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一季 尋求內心的平靜

尋求內心的平靜

分享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1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節目。有這樣一則公案:岡波巴大師在經過幾年的閉關修行後,要離開他的上師米拉日巴尊者。臨行前岡波巴大師向米拉日巴尊者請教了最後一個法教,米拉日巴尊者說:「我有一個非常殊勝的秘密法教,因為它太珍貴了,所以始終不能隨便給人。」話音剛落,米拉日巴尊者突然轉身彎腰,撩起了他的破衣爛衫,露出了像馬蹄一樣堅硬且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因為長久在堅硬的岩石上打坐而形成的。米拉日巴尊者說:「我的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法教,認真去做吧!」像米拉日巴尊者這樣的大師,也如此強調實修的重要,那麼作為我們就更應該仔細研究一下,實修到底是什麼?它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慈誠羅珠堪布做客《慧燈·問道》節目,下面就掌聲有請慈誠羅珠堪布!

感謝慈誠羅珠堪布作客《慧燈·問道》節目,剛才我們提到米拉日巴尊者非常強調實修,所以想請您給大家講一講什麼是實修,實修的意義是什麼。

堪布:

佛教主要的核心內容是慈悲和智慧。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從書本上學習,但是透過書本學到的知識,在還沒有被消化之前,永遠都是屬於寫書的作者,而不屬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在佛經當中可以學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種各樣的佛教觀點,但這些都不屬於我們,我們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裡面有一個比喻,有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家裡有一個傭人。傭人知道這個家庭有多少頭牛,有多少畝地,有多少家產,他都清清楚楚。但這裡面沒有一個屬於他,都是屬於這個家庭的。

我們還沒有實修的時候,雖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麼、學佛是什麼、佛教是什麼,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沒有這些東西。我們雖然學了很多知識,可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生活和工作中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卻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因為書本的知識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很多人也說,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們自己也是,我們清楚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但捫心自問,知道該做的我們去做了嗎?沒有。知道不該做的,我是不是不會去做?也不一定。這是什麼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消化從佛經所學到的知識。

佛經裡面的知識,首先它是知識,然後要把這知識轉化為我們的感受、經驗。這個轉化的過程就需要實修,實修就是實實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話來講叫作修行,翻譯成現代人的語言就是心理訓練。就像我們的肉體需要鍛煉,如果不鍛煉就容易生病。同樣的,我們的心理也需要訓練,這個訓練的過程就叫作修行。透過修行,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智慧和慈悲變成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此時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東西。

在此之前雖然學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書本的。透過佛教的修行方法,逐一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這是許多人的目標。但是如果中間缺失了實修,就沒有辦法落實了,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落實。所以佛教的核心是聞思修這三個,而核心裡的重點就是實修。

現在學佛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把燒香拜佛當作學佛,有一部分人常到處去見上師、活佛、高僧大德,但是有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沒有。還有少數佛教徒比較喜歡讀佛經,學佛教知識,但是有個缺憾,他們如果沒有實實在在地去修,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只能用世俗的手段和方法去處理,並不會用佛教的方法。他們僅僅知道佛教的知識而已,實際上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就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佛教的方法。

總而言之,無論是學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或是漢傳佛教,我們佛教徒都應該知道,學佛的核心就是聞思修。「聞」就是聽聞佛法,像佛法這麼深奧的內容,如果沒有人給我們講解,僅靠自己拿一本書看,充其量只能理解表面的一些內容,其深奧的內容根本無法體會,所以需要去聽聞講解。當然,只是聽還不行,還需要思考,反覆地去思考。透過聽聞和思考,確定應該怎樣修、怎樣打坐。包括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眼光看這個世界、看人生、看生活,這些都是要學習的。學完以後,再打坐修行,這個叫作實修。聞思修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還是顯宗、密宗,都是一樣的,真正學佛的核心就是聞思修,這個特別重要,而其中「修」是最重要的了。

主持人:

堪布,您剛才講了聞思修的過程,我突然想到一個比喻,不知道是否恰當。就好像是有人介紹饅頭特別好吃,我看到饅頭也的確覺得很好吃,也知道它的做法,但我需要去做,並且吃下它,然後經過消化,最後把它深入到我的血液和骨髓裡,讓它變成我的一部分,最終使我可以長高、長壯實,修行就是類似這樣的過程嗎?

