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二季 我愛你,我要為你做好這件事

我愛你,我要為你做好這件事

分享

S2C4_死亡不是愛的終點.png

《慧燈·問道》「初識生死篇」第4期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

上一期節目,我們就「如何面對死亡」的話題與慈誠羅珠堪布進行了交流,這一期我們將繼續探討這個話題。讓我們用掌聲歡迎慈誠羅珠堪布!

 

觀眾1

堪布,您好!我經歷過親人病逝的過程。當時雖然有醫療上的幫助,但他還是很痛苦、很害怕。我雖然不是佛教徒,家人也不信佛,但還是想請教堪布:在佛教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那些臨終的病人,減輕他們的痛苦和恐懼?謝謝。

堪布:

在藏傳佛教的密法裡,這方面的方法確實非常多,現在西方的一些臨終關懷也開始使用密法裡的一些方法。不過,如果臨終者一輩子都是無神論者、唯物論者,那麼在生死關頭,他能不能改變思想去接受這些?如果能夠接受,那這些方法就能消除他的恐懼,幫助他以正常的心態去面對臨終時的種種痛苦。但是有些老人家非常固執,不願意接受任何宗教方面的勸導和儀式。如果臨終者自己不接受,那效果可能就沒有預想的那麼好。無論如何,臨終時唯一能幫助臨終者的,就是宗教方面的方法。這時候科學、哲學及很多世俗方面的東西,都會顯得特別蒼白無力,幫不上忙。

對臨終者進行心靈疏導,這方面講得最透徹的應該是佛教,尤其是佛教裡的密法。臨終者信不信都沒關係,這個時候,根據對方的承受能力,跟他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然後為他製造一個比較祥和的環境,比如放一些佛教音樂或者大悲咒等非常有加持力的咒語,這些可以起到放鬆的作用,對他會有一些幫助,能消除一些恐懼。總之,要盡量為他創造一個輕鬆、和平的環境和氣氛。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如果這些疏導方法他不接受的話,其他人是沒有辦法替他做的,因為這個一定要他自己跟著疏導去做,而且是死亡後他自己要做的事情。如果他自己不願意,從源頭拒絕了,那就沒有辦法了。這個問題暫時還無法解決,但我們總會有辦法的。

主持人:

可能還是取決於臨終者自己的態度。

堪布:

這是最關鍵的。如果他能接受,哪怕是一點點,那方法就有很多;如果他排斥或拒絕,那就沒有任何辦法能幫助他了。就像一個病人要治病,那麼他就要接受醫生的處方,把藥吞下去,或接受其他治療;如果他不配合,醫生給他開了很多藥,他不肯吃,那就沒有辦法治療。這都是一樣的道理。

主持人:

堪布,您與國外的臨終關懷機構有過一些交流,相較於國外,目前國內臨終關懷的發展現狀是什麼樣的?

堪布:

臨終關懷在國外其實也只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不是很長。西方宗教機構的一些慈善團體做了很多事情,現在發展得還是比較不錯的。國內相對來說起步稍微晚一點,只有20多年。目前國內很多醫院也開始做這項工作了,這方面的機構也比以前多了,但我不是很了解具體情況。

2016年,我在美國加州的一個臨終關懷機構與一般工作人員和負責人進行交流。這個機構的服務對像是生命只剩下六個月的人,其中有一部分是年輕人,但多數是老年人。這些老年人最大的痛苦來自三個面向:其一,有些人曾經做過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例如對家人、朋友、同事,或是對社會做過有愧于心的事,當生命走向終點的時候,他會把這些事情全部放大、誇大,感覺特別內疚、痛苦,常常因此備受困擾。其二,雖然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但還是有一些人,包括科學家、哲學家等,他們過去健康的時候可能不會去想死後的事情,認為死亡等於一切都結束了。然而,當真正走到這個地步的時候,過去的理論會從根本上發生動搖,他們開始懷疑「到底是不是這樣」,可是由於之前沒有做任何準備,他們此時會感到很痛苦、迷茫,糾結自己死後到底會走向什麼樣的地方。其三,還有一部分人,他們特別擔憂治病會給家人帶來經濟上及其他方面的困難,擔心自己現在死也死不了的狀態會拖累家人。

