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海

你可以更幸福

分享

自古以來,所有的宗教與哲學探討、尋求的,幾乎都鎖定在生存的目標與真正的幸福。近幾年,幸福更成為全球的熱門話題。在任何大型圖書館或書店裡,關於幸福的書堆滿架上。我們真的找到幸福了嗎?

現代人的心靈現狀

• 物質豐富,幸福貧乏

從物質的角度來講,當前這個時代,是人類有史以來空前發達的時代,現代人享有很多古人無法想像的生活條件。從這個角度來講,現代人是很幸運的。但由於我們缺乏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錯誤,所以導致精神和物質的嚴重失衡。物質需求已經獲得滿足的那些人,出乎意料地發現——物質並沒有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幸福。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很高的水準,他們與豐富的物質生活之間,已經是零距離的接觸。然而,他們卻感覺到異常地空虛、失落,人生變得沒有任何追求。

西方很多心理學家、經濟學家與多家機構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研究,最後得出結論:人類的幸福指數一直都在下降,包括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很多曾經說自己很幸福的人,在過了幾十年以後,反而變得不幸福。

人類越來越意識到,幸福和物質之間,根本不能劃上等號,物質並不能帶來永久、絕對的幸福。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物質的極大豐富,是好的一面。但當一切都仰賴物質解決以後,如果精神沒有足夠的訓練,無形中,就會越來越脆弱,越來越沒有承受力,根本無法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競爭、壓力。就像沒有皮膚的身體,根本無法面對外界的風霜雨雪一樣。這就是物質豐富帶來的負面效應。

人們一直認為,物質文化水準越高,社會就應該越文明。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這就是發展的悖論。如果忽略精神的發展,精神的軌跡就會變得扭曲甚至南轅北轍,最後漸趨沒落、絕望的邊緣。

很多人最嚮往的事情,就是此生能獲得幸福。如果今生沒有得到幸福,那人生真的是徹頭徹尾失敗啊!

• 知識不能滋養心靈

在知識大爆炸的當今時代,現代人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科學、哲學無所不精,卻一直沒有揭開「自我」的真面目。儘管自古以來的很多宗教、哲學都在探討自我,但迄今為止,仍沒有發現一個非常令人信服的答案。

現代人在很多無關痛癢的問題上面,不惜傾注大量的時間、精力。相較而言,認識自我不僅是學術上的重要話題,更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元素,探索自我、提升心靈,理應成為現代人滋養心靈、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環。

在精神與物質如此失衡的今天,認識自我、提升心靈、追求幸福,也被越來越多人提到議程。

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如果對物質的追求不加節制,如果追求幸福的方式缺乏智慧,則物質非但無法帶給我們幸福,反而會讓我們更加痛苦。倘若我們能對自我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或許能夠比較清楚地瞭解幸福是什麼,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也就不致於被物欲牽著鼻子走,徒然羨慕有錢人的生活方式,也就不會為了這些目標奮鬥而付出太大的代價,更不會因為不滿足或達不到目標而失去幸福感。反之,如果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瞭解幸福,就會在生活、工作的取捨當中犯錯誤、走彎路,從而浪費美好的人生。

• 錯解幸福

幾百年前,西方思想家伏爾泰說:從精神中尋找幸福,是在沒有幸福的地方尋找幸福。

這句話放在伏爾泰的時代,也許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物質條件太差,很多人連基本的溫飽都無法解決。

試想,如果把一個人和一條狗同樣關在一間房子裡面,三天不給吃喝。那在三天以後放出來的第一時間,不管是人還是狗,都會是尋找飲食,解決饑渴,把肚子填飽。在那個時候,吃喝就是幸福。

狗填飽肚子以後,沒有更高的追求。但人是有智慧的,懂得思考,具有價值判斷能力的高等動物。人填飽肚子以後,就會有其他的目標,會有更高的追求,藝術、哲學、宗教等等。對幸福的定義,也會有所變化,這也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

當車子、電腦、手機等物質都升級到很高的水準,但內心卻沒有升級;當精神領域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物質領域的發展;當物質世界極其豐富,精神世界卻一片荒蕪;當物質高高在上,心靈卻拜倒在物質之下的時候,物質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痛苦。哪怕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會覺得空虛無聊。