堪布:

對,是這樣。佛教裡面常提到一個比喻,一個病人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也知道這種病應該用什麼藥來治,藥也找到了,但是他永遠只把藥放在床頭,不去吃。如果不吃,藥沒有辦法被消化吸收,就起不了治病救人的作用。所以僅僅知道藥的療效是沒用的,最後依然治不了他的病,這跟你說的比喻是同樣的意思。

主持人:

明白了,謝謝您。我們現場有很多已經修行了多年的師兄,還有一些初入佛門的朋友。大家在實修過程中,一定都有形形色色的問題。今天可以跟慈誠羅珠堪布進行一對一的交流,特別難得,大家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1. 

觀眾:

堪布,您好!佛陀說以清淨心布施一元錢,或者供養一杯水、一朵花,都有非常大的功德,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煩惱比較粗重的人來說,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雖然口頭上說是為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但實際上根本做不到。所以請問,怎樣才能夠生起真正的清淨心去做這些事?

堪布:

布施時的清淨心主要指的是沒有自私心、不求回報,就是完全無條件地給予,不帶任何個人的目的。這個清淨心應該是可以做得到的。

先從最簡單的做起。例如自己不穿的衣服,或不用的東西,對你來說給去了也沒有什麼損失,但是卻可以幫助到其他人。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做到不夾帶自私、不求回報,純粹好心好意地送給別人,這就是清淨心。雖然給的不是很值錢的東西,但是內心當中做到了純粹的利他心,這樣也是可以的。所以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做,一步一步做。

很早以前,藏傳佛教的上師在訓練布施的時候,就拿著很廉價的東西,比如一口飯之類的東西,把兩隻手當作兩個人,首先把東西放在右手上,然後交到左手,同時說:「這個送給你。」然後又把左手當作一個人,右手當作另一個人,把東西從左手交給右手,同時又說:「這個送給你。」這個時候,實際上沒有送出任何東西,只是一種訓練。當左手的東西放到右手,右手的東西放到左手的時候,心裡想的是把一個真實的東西送給了別人,這就是心的訓練。

《入菩薩行論》裡講,無論我們如何給予,根本無法解決全世界所有人的貧窮問題。一個人做不到,所有的佛教徒都去做,解決不了。世界上有這麼多慈善機構,以及政府、個人,還有佛教徒和其他宗教徒等都在做扶貧救助,卻依然存在貧困人群,依然有人吃不上一頓飽飯便飢腸轆轆地入睡。這樣的貧困人群多達幾億,永遠解決不了。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做什麼?就是訓練自己的內心。如果有一天我擁有龐大的財富,我也可以輕鬆鬆地把財富送給別人。要把自己的內心訓練到這種程度,這是我們的目標。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能夠幫助別人,當然就更完美了。但是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佛也沒有這個能力,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人能讓全世界的人都脫貧,將來也不會有。我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心訓練好。

所以從最簡單、最不值錢的東西開始慢慢訓練,最後連自己最需要的東西也可以無私地送給別人。

2. 

觀眾:

堪布,您好!祈請上師或佛菩薩的時候,總是生不起信心怎麼辦?怎麼才能生起信心呢?

堪布:

對佛菩薩總是生不起信心,是因為我們不太了解佛是什麼,菩薩是什麼。需要多了解佛菩薩,可以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和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等八大菩薩的傳記。《大藏經》裡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還有專門講八大菩薩功德的書。這些都有中文版,了解以後就會有信心。

對上師的信心也是同樣的。如果對自己的上師生不起信心,最好的方法也是多了解上師的功德。知曉了佛、菩薩、上師對我們的恩德後就會生起信心的。

3. 

