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一季 生命終將歸於解脫

生命終將歸於解脫

分享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6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專欄。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慈誠羅珠堪布就佛法與生活的主題,為我們進行了精彩的答疑解惑。在這一期的節目當中,我們接著這個主題,請慈誠羅珠堪布與我們互動。掌聲有請慈誠羅珠堪布! 

1. 

觀眾:

堪布,您好!關於基督教和佛教,我有一個問題。基督教比較積極主動地宣傳它的修行是簡單有效的,要求不是那麼多,不是那麼複雜。佛教的修行反而比較複雜、要求比較多、時間比較長,導致有些人會灰心,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達不到解脫,等等。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謝謝。

堪布:

佛教裡有一個「人天佛教」。在佛教的歷史上,大家都不是很重視人天佛教,更重視的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因為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修法可以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所以大家都去修;而人天佛教沒有太多的修行,也沒有太多的要求,所以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人天佛教的要求就很簡單,第一,它的觀點是相信因果、相信輪迴;第二,它不講佛教裡的空性等;第三,它對行為上的要求也很簡單,只要盡量行善斷惡;最後,它會提供一部分比較簡單的禪修,除了這些以外沒有太多要求。就像基督教一樣,因為它的方法都比較簡單,很多人也覺得這樣適合自己。

因為現在的社會,很多人很忙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都很大,所以要學太多東西的話也比較難;還有一點,就是大家都比較關注現實的、眼前的問題,對於解脫和成佛,可能很多人就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而佛教有些修行比較枯燥,也煩瑣,這樣很多人就覺得自己本來就那麼忙,現在又要修那麼多,給自己增加了壓力,就不願意接觸。但還有另外一部分追求比較高端的修行和智慧的人,佛教就比較適合了,不過這種人畢竟是少數。釋迦牟尼佛當時也是因為考慮到這個,所以除了大乘、小乘以外,他也推廣人天佛教。這個確實比較重要。

主持人:

謝謝堪布。如果一個普通人修了一輩子的人天佛教,這能帶給他什麼樣的利益和好處呢?

堪布:

因為(人天佛教)對他的要求不高,他的修行也沒有那麼複雜,所以他的結果也是很簡單的。那他能不能解脫?不能。他能不能成佛?不能。他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不能。那他可以怎樣呢?可以這一世、下一世、再下一世,不墮餓鬼、地獄、畜生道,他可以再一次投生到人和天人當中,可以享受人天的福報,但生老病死的問題不能解決,這個就是他的果報。

2. 

觀眾:

堪布,您好!有的師兄說,如果我們看到聽到的所有東西,都能在阿賴耶識上種下種子的話,就不能去像教堂、道觀這些外道的修行場所,因為這樣也可能會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上種下外道的種子。請問是這樣嗎?如果真的有這些影響的話,當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況,比如說,迫不得已一定要跟親朋好友去這樣的外道場所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處理呢?謝謝。

堪布:

這個沒問題的。比如說外道的教堂,其實就是一棟建築物而已。一個非常漂亮的建築物,去看一看,沒問題。或者我們去看看《聖經》也沒問題,佛教也是允許的。但是佛教有一個要求:身為佛教徒,首先學佛需要多看佛教的經典,把自己的基礎打紮實了以後,然後再去看外道的書籍,這個佛經裡面說得非常清楚,是沒問題的。那基督教或是伊斯蘭教的經典都可以看的話,進教堂也沒問題的,可以去。

觀眾:

好的。謝謝您。 

堪布:

我覺得如果不去看的話很可惜的,國外的教會都是很漂亮的,我常常去。

3. 

觀眾:

堪布,您好!以前沒皈依的時候很喜歡旅遊,到各個地方都會收集一些加持品,比如說十字架呀,道教的紙符等東西。那我皈依以後,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事。

堪布:

如果你皈依以後還是喜歡這些東西的話,那放在你家裡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以前那麼喜歡的話,可以當作禮物送給朋友。

4. 

觀眾:

尊敬的堪布,我有兩個問題。人學佛學到最後,是不是就沒有喜怒哀樂了?可是我覺得人有喜怒哀樂很正常啊,大家不是常說,喜怒哀樂是人類生活一道亮麗的風景。可是佛法為什麼非要讓我們放下呢?我也覺得放下之後好像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了,是不是這個人就會變成一個木頭人了?

