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斷除執著 學會放下.png

斷除執著 學會放下

禪宗裡面經常講放下,怎麼樣放下呢?譬如說,暫時對生活生起一種厭煩心,厭世悲觀,然後就脫離生活,到山裡去修行,這樣是不是放下呢?這不是放下,就是一個暫時的逃避。 什麼才叫放下呢?就是從根本上知道一切都 ...

佛法主要解決哪三個問題?.png

佛法主要解決哪三個問題?

平時我們學佛要注意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以及整個生命輪迴中,最重要的三個問題。 第一就是貪欲心,比如貪財、貪名聲等貪圖世間的一切,它是使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第二個是自私 ...

見解要開放 行為要保守.png

見解要開放 行為要保守

按照蓮花生大師的教言,我們的觀點,也就是見解需要開放。大圓滿的見解、密宗的見解,或是大乘佛教中觀的見解,都是非常開放的。開放的意思就是證悟空性以後,感覺任何一個善惡都是如幻如夢的。對於證悟了這樣見解的 ...

做義工做慈善,這是佛法融入生活嗎?.png

做義工做慈善,這是佛法融入生活嗎?

如果要將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就是要有佛法。如果我們心裡根本沒有佛法,那拿什麼東西融入到生活當中呢?根本沒有辦法融入的。所以,首先要有佛法,有了佛法、正知正見、出離心和菩提心以後,將這些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 ...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三).png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三)

無毒的迴向的第三個方法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效。在我們還沒有證悟之前,選擇第三個方法是最踏實的。第三個方法是什麼呢?我們心裡這麼想,我過去、現在、未來的所有功德全部集中迴向。怎麼迴向呢?我們心裡就想,過 ...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二).png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二)

無毒的迴向的第二個方法我們可以做得到,是什麼呢?首先聞思修行、燒香、拜佛、行善,行善完畢之後,迴向的時候通過中觀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所迴向的對方、我自己和迴向的善根。通過邏輯分析,最後確定這三個實際上都是 ...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一).png

最保險的迴向方法(一)

什麼是無毒的迴向?就是沒有執著的迴向,實際上就是空性。當我們迴向的時候,迴向者是我自己,所迴向的東西是善,迴向的對方是所有眾生,這三個叫做三輪。精通或證悟了這三個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是虛擬的、虛幻的,就 ...

有毒與無毒的迴向.png

有毒與無毒的迴向

迴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毒的迴向,一種是無毒的迴向。 毒是什麼?毒就是執著。比如還沒有證悟空性的時候,我們對善根、對自己、對迴向的對方都有執著,把這些人或者這些善都當做是真實不虛的,這就叫做執著。 ...

迴向的本質是什麼?.png

迴向的本質是什麼?

迴向的本質是什麼呢?首先,迴向是一種心願,一種願望。但是,迴向和心願也可以分開講,裡面稍微有點不一樣的地方。簡單地說,迴向是自己的一種心願、願望,也可以說是一種分享、給予。 比如我們打坐一個小時,一 ...

先調伏自心,利他才能圓滿.png

先調伏自心,利他才能圓滿

我們都是一樣,雖然知道嗔恨心是不對的,但是控制不住。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長期地修行、訓練,然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能夠非常順利、成功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態。我們如果平時不訓練,面對問題的時候想控制自 ...

40_行善不迴向 四因毀善根(四)嗔恨心.png

行善不迴向 四因毀善根(四)嗔恨心

在所有的煩惱中,只要生起嗔恨心,就會毀掉我們過去的善根。除了嗔恨心以外,比如貪欲、嫉妒、傲慢……這些煩惱不一定會直接摧毀善根。 學過《入行論》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安忍品》 ...

39_行善不迴向 四因毀善根(三)炫耀.png

行善不迴向 四因毀善根(三)炫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炫耀攀比,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我們對所做的功德卻不可以這麼炫耀。 什麼叫做炫耀功德?比如說十個人當中只有我一個人修完了五加行,其他人都還沒有修完,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