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一季 學會裁剪世俗的生活

學會裁剪世俗的生活

分享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4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我們常說,佛法要利益生活,那麼我們該如何用平時學到的佛學知識來利益我們的生活呢?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又有哪些佛學問題呢?今天我們再次請到慈誠羅珠堪佈為我們答疑,掌聲有請慈誠羅珠堪布!

感謝您再次做客《慧燈·問道》節目,我們先來看看大家有什麼問題。

1.

觀眾:

堪布,您好!我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佛陀是全知全能的,為什麼幾千年來,學佛、信佛的還是少數人?

堪布:

釋迦牟尼佛他自己是全知的,但是佛教中不會說佛陀是全能的。學佛的人多或少,跟釋迦牟尼佛是不是全知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一個原因是傳播方式不一樣。佛教裡有個明確的規定:如果對方不願意聽佛法、不願意接受佛教的內容,就不允許給他傳播、不允許給他講。不能把佛教的東西強加在別人,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另外,可能和佛教的教義有關係。佛教的教義不是只要大家捐點錢、搞一些慈善活動這樣很簡單的信仰,它裡面有很多東西要學,所以可能就不適合所有人。

觀眾:

我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很多人的眼裡,念佛誦經還依然是封建迷信?

堪布:

首先,他們不太了解佛教的教義,為什麼念經,經的內容是什麼,念了以後有什麼用……這些他們都不太了解,這是一個主要的原因。另外一個是宣傳,還有其他人的洗腦以及各種各樣的原因。

觀眾:

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佛教說普度眾生,卻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眾生?佛菩薩不會失望嗎?

堪布:

佛教裡講得很清楚,眾生是無邊無際的。那會不會有一天把輪迴裡的人或眾生都度完呢?佛經裡說沒有這樣的一天,也永遠不可能有這一天。

但佛菩薩是不會失望的,他覺得即便不可能把輪迴裡的眾生全部度完,但可以度一個算一個。雖然度不了所有人,但能夠度一個人、兩個人、十個人,他就有滿足感,也會非常高興,所以他不會失望。

主持人:

剛才這位觀眾在問為什麼眾生度不盡的時候,台下有些觀眾在笑。其實不光他一個人有這個問題,在《地藏經》裡面閻羅天子就曾問過世尊這個問題。他說:「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雲何眾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意思就是地藏菩薩這麼大的威神力,為什麼眾生旋出旋入?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曾經發心皈依三寶,好好修行,但最後還是退失了。這樣的情況一般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堪布:

這有很多原因。在佛教裡,一般修行到比較高的境界時才不會退失。在還沒到這個境界時,隨時都有可能又信又不信,這是很常見的事。這其實和他們的教育、他們的環境、他們的文化背景有關係。但是修行修到一定的境界後,不管在什麼樣的文化背景下、什麼樣的環境當中,他都永遠不退。但要到達這個境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還沒到這個境界的人,就會進進退退,都會有這種狀況。

主持人:

路程遙遠,我們仍需進步。   

堪布:

是的。 

2. 

觀眾:

堪布,您好!我身邊的許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認為解脫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求今生的平安幸福可能更現實一點兒。怎麼樣能讓我們真正相信因果、相信輪迴,嚮往解脫呢?

堪布:

這個問題也很重要。首先讓我們相信輪迴,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我們要看看,為什麼自己不相信輪迴,不相信輪迴的理由是什麼,要去找答案。這時我們會發現,不相信前世後世的唯一原因就是自己沒有看見。因為自己沒有看到,所以就不相信。那這個理由成不成立呢?再進一步去觀察,就會發現這是不成立的。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一個身高一公尺七的人,在海面或在平原上往前看的話,只能看到4628公尺。也就是說,這個身高一公尺七的人的地平線就在這4628公尺。儘管這後面還有地平線,但因為地球是球形的,他的視線所及也就只能看到這麼遠,左右都是這麼遠。所以過去的人就認為,地球不是球形的而是平面的,我們的世界是平面的。為什麼是平面的呢?因為他往前看就只能看到4628米,而這個4628米就是平的,左右都是這樣。如果他往前再走四公里看也是一樣,往前看也是平的,往後看也是平的。因為球形的地平線在他的視覺裡看不到,所以他就產生了「這個世界是平面的」這樣的想法。

