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一季 「過頭了」還是好事嗎?

「過頭了」還是好事嗎?

分享

S1C3_給生命一個機會.png

《慧燈·問道》「放生篇」第4期

 

主持人:

各位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節目。這期節目裡,我們依然請到了慈誠羅珠堪布,就放生的話題繼續給大家開示和解答。

1. 

觀眾:

師父您好!我們一直在提倡讓殺生者轉行,但這樣是不是相當於害了他們的生計呢?因為屠宰養殖這個產業也是國家經濟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說我們大家都提倡戒殺、放生了,那是不是也會有一些負面的影響呢?

堪布:

我們可以這樣考慮:殺生跟放生,從比例比較的話,差距是非常大的。我們提倡戒殺放生,對殺生的產業來說,其實影響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說根本影響不了它。這只不過是為了我們自己修練慈悲心,或是挽救一小部分生命而已。即使真的有影響,比如說我們放生跟殺生的比例差不多,或者有一天我們放生的量超過了殺生的量,就會給殺生者的收入帶來一定的影響。那這時候我們應不該倡導戒殺放生呢?我想我們第一個要考慮的是:是不是什麼錢都可以賺,賺錢需不需要選擇手段?如果說只要賺到錢,手段無所謂的話,那就是另一回事。但我想,就人類的生存問題來說,人類首先要盡量地、盡可能地不給其他的物種帶來太大的生存威脅,這確實是不合理的。

如果說因為某一個殺生的產業是重要的經濟支柱,所以就不能阻止殺生,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也是有的。例如一百多年前,在西方有長達四百年的黑奴交易。黑奴交易在當時是許多西方資本家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許多人的賺錢手段。那時候,如果我們阻止黑奴交易,同樣也會影響到有些人的利益。因為黑奴交易是他們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沒有了這個經濟來源,他們的經濟一定會受到影響。那這個時候我們是選擇廢除黑奴交易,還是繼續賺錢?這時候沒有一舉兩得,只能選一個。後來雖然很多人受了損失,但黑奴交易還是結束了。回到現在,我想,其實我們在動物身上做的很多事情,如果放在人類的身上,就變成歷史罪過了。

但是,因為它們不是人類,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去關心。如果我們認為這種心態是理所當然的話,那麼最後,這些就會在人類本身中產生。像納粹主義的思想,西方的黑奴交易,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所以我覺得,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的物種,凡是生命,凡是有情眾生,我們至少要尊重它們的生存權。我們把其他生命──人也好,動物也好,把他們的生命轉變成金錢,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們的痛苦上面,我覺得這種做法都是不合理的。也許這樣會影響經濟收入,但我想,透過這種方法去賺錢本身就不太合理。現今社會,我們求生的方法非常多,我們應該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對其他物種、其他生命沒有太大威脅的生存方法。把殺生這個行業當作唯一的活法,在人類歷史上,應該是兩百萬年、三百萬年之前的事。今天的話,我覺得沒有必要這樣,人類應該盡量迴避殺生才比較文明。

主持人:

殺生產業如果放在人類身上,就非常好理解:我們應該廢除黑奴交易,不應該放任少數人堅持他們的金錢利益。但是如果放在牲畜上來看,可能就沒那麼好理解。一般佛家弟子提倡從屠刀下面把這個生靈挽救出來,那您會不會勸這個拿屠刀的人放下屠刀呢?

堪布:

勸拿屠刀的人放下屠刀,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我們放生的過程當中,也發現了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有些魚販,他慢慢地就改行了,他去開出租車,或者是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這並非我們相勸的結果,我們每天去放生的時候,他也會思考:這些人、這麼多人,為什麼這麼長時間要這樣放生呢?這個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呢?我現在做的這份工作跟他們做的事情是對立的,那我這份工作該不該繼續做?他可能以前從來沒有去思考過這些問題,後來他可能進行了思維,並得到了一個結論:我這樣下去可能不太好,我的生存至少還是不要給這些生命帶來極大的威脅。凡事有因果,沒有因果就是另一回事,但是不管怎樣,它們也是有情感的、有痛苦快樂感受的活生生的生命,我把成千上萬的生命變成金錢,然後維持我的生活,這樣是不對的。他想通了以後就主動改行,做一些其他事情,這樣的情況也是有的。

主持人:

也就是透過我們的一些放生行為,影響一些透過殺生來獲取利益的人,讓他們變得更善良。

2. 