觀眾:

堪布,您好!我有個問題,我在打坐或做功課、念經持咒的時候,心裡會有雜念,有的時候會有一些奇怪的念頭往上湧,有的時候心靜不下來,這個怎麼對治?謝謝堪布。

堪布:

所有人開始打坐的時候都有同樣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例如運動員、舞者,他們剛開始學的時候,身體上都會有很多不適應、疼痛的樣子。同樣的道理,我們鍛鍊自己內心的時候,最初會有很多雜念,甚至還會產生諸如貪、瞋、癡這些不該出現的煩惱。因此,所有打坐的人都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心思準備。

要做什麼思想準備呢?首先要了解自己打坐的時候一定會面臨這些狀況,這時候我一定要突破這道關隘,不能退縮。很多人以為打坐很容易,一下子心就可以平靜下來,一旦遇到上述問題,因為不知道是正常現象,就誤以為自己福報不夠、業障深重,或者自己和禪定無緣,因此乾脆放棄不修,知難而退。這是考驗修行人的一道關,很多人都過不去,原因就是事先沒有做好思想準備。所以你遇到這個問題是正常現象。

不過,問題還是必須解決,解決的方法就是學習禪修的方法。這個主題一兩句話解釋不完,《慧燈之光》的書和視頻,尤其是視頻裡面有很多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你可以參考。

總之,打坐時有雜念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正確的解決方法。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漢傳佛教裡面都有介紹,方法很多。《慧燈之光》裡面也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試試看。

4. 

觀眾:

我在修加行的時候,常常會覺得枯燥、沒有意思,堅持不下去。我知道有些人磕大頭可能磕了一兩萬個、三四萬個,卻半途而廢了。所以想請問您,修行如何才能持之以恆?

堪布:

讓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可以繼續前進、不退失的動力首先來自聞思。我為什麼要修行?不修行我又會怎麼樣?這些都要事先了解好,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修行的時候,覺得比較枯燥,覺得沒有太大的意義,繼而半途而廢。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是在修行打坐前,聞和思做得很不紮實,所以進入實修後,修著修著就不知道為什麼要修了,這可能是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你雖然在修行,但目前可能還沒有什麼體會,可能還要等一段時間,才會有修行的體會,才能嚐到修行的甜頭。比如說修無常、修空性,稍微有點感覺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有意思,下決心一定要去修。這時候,即使有人勸你不要修,來阻止你的修行,你也一定會堅持修下去的。

你所說的情況,可能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所以暫時還要堅持一下。只要堅持,假以時日,打坐多久完全可以隨心所欲,一定會的。比如說修空性,總有一天你會生起對空性的感受和體會;你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覺得修慈悲心比較枯燥,感覺不到真正的意義,但是只要堅持不懈,對慈悲心有一定體會後,你的修行就會進步,會越來越好,這時候你一定會對修行產生興趣。

觀眾:

在修行過程中,往往剛精進修行不久,生活或工作中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從而影響了我的修行計劃。請問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嗎?謝謝您。

堪布:

你制定好自己每天的修行計畫後,就按照這個時間表來修。如果有一天你要出差,或因為特別的情況而中斷了,沒關係的。這段時間你確實沒辦法修行,暫時擱置五六天、一個星期都沒問題,回來以後立即再開始繼續修就行。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這樣。

我想這種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每天都嚴格按照時間表去修,可能有一定難度。另外,你還可以調換修行的時間,例如本來計畫早上修,可是現在早上不能修,那就可以換另外的時間修,這些方面也可以自己調整。

還有磕頭,有些人以為一定要每天不間斷地把十萬個全部磕完,中間只要暫停一兩天,之前磕的就全都不算數了。其實不是,這種非常嚴格的修法是在修本尊等密法的時候。像我們修四加行、五加行等平時功課的時候,沒有這樣的要求。所以你可以調整,沒問題的。

5. 