然而,現在流行的俗話卻是:錢不是萬能,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錢,是很多現代人唯一追求的目標。尤其是八0後、九0後的許多年輕人,只對錢感興趣,凡是和金錢無關的話題,談都不想談。除了錢財物質以外,其他的事情都不在考慮之列。在他們心中,金錢高於一切。

很多人衡量成功與失敗的標準,就是金錢。只要一個人有錢,哪怕他沒有幸福感,家庭不和睦,身體不健康,心理狀態等各方面都一塌糊塗,大家還是會說他是成功人士。如果沒有錢,則無論他擁有多麼高尚的人格、淵博的智慧和無盡的悲心,人們仍然會認為他很失敗。

為什麼幾乎所有的人都變成了拜金主義者?因為我們的價值取向出了問題,我們錯解幸福,誤以為有錢就是幸福。我們對幸福的定義,對幸福的認識,以及尋找幸福的方式,都停留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的水準。從二十一世紀的立場來說,這些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曾經固有的理念,已經變成博物館的古董,亟待更新換代。

人類的追求,不能永遠都停留在衣食上面。不同的時代,應該有不同的價值觀與幸福觀。當物質問題解決以後,物質就不可能再持續性地給人們帶來幸福感,精神上的財富就顯得格外重要。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精神糧食的欠缺,必將引起幸福的嚴重缺失。

 

• 欲望街車,引向痛苦深淵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不是科學、金錢,而是人的欲望。就是欲望這個惡魔,讓我們內心不得自由,讓我們與幸福失之交臂。

西方國家極端崇尚自由,舉凡言論、新聞、出版、……,無不標榜、追求自由。但真正的自由,卻是內在的自由。只要有欲望,就不可能自由——一輩子被它牽著鼻子走,披星戴月、疲於奔命,死的時候卻帶不走任何身外之物。

「欲望是發展的動力」,話雖是這麼說,但如果欲望超標,人類會往哪裡發展,就說不準了。「欲望無限」而「資源有限」的現實,必將迫使人類無路可走。

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來講,任何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與滿足感,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哪怕一輛期待已久的名車到手,能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最多也只能持續幾天或幾個月。過不了多久,又習以為常。

再如,當iphone3剛剛問世的時候,若能擁有一個,會覺得很得意,到處顯擺手機的功能。有些人為了買iPhone3,不惜把自己的腎賣了;可是不到一年,iphon4問世,iphone3面臨淘汰,那時若不能換一個iphone4,就好像有點抬不起頭,當初的得意被自卑感取而代之。其實,iPhone3還是那個iPhone3,沒有變,但我們的心卻變了,iPhone可以一代一代地推陳出新,腎卻只有一個可以賣!

釋迦牟尼佛講過,物質享受就像是喝鹽水,只會越喝越渴。

佛教有一個比喻,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很多牛車、馬車,都是由幾匹馬或十幾匹馬共同牽引的。在馬車前進的時候,每一匹馬的速度都必須保持一致,如果其中有一匹馬腳步落後,就會被後面的車撞死。現代人就是這樣,所有人都在往前奔,只要有一個人的速度慢下來,就會被淘汰。就像由無數齒輪轉動的大型機械,只要有第一個推動力,就會一個齒輪推動另一個齒輪,永遠沒有停下來的時候。究竟什麼是第一推動力?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我們走上了一條尋求幸福卻永不幸福的不歸路?——那就是我們的欲望。

我們今天的資訊太豐富,硬廣告、軟廣告等各種管道,讓我們瞭解到有錢人的生活方式——奢侈品、私人飛機、遊艇等等。我們的物欲被刺激、被激化,如果不控制,它將變成強大的動力,讓我們殫精竭慮地想發財、想賺錢,甚至不擇手段。一旦希望破滅,便痛不欲生,極端的,還會走上自殺的絕路。

事實擺在眼前,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很多方面,我們都趕不上前人。前人吟詩作畫、品茗彈琴、修身養性,精神生活非常豐富。而今天絕大多數的人除了賺錢以外,幾乎沒有什麼提高生活品味的活法。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現代人的欲望,遠遠比我們的祖先擴大了十幾倍甚至幾百倍。祖先們所擁有的物質,還不到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百分之十,但他們卻非常滿足。我們在擁有了比他們多百分之九十的物質之後,按理說應該很滿足,但實際上我們卻愈發不滿足。