觀眾:

堪布,您好!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有捕撈放生物命的現象。有一部分人認為,因為有放生才會有捕撈,所以不應放生,捕撈的過失也應歸於放生者,甚至引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說法。對此您怎麼看?

堪布:

剛才你說的現象確實存在,很多地方捕捉放生物命的現象非常嚴重。為什麼有放生的地方就有捕撈呢?就是因為放生的人沒有考慮到怎麼樣避免被捕撈,他們把放生物命買了以後,很簡單地放下去了。但其實這是有辦法避免的,比如說放到比較安全的地方,然後分散放。放完了以後,在短期之內有人看、有人守,這樣的話,它們也找到了自己的地方,就不容易被捕撈了。捕撈往往是因為沒有考慮好,就把生物集中地放在一個地方了。所以我們放生的時候,可以從一個捕撈者的角度思考,扮演一個這樣的角色。我們曾經買了捉這些放生泥鰍的地籠,然後撈了24小時,就只撈了還不到一斤,這樣下回就沒人去捕撈了,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我們的放生方法很簡單,原因就是為了放生而放生,就是不想走很遠的路。有很多人覺得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還有很多人覺得,反正放了以後我就有功德了,至於撈和不撈,這是其他人的事情。我想,極個別的放生人可能也有這樣的心態,所以就導致了捕撈放生物命的現象。因為這個很賺錢呀,集中在一個地方,不需要費什麼時間,很快就捕撈了大量的魚類或者其他動物,然後又把它們賣到市場,一天當中很快就可以賺一兩萬。有這樣的事情,就一定有人撈了。所以要放生的話,必須考慮好這個。

剛才你的問題的焦點是,比如說我放了,但被其他人撈了,那麼其他人撈的這個罪過,最終是不是要算到我頭上?這肯定不是,這是兩回事,兩個人完全不相干。但是我們也不能說因為他撈,我放,我有我的功德,他有他的罪過,他的罪過跟我沒關係。抱著這種心態去隨便放,那肯定也是不對的。我們放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有功德,而是為了這些動物,給它們生命,讓它們安全地生存。有沒有功德和罪過,這是另外一回事。

放生的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思考:我要到什麼地方去買?到什麼地方去放?放了以後有沒有捕撈的人?如果沒有捕撈的人,有沒有其他的天敵?有沒有其他的原因會導致它們死亡(快速地死亡,短期之內死亡)等。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不如法的放生或不科學的放生,才導致了捕撈的現象。如果等了24小時才捕捉一兩斤魚,那誰會為了一兩斤魚,投入那麼長的時間?這個誰都不願意的。所以這些事情不是沒有辦法解決,而是我們沒有想如何解決,最終還是佛教徒本身的問題。所以我們以後放生,放生的人必須先考慮這些問題。

主持人:

圍繞著科學放生來講,就是我們要把物命放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  

堪布:

對,相對安全。

主持人:

不是「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是「如果科學放生就沒有殺害」。  

3. 

觀眾:

堪布,您好!現在很多市場因為放生,已經滋生出了放生一條龍產業鏈,有專門提供放生物命的店鋪,又有專門提供運輸的系統。更有很多地方,實際上現在很多人都不吃泥鰍了,但因為泥鰍便宜,大家都去買泥鰍放生,因此滋生了泥鰍的養殖業,捕撈、買賣成為一條利益鏈。我們放生後,它們可能難以避免地又被捕殺了,那麼是不是可以用剛才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對於這個問題,堪布您怎麼看?

堪布: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先放生的時候我們必須考慮,我這個放生會不會導致其他人去養殖?或者如果是野生動物的話,會不會導致捕獵?還有就是其他方面的,你剛才講的這一系列問題,又是另一個必須考慮的事情。比如說有些旅遊勝地,尤其是一些佛教的聖地,都有這樣的現象:在路邊有鳥,還有魚,他們叫遊客去買,去放生。遊客放了以後,他們會把這隻鳥和魚捕獲回來、抓回來,然後又賣給大家。這種情況我覺得不買是最好的,如果我們所有人都不買來放生的話,那他就不會再去做這件事。這種放生,對這些動物不但沒有幫助,而且還會因為我們去放,導致它們有很多的委屈、折騰。因為這些動物反覆被放又被捉,這確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雖然你沒有什麼罪過(哪怕是放了以後會產生一些其他方面的負面問題,但因為你沒有惡意、不是故意的,所以你沒有罪過),但是有沒有罪過這不是最重要的,我們主要應該考慮的是放生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利他。利他、慈悲、愛心,如果沒有達到這些目標的話,有沒有功德,有沒有罪過,這都是次要的。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能不能利益它們?有沒有幫助到它們?這才是頭等大事。所以像你剛才說的這種情況,我覺得最好不要買、不要放。