關於前世後世是否存在,其實也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一個中年人往前看,也許還可以活三、四十年;回頭看,也只能看到活過的四、五十年。因為前面的我們看不見,後面的也看不見,看到的只是前後一百年左右的時間。所以我們就認為,人生只有這麼一個階段,除了這個階段以外,前面沒有、後面也沒有,什麼都沒有。大概是兩三百萬年前的時候,人類就開始有這樣的想法了。但是,這些想法並不是人類思考非常成熟時的想法。因為早期的人類還沒有現在這麼聰明,進化得沒有這麼好。

第一,當人還是猿人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同伴死了,身體動不了了,就覺得一切都結束了。那時候不會想到,人有一個靈魂,還有一個肉體;肉體死了,靈魂走了。他沒有這樣的想法,只覺得肉體動不了了,就都結束了。這種想法一直存留在我們的進化過程當中,延續到現在。現在我們又把這些不太成立的、不太成熟的理論進行了加工。說得再好一點,是把這個觀點修飾了一下。但無論再怎麼修飾,它的源頭都是錯的,是不對的。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沒有前後世的想法也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誕生的,其實這是沒有什麼證據的。

第二,除了看到的一百年以外,生命有沒有繼續存在的證據呢?我們會發現,證據很多,包括我剛才講的這些。這樣思考後,我們就會相信,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個階段,而是連續性的,只不過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一個階段而已。其實它是一階段、一階段連結起來的,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這樣我們就可以發現輪迴是存在的,然後再進一步地去思考因果存在的問題。

其一,關於因果。如果我們真的要達到深信的話,還是要從佛教的邏輯因明學裡去尋找答案。邏輯因明雖然稍微複雜一點,但是講得比較清楚、透徹。簡單地說,我們可以這麼理解:宇宙當中的萬事萬物都在一個非常龐大的因和果的網絡當中運轉,任何一個東西都是有因有果的,沒有一個東西是沒有因或者沒有果的。

其二,因和果二者是相似的。比如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種瓜不會得其他的東西,也不會種的是豆而得的不是豆,大自然任何一個植物都是這樣,因果關係永遠不會錯亂。動物也是一樣,狗生狗、雞生雞;不會狗生雞、雞生狗,不會錯亂。理解了這一點以後,我們憑什麼還會認為做了殺盜淫妄這些嚴重傷害其他生命的事情後,而沒有結果呢?如果有結果,那也是跟宇宙、大自然的規律一樣,它的因和果必定是相同的。既然相同,那麼自然就得到「放生就能長壽,殺生就導致短命」的結論,簡單地說就是這樣。這兩個成立了以後,我們再宏觀去看整個的輪迴。

因為我們現在是人,人是六道輪迴中最幸福的。我們現在非常重視眼前的幸福快樂,卻沒有整體地去思考:儘管人生當中、輪迴當中有幸福,但也有很多很多的痛苦。這樣我們就會希望,如果有一種辦法(可以解脫),自己還是願意從輪迴當中走出來,超越輪迴。超越以後,會希望讓更多的人也走出來。這時候我們的內心當中就有了慈悲心、出離心,就開始從輪迴走出來了。

另外一個你剛才也講到了,例如有些人相信佛、相信因果,但是不想成佛、不想解脫。他們就只需要自己現世的生活過得好一點,還希望自己生生世世日子過得好、幸福開心,只追求這麼點兒,其他的都不追求。大理論他們不想聽,就是需要這個幸福的生活。那這一部分人,佛教也是被允許的。佛教分人天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對追求幸福的那部分人而言,這就叫作人天佛教。人天佛教沒有太多要求,你只要相信輪迴、相信因果,在現實生活當中盡量去行善斷惡就可以。

3. 