此外,機械化和電腦的大量運用,減輕人類的勞動負荷。過去很多人做的活,現在一台電腦就能解決。按理來講,我們的工作壓力應該比工業革命之前輕很多,工作節奏也應該慢很多,每個人都應該能過上閒適安逸的生活,但我們卻反而更加忙碌。

為什麼更加忙碌?因為我們絕大部分的奮鬥,是為了滿足虛榮,而不是為了滿足肉體的基本需求。單從肉體生存的角度來講,我們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物質,更不需要什麼名牌,但精神的欲求卻是無限膨脹的。用有限的物質去滿足無限的欲望,在邏輯上就行不通。

抑鬱症、精神病患的與日俱增,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精神不滿足,愛慕虛榮、相互攀比,一旦覺得不如人,便陷入憂慮、自卑、焦慮的漩渦,慢慢地,就變成抑鬱症。

人類的喜新厭舊,推動著一代代新產品的問世。少數人掌握了人心的弱點,就能隨心所欲地操控市場。我們的心一直被新產品牽引,而不得自由。我們的欲望,牽動著商場的遊戲規則,我們的生命價值、生命目標,難道就只能深陷這些遊戲之中而不得自由嗎?

不能再上當了!若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若能擁有內心的自由,則不管外面有什麼iphone45678910都無所謂,我們不會再受其奴役,也不會再追求物質的更新。

這,就是心靈的自由! 

•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很多人認為,雖然我現在比較苦,為了升職天天加班,為了人際關係天天應酬,說很多不想說的話,做很多不願做的事,但這都是為了將來。我寧願現在吃點苦,以換取將來的幸福。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都用來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

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很多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小時候在學校裡,學習壓力很大,根本感覺不到童年的幸福;走出校門,為了找一個好工作,也頂著相當大的壓力;步入職場,又為了不落人後,為了擁有房子、車子等與面子息息相關的東西,我們心甘情願地當起房奴、車奴,把人生最旺盛的精力,都投入到追求財富當中;最終熬白了頭髮,耗盡了精力,在兩鬢斑白、滿面皺紋、風燭殘年之際,即使擁有再多的錢,身體也已經無力享用。

套句現在流行的一句話:四十歲之前,用命去買錢;四十歲以後,用錢去買命。四十歲之前,要不斷地加班、熬夜,為了節約時間,經常吃垃圾食品,結果把身體搞垮,心情變得鬱悶、焦慮,人與人之間,也變得異常冷漠。四十歲以後,哪怕賺到一點錢,又有什麼用呢?可悲的人生啊!

我們想想:在這樣的生命過程中,什麼時候我們得到過幸福?辛辛苦苦操勞一生,難道就是為了——從進入養老院的那一天直到生命結束之間的那一段日子嗎?

 

幸福密碼

• 認識幸福

首先,我們要知道幸福和快樂的區別。所謂快樂,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感受外在物質所獲得的視覺、聽覺、觸覺等五根識的感受;幸福,則是內在的一種特殊感受,用佛教的語言講,叫做第六意識。譬如,有些人即使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的地方也簡陋不堪,沒有眼耳鼻舌身的任何快樂,卻可以非常開心、非常幸福。這就說明,幸福和物質沒有必然的聯繫,而只是精神的一種感受。

雖然釋迦牟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把幸福與物質的關係講得很清楚。但在還沒有填飽肚子的時候,誰也不可能聽進去。就像剛剛放出的餓狗或饑餓的人,不可能對音樂感興趣一樣,也不可能對哲學、宗教等意識領域的東西感興趣。

但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當中,如果沒有什麼突發性的事情發生,改變我們在物質方面的富裕程度,我們最迫切需要的,將不再是物質而是精神。我們會有新的想法、新的追求,這是自然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能對幸福有新的認知,能找到追求幸福的良方,幸福必會降臨到我們身邊。

隨著社會的進步,心靈提升勢必成為人類的新追求。佛教不但可以給我們提供一種非常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無限的昇華。