另外,比如說在某一個地方,泥鰍也好、魚也好,假設我不買,這裡本來就沒有養殖這些,沒有去捉這些動物的,但是正因為有我們放生,然後導致了一條龍的產業鏈,那這種放生我覺得最好不要有了。這個放生是沒有意義的,不如把這個錢拿來做別的事情。還有一個情況,比如說我們買泥鰍,是不是就導致了泥鰍養殖業的產生呢?其實實現在還不是這樣。泥鰍的養殖地,像東北、江蘇,這些地方是大量地、大批地養殖泥鰍,他們的泥鰍都是出口到韓國的。一個比較大型的養殖戶,一個星期之內都要提供六、七十萬斤的泥鰍。對他們來說,我們放生的人買得再多,也只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客戶,你買和不買,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會有什麼影響,這些我們要分清楚、看清楚。如果真的是放生導致了這類物命養殖業的產生,那麼這種放生就是不對的。

主持人:

所以說堪布給大家寬了寬心啊,不是因為我們放生才導致了這些鏈條的產生。其實我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我知道這些因為放生而產生的產業鏈,也看到這些人在買賣,這些動物都被集中在一個籠子裡而承受痛苦。但難道因為我們知道它們被放生了之後會被抓回來,就要選擇視而不見嗎?就不應該去管這些動物嗎?

堪布:

你是說在放生的過程當中?

主持人:

我們看到了這些動物在承受痛苦,但我們也知道,放了它們又會被抓回來。

堪布:

如果你確定它們要被抓回來的話,非常確定的話,那我覺得這個放生的意義確實不是很大。比如說你放下去了以後,幾個小時內它有可能得到自由,但是幾個小時以後又被抓回來了。另外,這樣也給了這些去抓它們的人條件,這就不是很好。但是從佛教的角度來講,放生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我們放生的時候,不只是把它們放了,還給它們念經,念佛教裡面講的對它們最有幫助的這些佛經、佛號;也餵它們吃一些甘露丸,佛教認為吃了這個,對它們以後很有幫助。從這個角度來講,你念了佛經、念了佛號,然後給它們吃了甘露丸,這樣放下去以後,即使它們最終被撈回來吃了或死了,還是與它們從來沒有被放生過是不同的。

主持人:

也就是說,不一定要把它放到另外一個地方,才叫放生。我們可以在沒有辦法買生的時候用其他方法。

堪布:

對,比如說你到了水產市場,那麼多的魚,你不可能全部買完,這個時候你心裡很難受。那幫助它們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它們念佛教裡面的一些咒語和佛號,比如說像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等一些佛菩薩的名號;如果有時間的話,在它們聽得到的地方,給它們唸一些簡單的佛經,像是像《心經》之類簡短的佛經。這樣即使沒有救到它們的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對它們也是有幫助的,我們還是利益到了它們。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這樣,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4. 

觀眾:

您好堪布,我有個問題。目前一些媒體和評論對於放生行為持批評態度,對於少數的放生問題進行廣泛的報導,讓大多數人認為,所有的放生都是破壞環境,是放死的行為。對於媒體的這些報導和大家的負面情緒,您怎麼看?

堪布:

從媒體的角度來講,任何一個事情,用一個公平客觀的態度去報導,這應該是媒體的工作和責任。關於媒體怎麼樣報導,我們也沒有辦法要求什麼。但是我們佛教徒本身有責任把事情做好,放生的團體也好,一個組織的行為也好,或者是個人的行為也好,不管以前的放生是什麼樣,以後的放生我們一定要如理如法,也就是我剛才講的,符合科學、符合佛教的思想,要這樣去放,不能為了放生而放生。