觀眾:

堪布,您好!我有些場合看到,漢地的一些佛教徒見到藏地的上師後,就把頭伸過去讓上師給他拍腦袋,說這樣就可以得到加持。我想知道這個加持到底是什麼?是不是跟開光是差不多的意思?

堪布:

跟開光不一樣,開光跟這是兩回事。頭伸過去,上師把手放在頭上,這其實來自佛經。我們在讀佛經的時候,常常看到佛陀或是某一位菩薩,把手放在某一個人的頭上,這個人當下就開啟了智慧、開啟了很多禪定的能力。實際上,這個才是真正的加持。但現在的人不一定能像佛陀的時代那樣,把手放在上面就一下子開悟,現在沒有那麼好的事情了。

現在(把手放在人的頭上)就是一個祝福。還有修菩提心的人,讓有菩提心的人把手放在自己頭上,然後祝福一下,這會對他有一些幫助。這個力量不是來自手,而是來自他的修行。如果沒有任何修證,那手放在頭上也不會有什麼加持。

那加持是什麼呢?「加持」這兩個字,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都可以用,比如說被佛加持了、被魔加持了,我們佛教里平時都這麼講。加持的意思就是像化學反應一樣,某些物質碰在一起的時候,因為它的力量,有些東西就產生了一些變化。讓你產生了好的變化,這就是佛菩薩的加持;讓你產生了不好的變化,這叫作魔的加持。簡單地說,加持就是傳遞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來自智慧,來自菩提心,並不來自這個手。手放在頭上只是一個方法而已,佛經裡面常常講這個方法。

觀眾:

我還有一個問題,好多人請了佛像還有佛珠,他們也想去加持、開光。這個有必要嗎?

堪布:

有必要。比如說我們請了一個佛像,如果佛像沒有被開光的話,雖然這個佛像就是像佛的身體,但是它的本質就是一個物質而已,有可能是泥巴,有可能是石膏,有可能是銅或者其他金屬,它本身沒有什麼功德,只是它的這種樣式比較像佛的身體。

那開光是什麼意思呢?密法裡面經常講開光,開光是透過做開光的人的禪定的力量,迎請佛菩薩的化身融入被開光的佛像和佛珠裡。例如這裡有一個阿彌陀佛的佛像,那麼做開光的人透過自己禪定的力量,從西方極樂世界迎請阿彌陀佛的化身,然後就融入這個佛像。從此以後,這個佛像表面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還是過去的樣子,但是它的內涵就不一樣了。如果沒有經過加持,就只是一個藝術品,沒有很大的意義。而從西方極樂世界或從某一個佛的剎土迎請了佛,跟這個佛像是無二無別的,然後再融入這個佛像,這樣佛像就更有意義,更有加持,開光就是這個意思。

觀眾:

這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開光其實是迎請一種能量融入這一尊佛像呢?

堪布:

對。可以這麼理解。

觀眾:

那這個跟灌頂有什麼差別?

堪布:

灌頂就不一樣了。灌頂是給人一種能量,這個能量範圍很廣,最起碼是為我們播下了一個智慧種子。然後這個種子、這個能量慢慢地成熟了以後,幫助我們開悟、證悟。例如我們的心和身,現在就像是一粒乾燥的米,當一粒米還在一個器具裡面的時候,因為不具備溫度和濕度,所以就不是一個種子,不一定發芽。當有了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這顆米就變成了一個種子,就可以發芽。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的一粒米,透過灌頂就可以「發芽」,灌頂就相當於給我們一個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正規的灌頂就是這樣。

4. 