佛教認為,心靈提升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觀念和理念的調整;二是心靈的訓練。

• 調整觀念

1、少欲知足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提出佛教徒的生活原則:少欲知足。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也有「知足常樂」的說法。這說明,祖先們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少欲知足,不是讓我們去當苦行僧,更不需要春夏秋冬都不穿衣服,故意承受各種苦行。少欲,不是要放下所有的欲望,這個普通人做不到,而只是減少欲望;知足,就是對眼前擁有的東西感到滿足,最好能夠感恩。

當我們與財富、金錢、名譽、地位等等有一定距離的時候,這些東西就會顯得非常有魅力、有吸引力,但這些想法都是片面、幼稚的。其實,幸福的人生並不需要太多,只要能解決溫飽,有健康的身體與愉快的心情,一切都可以變得美好。

幸福不是來自於高速度、高壓力,而是來自於輕鬆與自由。如果不懂得少欲知足,可以斷言,其後果一定會是痛苦。

現代人的毛病,就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因為永遠不滿足,為了填補精神的空虛,就會拼命賺錢、瘋狂購物。就像有些人去釣魚,其實他需要的不是魚,而是釣魚過程中內心獲取的滿足一樣。很多人掙錢,並不是因為需要錢,而是喜歡看到銀行數字不斷增長的澎湃感,所以哪怕已經擁有幾套房子、幾輛車子,仍然鍥而不捨地繼續追求財富。

要知道,幸福的前提條件,是滿足感;而滿足感,又建立在新鮮感的基礎之上。但無論是金錢、物質、感情、榮譽,宇宙間的任何事物給我們帶來的新鮮感,都是有限的。物質刺激感官所帶來的新鮮感與快感,會慢慢消失,當美味吃膩、名牌穿膩,對已有物質的感覺越來越麻木的時候,欲望和胃口就會變得更大。倘若不能滿足,就會心煩意亂。很多有錢人之所以脾氣越來越粗暴,越來越狂躁,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佛教有一本很小的論典,叫做《親友書》。作者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學者和修行人,叫做龍樹菩薩。龍樹菩薩的好朋友,是當時印度的一個國王。這部論典的內容,就是龍樹菩薩以寫信的方式,把釋迦牟尼佛的意思傳達給這位國王。

這本書雖然是接近兩千年前寫的,但在今天讀來,卻仍然沒有過時,句句切中時弊,字字擊中要害。這部論典苦口婆心地告訴我們,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永遠給我們帶來新鮮感,過一段時間以後,新鮮感就變成審美疲勞。

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要過低碳、簡單的生活。所謂的簡單生活,並不是要過苦日子,而是過得簡單、環保、低碳、實實在在一點,不要太虛榮。真正的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我們不需要外在的虛榮。

目前已經有三十多個國家在宣導、推廣簡單生活。簡單低碳的生活,是時尚現代人的生活理念、準則與要求。

若能選擇少欲知足,就能騰出大量時間,去追求藝術、哲學、宗教等更好、更崇高的東西,就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更有意義的事情。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就可以做對全生命有意義的事情。若能這樣,則在生活水準降低的同時,生活品質一定會提高。

人的欲望,就像是跑步機,迫使我們不斷往前跑,始終沒有停下來的機會。稍稍腳步跟不上,就會摔跟頭。若能把欲望這台跑步機的速度調慢,我們就不致那麼辛苦。

人生苦短,我們萬萬不能在走完人生之路,躺在病床上,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是抱著對世間、對社會、對人的不滿、埋怨、仇恨離開這個世界。當身體化為塵土,心靈回歸自然的時候,外在的發展究竟有什麼用?

很多人喜歡說,我的時間是以美金來計算的。其實,我們所有人的時間,都是以生命來計算的。一年過去了,我們的生命就少了三百六十五天。浪費人生,已經不是浪費美金,而是浪費生命!