堪布:

佛教不是要求我們放下所有的喜怒哀樂,實際上也放不下。很多時候,我們的喜怒哀樂跟我們的意識是分不開的,所以也不是完全放下。喜怒哀樂也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這裡面也有一些好的事情,所以佛教不是要我們一下就要放下這些東西。

我們的意識,例如喜怒哀樂這四個字當中的「喜」和「樂」是我們大家比較喜歡的,佛教也從來不會否定生活中存在喜和樂。但佛教告訴我們,我們現在的喜和樂非常短暫,而且我們所有的歡喜和快樂裡面其實摻雜了很多不歡喜、不快樂的因素,所以在我們的人生當中,幾乎找不到一個絕對的喜悅和快樂,只能是相對的喜和樂。因此希望我們透過佛教的訓練(也就是修行)把意識再提升一下,在上面有更高級的、更高端的歡喜、喜悅和快樂。

當然,很多人聽到這個話時,不能理解。我舉個例子,在一個小孩兒的生活中、記憶中,甜味兒就只有吃甘蔗時的甜味,他從來都沒有吃過像蜂蜜、巧克力等的甜點。當有一天我們告訴他不要去吃甘蔗,還有蜂蜜等其他更好的甜味兒時,他可能就有點想不通:如果不吃甘蔗,那生活當中就沒有甜的東西了;如果生活當中永遠都接觸不到甜的,那活著有什麼意義等,他會這麼認為。但是他沒想到如果不吃甘蔗,還有很多其他的味道是甜的,而且很多都比甘蔗的甜味兒還好。同樣的,我們現在就像這個小孩兒一樣。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感覺到的快樂和喜悅,是透過物質刺激我們的感官而獲得的,我們就只有這種快樂;並且我們認為所有的快樂就是這個快樂,如果這個快樂沒有了,那就等於我們的生活沒有快樂了,這樣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我們不就變成木頭人了嗎?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智慧和意識提升了,在我們現在能夠接觸到的喜悅和快樂上面,就能感受到更廣的、更深的、更好的喜悅和快樂。佛教裡把這個叫作大樂。這個喜悅可以利益自己,也可以利益別人,就是自利他。

總結一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佛教從來沒有要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放棄喜悅和快樂。當然,沒有怒、哀更好。佛教認為我們意識能夠接觸到的所有的東西,其實是有很多負面作用的。如果能夠離開它是最好了,我們根本不用擔憂離開了這個是不是就等於沒有喜悅和快樂,生活中還有更好的喜悅和快樂。

觀眾:

第二個問題,有些人學佛之後就變得越來越冷漠。比如說不結婚,違背父母的意願出家,把父母氣病了,甚至父母亡故他也絕不反悔、不能妥協。這種做法對嗎?另外,據我所知,寺院裡好像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沒有家人同意是不能出家的。如果說出家需要家人的同意、父母的同意、配偶的同意,那麼歷史上是不是就不會出現像釋迦牟尼佛、虛雲大師這樣的人物了?因為他們在出家前也曾經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們身為普通人,在這件事上如何取捨呢?

堪布:

你說得對,但這不是寺院的規定,而是佛教的戒律中就有這個規定。一個人想要出家的話,首先需要父母的同意,如果有配偶還需要配偶的同意,就是離他最近的這些人都要同意。在同意的情況下出家,那這是最完美的出家。他出家以後沒有留下任何不好的東西,大家都是高高興興的,這是最好的。原則上,佛教的戒律裡面有這樣的要求。

第一個問題,比如說你有欠債,那你要把這些債全部還掉了以後才能出家,不可以帶這麼多的債出家。還有就是出家的時候,過去還需要國王的同意,更需要父母的同意。不同意就不能出家,這個是戒律上有的,這是一個完美的戒體。如果父母不同意,配偶也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算不算是出家?還是算出家的。在這種情況下出家、受戒,能不能得到戒?可以得到戒。他出家是有功德的,但是同時有一點不完美的地方,有一點罪過,可以這麼說。所以佛教就認為,最好是這些人同意了以後再去出家。如果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出家,也可以得到戒,同樣也可以出家,但不是很完美。