觀眾:

堪布,您好!佛教提倡走正道、行善,但在世俗的社會中,偶爾會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利用這種善良。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一些世俗的手段或方法,來處理這種被利用的情況或可能被別人利用的問題?除此之外,有什麼動力能幫助我們堅持這種善念和正道,就算我們受了委屈或遭遇一些困難,也能幫我們一直堅守?謝謝。

堪布:

對,佛教的慈悲和善良有些時候確實會被利用。從一個真正的大乘佛教修行人的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利用了我,他沒有造什麼罪,只是想求一些自己的利益,這樣的話,大乘佛教真正的修行人就會讓他利用。但我們一般做不到,所以這要分層次,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剛學佛的人,就不能這樣要求:「你被別人利用,那你就允許他隨意地利用」,這當然不可以。但是,一個修行境界很高的真正大乘佛教徒會認為:「那好啊,你利用我,你得到了利益,那我很開心,你可以隨意利用」,他是這樣的。

當然,有一個原則是:如果你利用我的善良和慈悲心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那就不管修行好或不好,所有的人都要反對。這時候,用一些世俗的手段來反對沒有問題。其實很多時候,這些世俗的問題就是需要用世俗的手段,但心裡不要有世俗的想法。世俗的這些鉤心鬥角、你死我活的想法是不對的,大乘佛教修行者不能有。但本心很善良或考慮到其他的──主要是在利他為主的原則下,用一些世俗的手段來控制,這樣是可以的。

比如說,如果你利用了我的善良去傷害、欺騙更多的人,那受害的人就更多了,這樣就不對。所以我的心是為這些人考慮,或是為這個人考慮。但因為其他的手段可能太軟弱了,起不到作用,那麼就可以用一些世俗的手段來控制,這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手段是世俗的手段,但是心還是大乘佛教的心。

現實生活中,剛學佛的人要盡量避免被其他人利用,如果需要用世俗的手段去控制,我們內心當中還是要盡量堅持自己的原則,但方法世俗一點沒關係。

主持人:

就是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種多樣。 

堪布:

對。

主持人:

我們可以運用世間的一些方法,並不是說這些世間的方法都是不好的,只不過心態還是應該是善良和純潔的。

堪布:

是的。尤其密法裡的本尊,有些忿怒本尊看起來很兇猛、很威猛。他們手上的東西也不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是個吃飯的缽,阿彌陀佛也是持一個喝水吃飯用的缽。但密法裡的這些本尊,他們手上全是兵器,很厲害的。他這個兵器是用來幹嘛?就是要嚇唬人。

主持人:

嚇唬誰呢?

堪布:

就嚇唬那些兇猛的人!

主持人:

對那些兇猛的人,這個碗不起作用嗎?

堪布:

對啊,對兇猛的人,釋迦牟尼佛的缽,還有阿彌陀佛的缽,從表面上看不起作用,他們不怕吃飯的碗,所以就需要兵器。但這些威猛本尊的內心和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的內心是一樣的,只是他手中的東西和外表不像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是寂靜像。這說明,做不同的事情或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需要有不同的表情,需要用不同的東西,這樣才能完成或達到他的目標。

所以,我們雖然不是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也不是密法本尊,但我們自己在學佛的過程中,也可以模仿他們的方法。

主持人:

外表偶爾可以忿怒,但是內心還是要保證善良和純真。

堪布:

是的,理論上是這樣子。

主持人:

好的,我們再次感謝慈誠羅珠堪布作客我們的《慧燈·問道》節目。感謝大家,下期節目再見! 

 

編按:本文根據《慧燈·問道》節目編纂整理而成,收錄慈誠羅珠堪布、主持人和觀眾等人的談話內容。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順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活法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5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慧燈·問道》節目。上一期節目當中,堪布對我們進行了生活與佛法的主題開示。 ...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生命終將歸於解脫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6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專欄。在上一期的節目中,慈誠羅珠堪布就佛法與生活的主題,為我 ...

S1C1_你一定要懂的取捨智慧.png

心變了,一切都會改變

《慧燈·問道》「生活篇」第7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好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慧燈·問道》節目。上一期節目當中,堪布對我們進行了生活和佛法這個主題的開示。因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