佛教的第一堂課,就是講人身難得。佛陀告訴我們,從六道輪迴的角度來講,人類已經非常幸運、非常幸福。如果能珍惜生命,就能得到至高無上的幸福與寧靜。

 

2、相信生命

絕大多數人認為,人死了以後,就一了百了,什麼都沒有。雖然民間有人死了以後會變成鬼的說法,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不會相信。

這種缺乏因果輪迴概念的人生觀,讓我們奉行著及時行樂的準則,從而喪失倫理道德的底線。為了獲得自己的利益,完全可以不擇手段。

有些人會把地溝油、毒奶粉等問題歸咎於技術的進步,但如果內心有一個起碼的道德底線,我想誰也不會利用這些技術來賺錢。就是因為欲望的增長與對因果輪迴的無知,才會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不計後果的事情。其結果,必定是身墮地獄、永無出期。

也是因為不相信輪迴,很多老年人看不到任何希望,所以選擇自殺的極端之路。美國每年的自殺人數當中,百分之五十都是老年人。

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這才是消極、悲觀的人生啊!

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首先,我們應該對生命有一個公正的態度、正確的認識。很多人相信科學,認為科學的結論都是準確的。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研究的結果可以證明,人死了以後不存在任何東西,沒有精神、沒有靈魂。西方很多科學家認為,科學無法否定人死了以後仍然有精神的存在,在人死了以後,精神有可能會繼續存在。其實,我們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人死了以後精神絕對會存在,這不是神話、不是傳說,而是幾千年來無數人的親身經歷。

死亡,只是一種週期性的生命活動,它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另一次生命的起點。有了這樣的長遠目光,即使到了七十歲,仍然充滿希望,仍然生活充實。今生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來世還有機會;今生欠了別人的人情,來世還有機會償還;今生工作沒有做好,來世還可以補救,所以不需要那麼痛苦、內疚、空虛。

藏傳佛教中流傳很廣的一部論著《薩迦格言》中說:「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今生雖不成智者,來世如自取儲存。」即使明天早上就死了,今天也要不斷地學習;雖然今生沒有用了,但來世卻可以像領取自己寄存的東西一樣,領取自己今朝所學的智慧。這種人生觀,才是真正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因為有了輪迴的觀念,所以即使為了自己的來世,也不會無休止地破壞環境、消耗能源、損減福報,不會將低碳生活、環境保護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3、心存敬畏

絕大多數的現代人,沒有任何敬畏感。沒有宗教信仰,天不怕地不怕,不再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說法,倫理道德、傳統文化等等也一併丟失。為了錢不受任何約束,即使有法律的懲罰,也抱著不會被發現的僥倖心理,以致滿世界充斥著不安心的產品。農民不敢吃自己種的菜,商家不敢吃自己銷售的食物,廠家不敢用自己生產的商品,這都是缺乏敬畏心的表現。

有因就有果,大自然、人的身體、精神等萬事萬物,都在因果當中循環。相信因果,不是相信釋迦牟尼佛;尊重因果,也並不意味著學佛。相信因果,就是相信自然規律;尊重因果,就是尊重自然規律。

《稻稈經》,是以水稻為例,講解因果自然規律的佛經。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住」。意思就是,不管釋迦牟尼佛出現也好,不出現也罷,自然規律永遠都是這樣。這充分說明,因果規律是自然規律。釋迦牟尼佛的出現與否,與自然規律沒有關係。哪怕佛教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因果規律也永遠存在。釋迦牟尼佛不是因果的創造者,而只是因果的發現者與宣講者。

佛教認為,外在大自然與內在意識的變化,都取決於因和緣。比如,一個人的生命形態,是由因來決定的。而這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的性格、脾氣、成長環境、家庭條件,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各種因素,則是以緣來決定的。決定著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只能是因和緣。任何事物的變化,都與因緣之外的其他事物沒有任何關係。

自然規律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且必須遵循的。你們可以不相信某種宗教觀點,但至少應該相信因果。人類社會是由無數的生命個體組成的,我們都是這些生命個體當中的一員。如果能對因果有敬畏感,那麼對整個人類、整個社會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只會有好處。

雖然佛教講無我,但在現實生活中,一切都是存在的。取捨因果、行善斷惡,是必須遵守的宇宙法則。殺盜淫妄的結果,一定會墮地獄、變餓鬼、變畜生。

哪怕眷戀輪迴,不想脫離輪迴,想擁有幸福的生活,也要遵守佛教最起碼的人天乘的要求,不造罪惡、儘量行善,相信輪迴、相信因果。

 