這三種情況在安寧療護機構比較普遍,所以工作人員就想出一些辦法去做疏導,其中一部分確實比較實用,效果也不錯,例如讓他們去禪修、打坐。儘管西方信仰佛教的人很少,但大部分人都有信仰。不過,有沒有信仰都沒關係,作為一種調整心靈的方法,打坐、禪修的確可以緩解他們內心的顧慮。另外一個辦法,就是安排各種各樣的宗教儀式,讓有信仰的人去參與,對老人家也特別有幫助。例如透過禱告,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安慰。此外,讓他們寫下自己這一生的經歷,尤其是好的一面,這對心理有問題的人也比較有效。許多心理醫生也常用這個方法:讓大家寫經歷,尤其是回憶一些美好的經歷,再讓他們想一想自己健康的時候,或者一生中最幸福的那段時間,比如旅行或者是剛剛成家立業的時候。總之,刻意讓他們去憶念自己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就像我們佛教徒打坐觀修一樣,這樣的觀想對他們也很有幫助。

主持人:

其實就是調整他們焦慮的心態。

堪布:

對。這些工作人員也用了一些密法裡的臨終關懷方法,像是《西藏度亡經》裡的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對於什麼都不信的人,這些方法可能就用不上了。但工作人員會依照他們的喜好,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環境,讓他們想怎樣就怎樣,想要什麼就給什麼,盡量不拒絕他們。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就用這樣的方法。國外臨終關懷的情況基本上是這樣,我只去過一個地方,其他地方可能也差不多,但也許還有其他方法。國內用了什麼樣的方法,我不是很清楚。

主持人:

黃泉路上無老少,在死亡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國內臨終關懷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更多的方向讓我們來探索。

堪布:

對。在國內,每個人的血液裡或多或少都有對傳統文化的信仰或感情,先天就有一定的基礎。所以,用一些傳統的或佛教的方法去開導臨終的人,可能比較容易被接受,對他們更有幫助。

 

觀眾2

堪布,您好!我看過一些國內外關於瀕死體驗以及輪迴的紀錄片,也漸漸相信人死之後靈魂並沒有消失。如果這些真實存在的話,那親人過世時和過世以後,我們該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堪布:

國外有一個關於輪迴的大型紀錄片,其中一個主要人物是弗吉尼亞大學的一位科學家,這個人的老師叫史蒂文森,史蒂文森和他的團隊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著手研究人死之後到底會是什麼情況。除了南極洲以外,他們走遍了世界各地,並且在途經的各洲都發現了人死以後還存在的生命痕跡。所謂的痕跡,比如說一個小孩剛生下來沒多久或剛會說話時,就能講出自己的前世是哪個國家的人等。這確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佛經裡也記載過,在近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出現過很多這樣的公案。

史蒂文森團隊收集了2500多個非常有說服力的案例,他們從這些案例中選取了最有說服力、最有科學依據的2000個案例輸到電腦裡,分析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有沒有自然的規律。現在對這方面的研究特別有意義。不光他們,我也遇過好幾個這樣的小孩,這種情況其實不奇怪,全世界都有。這就說明人死以後其實還沒結束,還是會回來。

但是,我剛才講的這些目前在西方還不是主流的思想。因為基督教在西方的影響很深,基督教並不這麼認為;而科學在這兩方面又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所以到現在既不敢否定也不敢肯定,什麼也不敢講。史蒂文森先生在2007年過世前說,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影響到主流科學,科學界還沒有接納他的想法。由於種種原因,這種觀點要成為主流思想,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無論現在是不是主流,它都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至少幾千年來的人類歷史上都有過記載,並非最近才被發現,這就說明人死後還存在一些事情。