第二個問題,你剛才提到有些人學佛以後越來越冷漠,不考慮父母,也不考慮兒女,一時衝動地出家,這在佛門裡面是比較反對的。有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的故鄉,現在就是在印度和尼泊爾的邊境上,當時叫作迦毘羅衛國。這個迦毘羅衛國的國王是釋迦牟尼佛的父親。在釋迦牟尼佛的故鄉,絕大多數人都是佛陀的親戚。後來因為前世的因緣,這個城市裡面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屠殺,血流成河,很多男人死於這次屠殺。有500個女人因為當時受的刺激特別大,所以就出家了。一兩年後,當她們的心靈創傷慢慢淡了,她們又陸陸續續全部還俗了。這是這條戒律的來源,緣起就是這樣。所以佛教裡就講,一時衝動出家是不對的。一個人不考慮父母,也不考慮兒女、配偶,什麼都不考慮,一時衝動下出家,這是不對的,不是很好的出家,是有問題的。如果他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想了很久:儘管現在跟父母、配偶、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幫助到他們一些,但當他們面臨像死亡這樣的問題時,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幫不上忙;如果像現在這樣(不出家)下去的話,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多的人的問題也解決不了,連家人都沒辦法救,怎麼救更多的人?所以應該去找另一個方法,找到這個方法以後再回來報恩,再來幫助他們。如果真的是有這樣的想法的話,他暫時沒有管父母、配偶、小孩,自己走了,那也是可以理解的,當初佛陀也是這樣。釋迦牟尼佛出家前看到城外有太多的老百姓,有生、有老、有病,儘管他的國王父親強烈反對,兒子、配偶也都不同意,但佛陀覺得這樣下去自己也幫助不了他們,還是要去尋找一個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更多人的痛苦的方法。雖然自己走了以後,他們可能暫時不理解,也可能導致他們的心靈受到創傷、痛苦。但這是暫時的,自己最後找到這個方法的時候,就可以更好地幫助他們。如果看遠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打個比方,佛陀的那個年代很多商人會出海去尋寶,如果他們找到了寶,回來的時候就可以賺很大很大一筆錢。但他們的航海過程非常危險,如果平安,也要三年、五年以後才能夠回來。所以他們離開的時候,家人還有所有的親戚朋友都非常擔心,他們也特別痛苦。但還是有些人不顧一切去尋寶,即使父母、配偶和朋友阻礙他,他也不聽就走了。他知道這條路有很多的風險,也不確定是否能夠平安地回來,但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他最終還是為了這些人。他想這樣可以賺錢,可以給他們一個更好的家,一個更好的生活,所以他決定要走這條路,這樣的心情和選擇是可以理解的。出家也是一樣,如果真的有這種想法和發心的話,那是他的選擇,我們應該要尊重。雖然人走了確實會讓家庭出現一連串的問題,但暫時就只能這樣,可以理解、尊重他的選擇。

但如果是剛才講的一時衝動,那是不對的。所以像這樣冷漠啦,然後去出家,這個對和不對……我覺得還是要分開講,這裡面有太多的情況。

還有變得冷漠的問題。例如我們有些人,以前常常約朋友在一起逛街、購物、吃飯,學佛以後,參加娛樂活動越來越少了。別人就覺得這個人怎麼一下就變成這樣,他們不理解,覺得這個人很冷漠。但這也要看情況,比如說,兩個小孩本來就是生病的,平常他們兩個一直在一起玩耍。有一天,其中一個小孩發現有一種藥可以治他們兩個的病,於是他很認真地去學醫,這時他就不像以前那樣跟另一個小孩兒一起玩兒。另外一個小孩兒就覺得,他怎麼一下子變成這樣了,為什麼不理我了,為什麼不跟我玩了,為什麼這麼冷漠了呢?實際上學醫的小孩的想法是,這樣繼續下去我也幫不了你,你也幫不了我。那我認真地去學習,最後我們兩個的病痛問題都可以解決。所以我要認真一點,要在這方面努力,沒有太多的時間跟你一起玩兒。如果是這種想法的話,那確實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有些人學佛學得有點偏,太教條。學佛以後不跟人來往,認為自己學佛以後,參加娛樂活動、跟朋友一起去吃飯、逛街都是罪過等。這確實是路走偏了,如果他真的是學佛修行,沒有時間的話,倒也可以理解。我覺得這裡有對的,也有錯的,我們要把這個分開講,這樣理解就應該比較正確。

主持人:

 感謝您給大家的開示。我聽到的意思是: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回來,放下是為了更好地提起。有時候我們說,學佛之後會變得冷漠,但實際上菩薩是最有情感的,他們每時每刻,心心念念想的都是別人而不是自己。因為他們心懷眾生,所以他們會跟眾生同體大悲、同體大慈。

堪布:

對。

5. 