4、拒絕自私,培植愛心

儘管許多現代人天天應酬交際,日日呼朋喚友,但人心與人心之間,卻越來越冷漠。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時候,人人都說著甜言蜜語,但這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標。杯盤狼藉、曲終人散之後,很多人卻發現,自己沒有真正的朋友。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孤獨,沒有人關心,沒有人愛護,從而導致孤獨症。因為害怕沒有人幫助,害怕老的時候沒有人管,害怕生病的時候沒有人關心,這些對未來的焦慮,就導致抑鬱症。

每個人都非常自私。學校培養出來的許多新一代學生,也是人格低下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者。在我們心目中,名、利、財,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真正擁有這些的時候,卻發現我們高估它們的能力。它們不但不能給我們帶來持久的幸福,甚至無法驅散我們內心的孤獨與憂慮。

如果我們的自私自利越來越嚴重,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仍然重複著我們的錯誤,人類的未來,將是一片可怕的黑暗。

為了幸福,我們必須讓自私自利的心態有所節制,否則每一個人都沒有好日子過!

所有的生命都非常希望擁有幸福,不願意有任何痛苦。學會尊重別的生命,懂得關愛其他生命,就能讓世上多一分祥和,多一分正能量。提升心靈,就要學會關愛其他生命。培養慈悲心與愛心,提高人與人之間、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相互關愛,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大事。

《環球科學》雜誌,提出了幾點讓人幸福的建議:在生活、工作中,都要適當地把握好尺度;有空的時候,就去當志願者,做一些利他的事情……。

事實的確如此,如果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多去參與慈善,其內心獲得的成就感、幸福感、快樂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也是任何金錢都無法換取,更超越所有物質給我們帶來的幸福。很多人經常說,做慈善會有癮,就是因為其中所蘊含的成就感與幸福感。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到生活條件很艱苦的偏僻山村去扶貧、支教或做其他義工?就是因為給予能得到幸福。

不知道有多少人親自感受過這種幸福,這種幸福的確是十分可貴的。如果不相信,大家不妨試一試。當然,如果做慈善的人能有一點信仰,就更懂得其中的意義。相信因果的人都知道,今生給予出去的,來世肯定會擁有更多。

有一則小故事: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有兩夫婦非常有錢。有一天,他們告訴傭人,把所有的財產都打包,他們要把這些財產帶到下一輩子。傭人於是把所有的家當全部打包完畢,又準備很多牛車、馬車,然後問主人:「我已經準備好了,如何把這些東西運到下輩子呢?」兩夫婦對他說:「把財富送人,就能帶到下一輩子。」

現在很多人做慈善,是讓秘書或者下面的人去辦,自己並沒有親自參與,這樣的效果就不夠理想。若能自己親手去做慈善、獻愛心,錢多錢少都不重要,在親自把錢或財物交給真正需要的人手裡時,自己感覺到的幸福,會讓我們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當然,利他的基礎,是愛心。如果沒有愛心,即使把物質送給需要的人,解決這些人的困難,也不一定有快樂的感覺。

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層次不同的愛心,但普通人的愛心是非常局限的。如何把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培養成可以無條件奉獻和付出的人呢?大乘佛教裡面,就有具體培養愛心的方法。培養愛心,並不表示要學大乘佛教。能學大乘佛教當然非常好,但提升自己的心靈和學佛與否沒有關係,通過大乘佛教的方法去培養愛心,就一定能擁有真實無偽的愛心。

學不學佛,完全是自己的自由。佛教從來不會強制性地推廣自己的教義,釋迦牟尼佛非常尊重別人的信仰。佛教認為,通過政治手段,或借助某種勢力讓別人改信佛教,對很多家庭來說,有可能是一種災難或打擊,有可能會讓有些人精神不正常乃至自殺。所以,釋迦牟尼佛非常反對強加於人的傳播方式。

佛教內部也是這樣,大乘菩薩戒中有一條戒,就是不能用強制性的手段,讓小乘佛教徒改學大乘佛教。密宗十四條根本戒中的第六條規定,如果毀謗、批評、攻擊其他人的宗教信仰,就會犯戒。所以,不管你是唯物論者、唯心論者、有神論者、無神論者,都是自己的選擇。但我們大家卻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追求幸福。

