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粹

看淡即自在 放下即自由
我們對名利、對現實生活特別地在乎、執著,認為世界是真實的,過度的執著。因為我們太在意身外之物和這個世界,所以稍微有一點變化時,對我們的觸動或影響會特別大。 舉個例子,比如兩個人(兄弟姐妹、夫妻或父母 ...

莫把業障當藉口 觀想方法很重要
很多人經常說觀想不清楚,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業障深重或其他原因,跟這些沒有關係,而是觀想的方法不對。 觀想是有方法的,按照這種方法就能觀想得很清楚,所有的觀想都是用這種方法,初學者也是用這種方法。把唐 ...

末法時代,遣除違緣障礙的最強音
外在的障礙,是指自然災害,以及各種各樣不開心、不愉快的事情等。內在的障礙,是指自己的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痛等。秘密的障礙,也即修行上和精神上出現的各種障礙。 在這種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祈禱蓮花生大師 ...

幸福和金錢可以兼得嗎?
我們到底需要幸福,還是需要金錢?如果說我們需要金錢,那這些金錢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這輩子,如果金錢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下輩子,我們的金錢也不能帶走,那麼金錢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如果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 ...

為什麼幸福總是那麼短暫?
欲望可以無限膨脹,而物質給我們帶來的滿足感卻是有限的。所以,用有限的物質來填補無限的欲望空間,是永遠不可能的。當我們得不到滿足感的時候,就會不開心。 大家必須要知道:所謂的幸福感,建立在滿足感之上; ...

痛苦了、幸福了,都需要佛法
很多人比較嚮往中庸的生活——既不是很痛苦,也不是很幸福,平平淡淡地過日子,同時好好修行。但即便是這種普普通通的生活,也不一定是長久的,因為生老病死等八大痛苦,誰都無法避免,更何 ...

馴服心的唯一導師:佛陀
唯有釋迦牟尼佛,才知道最徹底、最有效的調心之方法,這是其他所有的科學家、哲學家等專家,神通超人的外道,以及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成就者、神仙都沒有掌握的獨門絕技。 佛經中講過一個故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 ...

咱有錢 還用去西方極樂世界嗎?
一些人發財了,各方面都比較順利。這個時候,別人勸他念阿彌陀佛、好好修行,他會回答說:我現在各方面都一帆風順、毫無缺憾,為什麼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 就這樣滿足於現狀,而不思進取,更不願精進修行。這 ...

戰勝痛苦 vs 拒絕痛苦
如果遇到一個痛苦時,不拒絕、不抗拒,而是勇敢地面對。過了這一關,下次遇到類似痛苦的時候,就可以平靜地接受,也不會給修行、生活帶來什麼影響。這就是戰勝了這個痛苦,自己也就是這次與痛苦較量的勝利者。 這 ...

凡夫和聖者差在哪兒?
痛苦和幸福本身,只是內心的一種感受,是精神的一種表現,並不僅僅是敵人、災難等外境造成的。外界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物質都沒有痛苦,痛苦存在於我們的內心當中。如果沒有感受,痛苦也沒有立足之地,因而也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