觀眾:

堪布,您好!佛經浩如煙海,佛菩薩也數量眾多,很多我們都沒聽過,還有地球上的佛教聖地也很多。能不能請您推薦我們:一生中一定要讀的一本佛經、一定要念誦的一個佛菩薩的名號或者心咒,還有一定要去的一個佛教聖地,謝謝。

堪布:

先說一說佛教的聖地。雖然有許多佛教的聖地,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都有很多,但對佛教徒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印度的菩提伽耶,這是所有佛教聖地當中最殊勝的地方。其次就是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地方──藍毘尼,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然後就是釋迦牟尼佛轉法輪的地方,以及佛陀圓寂的地方。以上四個就是佛教的四大聖地。

佛經裡面記載,如果誰去朝拜了這四個聖地,即使造了再大的罪業也可以不墮惡趣,並且能夠下一世解脫。功德是非常大的,所以這四個都非常好,但其中最殊勝的是印度金剛座,也就是菩提伽耶。

要推薦一本書,確實是有點不好說,因為佛教經論的數量非常龐大,而且裡面講的內容都非常重要、異常殊勝。但作為一個修行人,如果想了解普通人從入門逐漸修行到成佛的過程,可以閱讀龍欽巴的《大圓滿心性休息》。這本書介紹了從入門到最後脩大圓滿的完整過程,索達吉堪布已經翻譯成中文了,是最完整的。還有一部宗喀巴大師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雖然沒有講到密法方面,但顯宗部分講得非常好。另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在介紹前行方面講得也非常詳盡。

總而言之,有些書只講前行的部分,有些只講顯宗的部分,如果要找一部囊括了前行和正行、顯宗和密宗全部內容的書,我覺得應該是《大圓滿心性休息》,這是一本非常殊勝的書。

主持人:

堪布您剛才講到,去朝拜了與佛陀有關的四大聖地之後,即使造過惡業,因為朝拜的機緣,也有被消除的可能。我剛剛看到有些觀眾朋友會心一笑,看起來大家可能有類似的一些經歷,也可能去過這些聖地。其實很多人去聖地的時候,抱的心態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是獵奇,想去看看那裡到底有什麼;有些人說,我想去旅遊,那個地方很漂亮。身為修行人,去聖地時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才更有加持力呢? 

堪布:

如果修行人去聖地,應該到這些地方去打坐。例如在菩提伽耶,經常舉行各種各樣的法會,還有很多人在那裡打坐、修行,南傳的、漢傳的、藏傳的都有。如果是佛教的修行人去聖地,那不只是去看一看、轉一轉,還應該進行一些如打坐、發願等更深層的活動,這些是更重要的了。如果是一般的佛教徒,也可以發願、供養等。在許多聖地都有殊勝之物,尤其菩提伽耶的塔裡面珍藏有釋迦牟尼佛的捨利。佛經裡有明確記載,從幾個方面來說舍利與佛陀是一模一樣的。例如在釋迦牟尼佛的捨利面前發願和在釋迦牟尼佛面前發願,是完全一樣的,另外供佛和供佛的捨利也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們去了聖地,首先就要供養,供燈、花、水果、香等。

更重要的就是發菩提心以及發願。自己有什麼心願,包括生活上的,現在的、未來的,也可以幫父母親人發願,還可以給他們迴向,這些都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發願自己能夠在生生世世中遇到大乘佛法,值遇大乘佛法的善知識,而且生生世世不忘菩提心,生生世世利益更多的眾生。

所以,修行層次不同的佛教徒應該有不一樣的朝聖方法。另外,即便不是佛教徒,純粹以遊客的身分去旅遊,光是眼睛看到這些地方也是有功德的,也能播下善的種子。

主持人:

非常感謝慈誠羅珠堪佈為我們答疑解惑,真的是受益匪淺。也感謝各位觀眾朋友們的熱情提問,知道大家還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因為時間關係,今天的節目只能先告一段落了,下期我們會進行更多、更精彩的互動。朋友們,再見。 

 

編按:本文根據《慧燈·問道》節目編纂整理而成,收錄慈誠羅珠堪布、主持人和觀眾等人的談話內容。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在生活中管理好自己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2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節目。在我們的聞思修行過程當中,實修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而在實修的過程 ...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如何能讓我的心堅強起來?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3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節目。我們在實修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就像我們前進中的絆腳石 ...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如何對待自己的過失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4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節目。在我們的聞思修行過程當中,實修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在實修的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