觀眾:

尊敬的堪布,您好!女兒的孩子今年十三歲,自私自利。其實我們也常常跟她講《弟子規》,她也學了很多,受了一些啟蒙教育,但效果不好,孩子的媽媽就挺著急。請問堪布,該怎麼教育孩子?

堪布: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非常關鍵的,這叫做家庭教育。猶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確實非常有效,他們有很多的方法。我們有些家庭,父母沒有故意去教孩子學佛等,但是因為父母本來是學佛的,然後小孩從小看到父母學佛,自然也就有了這個信仰。這就是我們平常講的身教,身體的教育。這確實是有非常大的作用,在這方面努力,我想應該會慢慢改變的。此外,雖然小孩在家裡是這樣,但是還有大環境的影響,例如學校的教育,以及同學和老師的影響。有時候這些力量,可能會超過家庭教育的力量。但家庭教育還是非常有用的,確實有許多這方面的理論。不只是理論,我們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還是努力吧,努力還是會有效的。阿彌陀佛!

6. 

觀眾:

堪布,您好!剛才說到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教。基督教有《聖經》;伊斯蘭教有《可蘭經》;佛教有《大藏經》等經書,還有好多書是後來佛陀的弟子根據自己的理解寫的。有這麼多人說,它們都不是佛陀講的,所以不是最初的佛教。這個問題怎麼看?

堪布:

佛教的書確實是太多太多了。一個人不用說學,光是念,一輩子、兩輩子、五輩子可能都念不完、讀不完。但是你是不是一定要讀這麼多?也不是。佛教也完全可以用一本書來代替,例如《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裡從最基礎到最後的修行過程,全部講得非常清楚。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補充最後很小一部分的修法,那麼這本書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系統化的修法。所以其他都不學,只修這一個是沒問題的。還有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也把整個修行的次第、修行的方法,有序地、系統化地講得很清楚。佛教裡面也有把整個佛經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一本書裡的,然後你就學這個、修這個,其他都不看、不學的話也是可以的。

但是佛教為什麼有這麼多書呢?因為佛教要適合不同人的根機,就是口味。要度化不同人,就要有很多的書。例如漢文版的《大藏經》裡,就把最初佛陀自己講的、弟子們記錄下來的一部分和後來高僧大德、祖師大德們寫的,都放在了一起。而藏文版的《大藏經》,這兩個內容是分開的,都是非常非常龐大的書。如果不想學這麼多的話,也沒問題,其中也有很簡單的。例如我剛才講的這兩本書,就完全夠一個人一輩子的修行。如果喜歡簡單的話,也可以這樣。

觀眾:

那您剛才講的這個《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如果我們想深入地去學習修行的話,是不是就把這一本書當成主要的藍本?因為您的《慧燈之光》我也讀了三四冊,我可不可以把《慧燈之光》和《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結合起來看?因為之前我也看好多別的書,看太多了有點找不著頭緒。

堪布:

嗯,《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裡面講了很多藏族人的問題,還有他們不如法的地方,他們的生活方式,等等。把這些去掉了以後,它的精華就是真正修行的部分。《慧燈之光》最早版本的第二冊裡講的是加行,修前行。這個跟《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的內容基本上是一樣的,再加上我們現代人生活裡會發生的一些事情,其他的主要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如果喜歡簡單的話,這樣也可以。

人本身的根機不一樣。佛教裡講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非常複雜,想學很多很多東西,想了解很多東西以後再去修的人。為了這些人,佛教裡有很多像五部大論等的書籍、經典特別特別多;另外一部分人,不喜歡太煩瑣的東西,喜歡簡單的。這種人不需要學這麼多東西,就學剛才我講的這些書。學好了以後再一步一步去修、消化,最後也可以成就的。

主持人:

好的,我們再次感謝慈誠羅珠堪布作客我們的《慧燈·問道》節目。感謝大家,下期節目再見。

 

編按:本文根據《慧燈·問道》節目編纂整理而成,收錄慈誠羅珠堪布、主持人和觀眾等人的談話內容。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心變了,一切都會改變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7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慧燈·問道》節目。上一期節目當中,堪布對我們進行了生活和佛法這個主題的開示。因為 ...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尋求內心的平靜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1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節目。有這樣一則公案:岡波巴大師在經過幾年的閉關修行後,要離開他的 ...

S1C2_帶著智慧行走.png

在生活中管理好自己

《慧燈·問道》「實修篇」第2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節目。在我們的聞思修行過程當中,實修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而在實修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