媒體的這些報導,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據我了解,七、八年前有一個城市,這個城市中間有一條河,有一次來了一些外地的佛教徒,說他們就只有兩三天的時間,在這兩三天當中他們一定要放完多少錢的生命。然後他們在水產市場買了大量的魚類和其他的生命,就在這個城市中間的河裡面放,放了以後,立即就有人去捕撈,整整捕撈了五天,這是我親眼看到的。後來這個事情有媒體報導了,媒體也沒有誇張,報導的是事實。所以,我們佛教徒必須自己把放生做好。如果自己做得好,媒體可能不會、也沒必要惡意炒作了。放生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他沒有必要惡意地去炒作,我想他們也不會這樣。我們佛教徒,尤其是放生的人,現在要做的是去學習,放生方法必須要符合科學,要請教這方面的專家,學到了以後再放。

另外一個,放生的目的又是什麼?放生就是為了減少這些物命對死亡的恐懼。如果我們不負責任地把它們放了,放完了以後又被其他人撈了,它們死亡的恐懼還是沒有消除,這樣實際上就失去了放生的意義。所以,我們所有的佛教徒,尤其是長期放生的人,對這方面必須高度重視。這樣的話,媒體也就不會惡意地去炒作了。如果看了媒體的一些報導後,就覺得所有的放生都是破壞環境,這可能只是個別人的想法。持這種觀點的人,可能是沒有經過思考,很簡單地去想放生都是破壞環境,這樣的人應該是少數。我想不會全部人覺得,所有的放生都是破壞環境。主要是我們佛教徒本身在放生的過程中,要做得如理如法、符合科學,這樣就會避免負面報導的發生。

5. 

觀眾:

堪布,您好!近期我也看到一些報導,有人放生幾百隻有「生態殺手」之稱的巴西龜,結果引起爭議被阻止。然後我國2017年1月1號就要實行新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裡面有一條特別的規定說,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到野外環境,必須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乾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要避免破壞當地的生態系統。如果因為隨意放生野生動物,對他人的人身財產造成損害,或是危害了這個生態系統的話,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所以請問堪布,對馬上要實施的法律,您怎麼看?是不是代表以後放生會越來越難?謝謝堪布。

堪布:

在國外很多地方本來就是這樣,我想放生不會越來越難,它會越來越規範。有一個這樣的法律,在這個法律允許的框架之內放生,那麼放生也應該是受到這個法律保護的,這也是一個好處。放生導致的問題對當地的居民也好,對其他的物種也好,對生態也好,給他們帶來一些損失,這個在佛教裡面本來就是不允許的。如果我們如法放生,按照佛教的要求去放生,那與法律是不衝突的。所以我想,正規的、如理如法的,或是我今天講的科學放生,是不會有什麼影響的。當然,像以前那樣隨便放,不考慮對生態的破壞,不考慮對環境的污染,又不考慮會不會對當地人的生活帶來影響,這種放生本來就是不對的。這個法律的具體內容我不是很清楚,還沒看到,但是我覺得本來就是這樣,我覺得放生不會越來越難,應該是越來越規範。

我們現在的這種放生方法,即使沒有任何法律懲罰,本來也是不對的。如果這樣放下去的話,最後聽到「放生」這兩個字,很多人就不高興了。任何一個事情和任何一個制度,它的毀滅和結束,實際上就存在於它自己的運行過程當中。我們現在這樣放生不規範,到時候即使沒有法律,大家也會不高興,就會沒地方放,最後會變成這個樣子。所以有一個這樣的法律,放生就會逐漸走上一個比較合法、規範的軌道,我覺得這樣很好。

主持人:

好,感謝堪布的精彩解答。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馬上就要告一段落了,更多的互動和問題,我們將在下期節目為大家解答。感謝各位觀眾的踴躍提問,也感謝堪布的精彩解答。

 

編按:本文根據《慧燈·問道》節目編纂整理而成,收錄慈誠羅珠堪布、主持人和觀眾等人的談話內容。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這樣與世界相處

 《慧燈 · 問道》「生活篇」第1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慧燈 · 問道》節目。這些年我們不時會聽到這樣的 ...

S1C3_給生命一個機會.png

功德雖好 發心為重

《慧燈·問道》「放生篇」第5期   主持人: 觀眾朋友們好,歡迎再次來到《慧燈·問道》節目當中。上期節目中,慈誠羅珠堪佈為大家解答了關於放生的一系列問題,由 ...

S1C3_給生命一個機會.png

智慧地解救生命

《慧燈·問道》「放生篇」第6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在上一期節目裡,慈誠羅珠堪佈為我們解答和開示了關於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