卻沒有成佛,也沒有菩提心。同時,佛教徒也不要追求奢侈的生活。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水準越高,付出的時間、精力就會越多,壓力也會越大,因為錢財不可能從天而降,這樣一來,修行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對修行人來說,太奢侈也是一種障礙。

但有些極少數的人因為前世的福報,今生不必付出太多,就自然而然擁有優裕豐富的物質生活。這種人就不必去過艱苦的日子。

同時,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了下一世過上中等的生活,今生適當地做一些布施,也是有必要的。 

第四屬他,無自由者

過去的奴隸、傭人,現代社會中為了金錢或其他的少許利益,自己的很多行為都不得不受到他人控制,這都是沒有修行自由的人。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雖然很多人自以為了不起,實際上個個都在為了生活而匆匆忙忙,奔波勞碌一輩子,生活的樂趣都被忙碌帶走了。所以,在物質生活上,要知足少欲,多給自己一點自由,不要因競爭攀比而讓欲望隨心所欲地無限膨脹,從而失去自由。自由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感覺輕鬆舒服;如果沒有自由,即使住別墅、開洋車,也體會不到幸福。

從物質生活的角度來說,我們這個時代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物質生活最豐富的一個時代。我們擁有飛機、無線電、電腦等先進設備與產品,但與古人相比,我們卻失去了天下最珍貴的自由。我們一定要思考這個問題,並適當地作出取捨,儘量多給自己一些自由。

上述四點是菩提心的障礙,佛種成熟的障礙。如果有這四個障礙,佛性就不會成熟。

 

五、大乘佛性的功德

《大乘莊嚴經論》中說:

功德亦四種 雖墮於惡道

遲入復速出 苦薄及悲深

第一遲入,有了出離心,還沒有發菩提心或大悲心的人,如果今生造了五無間罪,死後立即會墮入無間地獄;與之相反的是,即使沒有生起無偽菩提心,只是佛性成熟了的人,造了五無間罪之類的嚴重罪業,下一世也不會墮入地獄。其墮入地獄的果報,可能會在成千上萬年以後才成熟,這就給了當事人一個很大的懺悔、清淨罪業的空間。如果能在此期間懺悔,就能躲過此劫。

第二速出,佛性成熟了的人,即便是在幾萬年以後墮入地獄,也能立即從地獄中解脫,其速度之快,就像籃球扣到地上立即反彈一樣迅捷無比。如果是其他眾生造了五無間罪,不但死後立即會墮地獄,而且在墮入地獄以後,也是百千萬劫不得翻身。

第三苦薄,佛性成熟了的人因為墮地獄的時間很短,在這麼短短的時間當中,幾乎感覺不到太多的痛苦,所以墮地獄與不墮地獄沒有太大的差別。

第四悲深,沒有佛種的眾生墮入地獄,只會顧著自己本身所要忍受的巨大痛苦,根本想不到其他眾生的痛苦。佛性成熟了的人即便是墮入地獄受苦,也會想到度脫其他眾生。

很多人看過佛陀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前世還沒有發菩提心的時候,曾與另一位眾生一起墮入地獄。地獄的地上,全是燒紅的鐵,腳一踩在地上,立即被燒焦,並冒出焦臭的濃煙,痛苦萬分、無以言表。地獄的獄卒手持燒紅的棍棒,強迫佛陀的前世與另一位同伴共同拉一輛燒紅的鐵車。但兩人使盡了全身力氣,怎麼拉也拉不動。佛陀的前世心想:既然拉不動,乾脆由我一個人拉車,讓同伴離開這些折磨。於是便向獄卒請求道:車我一個人拉,您把他放了吧!獄卒氣憤地回答說:每個眾生都是自作自受,誰也不能代替誰。說罷,便用鐵錘猛擊佛陀前世的頭部,佛陀的前世當下死亡,並立即轉生三十三天。

一般情況下,地獄眾生的壽命很長,再痛苦都不會死。但因為佛的一個善念,消除無量業障,積累極大善根,所以能當即死去,離開地獄的痛苦。這就是佛性成熟的典型標誌。

這個時候的釋迦牟尼佛不僅不是佛,連菩薩都不是,只是佛性開始成熟而已。這是釋迦牟尼佛第一次發慈悲心,之後,佛在此基礎上一步步修行,最後終於成就佛果。

以上所述,是彌勒菩薩的《大乘莊嚴經論》裡的幾個偈頌的內容,與修菩提心有著密切的關係。這也是大乘中觀和唯識共同的觀點。

這些都是修菩提心的前期預備工作,學到這些知識的目的,是用來觀察自己:我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如果不具備,該怎麼去創造這些條件?我有沒有上述障礙?如果有,該如何遠離?我們要學會思考上述問題,並反躬自問,然後落實在思想行為中。

如果能具備上述條件,很快就能成為菩薩。一旦成為菩薩,從此以後就根本不用考慮自己的痛苦,而只需要考慮怎麼去利益更多的人,度化更多的眾生,可以真正無私、全心全意地奉獻。

米滂仁波切的藏文傳記中講到,在他老人家示現圓寂的時候,曾對周圍人提到:我暫時不會轉世,而將以鳥類等動物的形象去度化眾生。

當菩提心生起來以後,就會不考慮自己的得失,只是一心一意地幫助眾生。可見,菩提心的確是人類有始以來最偉大的思想,任何宗教、哲學以及人類有史以來的思想裡面,都沒有這樣的理念。

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大乘佛法就是一種服務行業,菩薩就是眾生永久的服務員。他的服務方式,是將佛的智慧和慈悲奉獻給人類。如果能成為菩薩,是非常榮幸的,此後的人生,就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即使沒錢、沒名、沒地位,都無所謂。什麼都可以沒有,菩提心是萬萬不能沒有的!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如何修學密宗

作為修學密宗的人,從發心到成佛的一系列過程中,為了讓自己能夠如理如法地修行,就應該按照如下次第進行修持。 學密的基礎——出離心和菩提心 以前,我們也曾三番五次地提及,出離心 ...

金剛上師與灌頂

前文一再提及,藏傳佛教裡,灌頂及依止具格的金剛上師,是非常關鍵的兩個重點。在藏地,一般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目前在漢地,很多信徒對於金剛上師與灌頂缺乏正確的認知,以致造成十分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因為缺少這 ...

如何接受灌頂

發了密宗的菩提心,並接受灌頂之後,就是進入了密法之門。 密宗菩提心與顯宗菩提心的差別在於:顯宗的菩提心,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修學顯宗法門,之後經歷三個無數大劫以後,才能夠成佛。密宗的菩提心,是為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