即使是無神論者,為了獲得幸福,也可以採納大乘佛教的理念,學會愛所有的生命,騰出一些精力,去做公益、慈善、環保等等,這樣也能從中得到幸福與快樂。

現在有些有錢人動不動就說:不知道為什麼而活,活得沒有什麼意義等等。如果他們能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就能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會擁有生存的動力。

不過,有沒有信仰與幸福之間,還是有一定關聯的。對有信仰的人來說,哪怕在世俗當中沒有獲得幸福,但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與目標,卻會在任何時候都鼓勵、陪伴著他,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而沒有信仰的人,在面對世俗的坎坷和起伏時,往往會經不起衝擊與挑戰,最終走到崩潰的邊緣。所以,要獲得永恆無上的幸福,就要做大乘佛教徒。

大乘佛教徒最起碼的前提條件,不是出家,不是吃素,不是戒酒,更不是放棄家庭、工作,而是愛天下所有的眾生。無論對方是無神論者、伊斯蘭教徒或者基督教徒等等,都是愛心的對象。佛教從來都不會說,我只愛學佛的人,除了學佛的人以外我都不愛。不但要愛所有的人,還要愛所有的生命。

佛教對生命的定義,與生物學對生命的定義是不一樣的。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一朵花、一棵樹也是生命。但佛教卻認為,有情感、有痛苦快樂感受的動物和人,才叫做生命。花草樹木、山河大地沒有情感,所以不是生命。要當大乘佛教徒,就要愛所有的生命,要用開放的心胸,去面對世界,這是大乘佛教徒的最低標準。

壓力,不一定來自於養家糊口,很多比養家糊口更大的壓力,是來自於自己的作繭自縛。痛苦,也往往不是來自於錢財的困乏,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執著。

我認為,佛教就是一種方法論。佛教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抵禦誘惑、排解壓力、消除痛苦,解決很多金錢無法解決的問題。

5、心靈訓練

心病還需心藥醫,要解決精神問題,必須通過精神的訓練。觀念調整以後,還應該進一步把自己的意識升級。遺憾的是,我們歷來只重視肉體的訓練,卻忽視精神的訓練。哪怕拿到博士、博士後,也只是空有理論知識,而沒有接受過什麼心靈的訓練。

就像電腦、手機需要升級一樣,我們的精神也需要升級。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也是一個人,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他是已經被升級過的人,而我們卻是待升級的人。佛教認為,眾生是未來的佛。這就說明,我們也是可以被升級的,當升到最高級別的時候,完全可以達到釋迦牟尼佛的境界,這就叫成佛。所以,佛的境界並不神秘,每個人都可以達到。

沒有信仰的人,不一定要成佛,但心靈卻必須提升。當心靈高高在上的時候,內心就可以強大到所向披靡。

提升的具體方法,就是禪修。通過禪修,就可以迅速提升心靈。在傳統文化中,生活與禪的關係已經到達圓融一體的程度,這是過去無數禪師們不斷貢獻的結果。

總而言之,通過觀念的調整,心靈的提升,就能減少煩惱,增強優越感與幸福感。在自己找到幸福以後,還可以把這些方法拷貝到親人、員工、親戚、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身上,讓所有人都得到幸福。如果整個社會都能這樣,幸福指數怎能不增長?社會怎能不和諧?

關於幸福的密碼,佛教還講了很多,而且也非常實用。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更深入地去一窺堂奧。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因果學說與現代文明社會

佛教的因果學說,可以從三個部分來介紹:第一、因果的本質,亦即什麼是因果;第二、因果學說對現代社會的影響;第三、釋疑。 ❖ 因果的本質 大乘佛教的《稻稈經》與《緣起經》,很清楚地闡述了因果。 &b ...

如何面對痛苦和幸福

很多佛教徒雖然懂得不少佛教理論,甚至還學過五部大論——中觀、因明、慧度等深奧的佛法精華論著,但因為修行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無法處理好生活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無法將學到的佛教理念落 ...

禪修與現代生活

隨著現代人對心靈需求的逐步重視,禪修,已經開始納入很多人的生活中。無論繁華的都市、還是偏遠的鄉城,舉凡寺院、茶館、餐廳、會所,常常能看到「禪」的蹤影。禪,似乎成為一種時尚的代名詞。禪修與現代生活,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