雖然史蒂文森先生已過世,但他的團隊還在,團隊成員都是非常嚴謹的科學家。我在2015年、2016年與該團隊進行過交流,我問他們:「你們在半個世紀裡進行了這麼多的研究,你們覺得到底有沒有輪迴?」他們回答說:「至少可以認為,人死後還有一些東西是存在的。」因為他們是科學家,考慮到自己的身份,所以不會直接說輪迴存在,但是他們說的這句話透露了什麼呢?人死了以後,除了人的意識、靈魂以外,還有什麼能繼續存在?不會有其他的什麼了。所以,這是一個非常科學並且有證據支持的觀點。以前國內很少看到這方面的書和紀錄片,現在確實有一些了,這些書是一些科學家抱著非常嚴謹的學術態度去調查後寫出來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提醒我們應該提升自己的生命。我們整天都這麼忙碌,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生活壓力,辛苦一輩子,但在臨終時什麼都帶不走,不管是名利、財富,還是其他有形、無形的東西。然而,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帶走的,但這往往不是我們平常追求的東西,而是我們平常不太在意的東西,例如提升自己生命的等級。什麼叫作「提升生命的等級」?例如把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氣改掉,或是剷除自己的煩惱等。人的煩惱要從本質上剷除有點難,但可以把一些不太好的觀點和想法逐漸減少。還有,去關懷、關懷所有的生命,從佛教的角度講,就是增長自己的慈悲心。

就像一張被塗上了各種顏色的紙,我們把這張紙帶到哪裡,這些留在上面的顏色也跟著去哪裡。同樣地,我們盡量把內心當中一些不好的東西去掉,多灌輸、串習一些好的東西,那麼將來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雖然身體會回歸塵土,但意識會把已經接受的東西帶到下一次的生命輪迴中,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心靈資源。

我們平常常說天賦,雖然這有一部分和父母的基因有關係,但是同一對父母生下來的幾個小孩,他們的性格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善良,有的不善良,這就是天賦。所謂的天賦,不是莫名其妙、無因無緣,而是長時間沉澱、累積下來的東西。如果一個人的一生累積下來的是好東西,那麼他下一世就會變成一個善良的、對人友善的人,這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帶走的。但遺憾的是,這些可以帶走的東西,往往也是我們不太在意的;而那些我們特別在意的東西,卻都是我們帶不走的。

所以,我們現在應該盡量提升自己的心靈,說白了就是修行、打坐,把自己的心態塑造好,這樣就可以帶到下一世。

主持人:

其實生命是有質量的,它不光是物質的那個質量,它本身是有質量的。

堪布:

對,是。

觀眾2

謝謝堪布!那麼,親人在過世的時候和過世了以後,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堪布:

一方面,不管亡者自己有沒有信仰,他的親人都可以幫他做一些善事,尤其是在他離世後四十九天的前期,第一個七天、第二個七天的時候。現在很多父母剛過世沒幾天,子女就來爭奪遺產,為到底歸誰而吵架,甚至告到法庭上,這確實對亡者特別不好。說句不好聽的話,要爭的話也不要在這時候爭,先緩一緩。因為這時候,從表面上看,我們以為亡者走了,但實際上他可以看到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而我們卻看不見他。尤其是第一個七天、第二個七天的時候,不要做這樣的事。

另外,盡量替他做一些善事。如果是佛教家庭,誦經、持咒、供佛這些都可以做;如果不是佛教家庭,那麼可以去做一些慈善方面的活動。反正只要是好事,什麼都可以做,一定對他有一定的幫助。其他方面,例如超度,佛教裡面這些方法是比較多的,但是要看家人願不願意去做這些佛事。

觀眾2

感謝堪布。

主持人:謝謝,感謝慈誠羅珠堪布的到來,同時感謝堪布細緻的解答,也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2C4_死亡不是愛的終點.png

投胎是個技術活兒

《慧燈·問道》「初識生死篇」第5期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 上一期我們就死亡的話題和堪布進行了交流,這一期節目我們將繼續討論這個話題, ...

S2C5_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png

死亡時到底會發生什麼

《慧燈·問道》「超越生死篇」第1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這集節目我們探討的話題是「死亡」。 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生命現象,不 ...

S2C5_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png

解密虹光身

《慧燈·問道》「超越生死篇」第2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在上一期節目裡,慈誠羅珠堪佈為我們解答了很多關於「如何面對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