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無論修什麼法,都無法離開菩提心!
我們千萬不能忘記,無論修什麼法,都不能離開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密宗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就不能成為解脫道。 要使生、圓次第成為解脫道,唯一的訣竅就是擁有菩提心,這樣生起次第等等才會發揮作用;離開了 ...

佛法的核心就是實修!
佛經裡面的知識,首先它是知識,然後要把這知識轉化為我們的感受、體驗。 這個轉化的過程就需要實修,實修就是實實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話來講叫作修行,翻譯成現代人的語言就是心理訓練。 就像我們的身體需要鍛 ...

除了聞思修行以外,還有什麼可取的人生目標?
利益眾生的機會千載難逢。 做一個有錢、有權、有名利的人不是很難。如果我們真正相信因果,就算在佛像前供一朵花,這個福報都足夠我們在多世累劫中做有錢、有權、有名利的人。但是,做一個有利益眾生機會的人,卻 ...

是先利他還是先自己聞思修?
如果某件事對眾生有一定利益,同時對自己的聞思修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則任何事情都要盡心盡力去做。 當然,普通凡夫利益眾生,肯定不會像佛陀傳法一般,當下會讓成百上千的人受益——有人 ...

沒受居士五戒中的邪淫戒,有過失嗎?
問: 在居士五戒中,如果不受邪淫戒,會不會有什麼過失? 慈誠羅珠堪布 答: 不管是出家人的戒律,還是在家人的戒律,都可以分成兩種類型。其中一種本身就是十不善,沒有受戒的人去做也有罪過。比如殺生, ...

沒有基礎修法,能不能修大圓滿?
平時我經常提醒大家,基礎的修法沒有修好前,不要著急修大圓滿,著急也沒有用。如果四加行、五加行都沒修完,我沒辦法知道你有沒有出離心,如果這時給你傳大圓滿,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不僅幫不了你,反而可能害了你。 ...

做到這四點,就是無敵「金剛薩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修持金剛薩埵,需要具備四個先決條件。如果能具備的話,即使再嚴重的罪過,都可以懺悔清淨。因為這些罪業都是有為法,是依賴因緣而存在的,是無常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以前的高僧大德也 ...

能遇到金剛薩埵修法,是一個很大的福報
續部云:多世累劫中沒有積累福資糧的眾生,不但修不成金剛薩埵,而且也聽不到、遇不到金剛薩埵的修法,因此,我們能遇到此修法,也是一個很大福德的果報。 修前行的目的,是為了使自心成為正行的法器;修正行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