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問道》「初識生死篇」第1期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在本集節目中,我們要談一個特別的話題-死亡。
近幾年流行一本書,叫作《西藏生死書》,它讓我們認知生命與死亡,了解如何迎接死亡、如何幫助臨終者和亡者。我想這本書的熱銷說明了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死亡。確實,死亡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不爭的事實。所以今天的節目,有請慈誠羅珠堪佈為我們解答關於死亡的問題。
堪布,很多人一提到死亡就會想到:人死了,一切都結束了,就好像老人們說的「人死如燈滅」。您對此怎麼看呢?
堪布:
死亡本來就是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不過,我們今天以一個比較樂觀的態度和心情來討論這個問題。
其實,死亡並不是我們很多人所說的「如燈滅」,但是人類很久以前就有這種想法了。為什麼人們會這麼認為呢?因為人類對大自然、人生,以及生命的真相,有一個緩慢的、逐步了解的過程。過去的錯誤觀點,有一部分被後來的科學、哲學及佛學逐漸地修正,有些卻一直保留到現在。
那麼,這些錯誤的觀點最初是怎麼產生的呢?舉例來說,例如一個身高1.7米的人,他面對大海或站在大草原等遼闊的地方,抬頭望向遠方,此時他的視野範圍只有4600多米,更遠處就看不見了。因為地球表面是球形的,所以只能看到方圓4600公尺內的地方。即使他繼續往前走,走到之前看到的地平線處,再怎麼往前看,還是只能看到同樣遠的地方。而且,因為眼睛看到的地面是平的,所以過去的人都認為世界是平面的,並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無論走多遠,人能看到的範圍始終非常有限,無法去了解自己視野以外的地球,所以他們認為,沒有看到的地方應該也都是一個樣子,於是就產生了「地球是平面的」這個錯誤的認知。還有,太陽、月亮都是從東邊升,西邊落,所以大家都認為它們在圍著我們轉繞。這也是錯覺,但幾千年來大家都誤以為這是真理。
同樣地,我們對生命的了解也非常有限制:往前看,可能也就活到100歲,或許更多,或許更少;往回看,一個四五十歲的人,只能看到這四、五十年間的事情,其餘的都看不見。因此人們就認為,除此之外都不存在,人死之後一切都結束了。
早期的時候,由於人類的思維還不成熟,沒有能力把肉體和靈魂分開進行研究分析,因此把肉體和意識看成一個整體。一旦人的身體歸於塵土之後,就認為一切都結束了,因此草率地得出一個十分簡單的結論:人沒有前世,也沒有後世。這個觀點後來一直保留了下來。
現在科技發達了,人類的思維也成熟了,但仍有一部分人沒有把死亡當一回事。雖然生死是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卻整天忙於其他瑣事,沒有把死亡當成一個課題去專門研究。況且,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僅以個人的能力去研究,也未必能研究出什麼結果。所以,雖然很多人對死亡非常恐懼,但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避而不談。
主持人:
更多人選擇的是迴避,忌諱談這個話題。
堪布:
是的,甚至很多人覺得,談到死亡不吉利,根本不敢談。但是,死亡總有一天會發生的事。我們買了醫療保險、汽車保險等名目多的保險,其實這些未必用得上。但因為我們會有這樣的焦慮,擔心也許會發生什麼意外,為了以防萬一,就買了很多。死亡不是這樣,它不是也許會發生,而是一定會發生。可是很多人卻不願意談,一味迴避,於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所以,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太悲觀;不要把它當作一件異常恐怖的事情,要正確地面對死亡。從目前來看,能夠比較正確地闡述死亡及其整個過程的書籍,在藏傳佛教的密法裡面可能比較多一些。其他像心理學、哲學也會涉及這方面的內容,但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得到讓人很滿意的答案。
總的來講,「人死如燈滅」這種觀點雖然有很長的歷史,但是實際上這個說法靠不住。它的證據太過簡單,沒有什麼真正可靠的理論支持,所以站不住腳。因此我們還是要重新思考一下,死亡到底是怎麼回事,死亡時會發生什麼事。
主持人:
謝謝堪布。有一部口碑很不錯的電影,我相信堪布和在座的各位觀眾也看過,這部電影叫作《滾蛋吧!腫瘤君》。主角熊頓是一位癌症患者,她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疾病和死亡。在熊頓的葬禮上,也就是影片最後,播放了一段熊頓生前錄製的視頻,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個視頻。(播放影片)
這電影讓大家都很感動啊,我每看一次都會哭一次。當熊頓面對死亡時,那種積極樂觀的態度感染了大家。在座的各位觀眾朋友,你們如果真正面對死亡的話,會是什麼樣的心態?有沒有和熊頓不一樣的?
觀眾:
堪布,您好!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就跟剛才電影裡的主角很不一樣,我沒辦法像她那麼樂觀。一想到死這件事,我就心裡發慌,不敢多想,當然,也想不出太多。是不是現實中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啊?
主持人:
看來確實是有和熊頓不一樣的態度。其實我想,這位觀眾朋友說的也代表了多數人對死亡的態度。我想請教一下堪布,當死亡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或什麼樣的方法去面對呢?
堪布:
其實短片裡的主角面對死亡時,也不是很樂觀。只有少數的修行人因為徹底地了解了死亡,牢牢掌握了面對死亡的方法,才能夠真正用發自內心的樂觀態度去面對。除了這些少數的修行人以外,我想普通人當中,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從骨子裡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死亡。
主持人:
也許我們可以很勇敢地去面對,但是我們並不清楚,該如何真正地解決死亡時遇到的問題。
堪布:
是的。短片裡的主角用這樣的方式面對死亡,確實讓我們很佩服,一個普通人想出這樣的方式,確實很了不起。但看得出來,她骨子裡也不是很樂觀,一定是這樣,大家都能理解。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只有在很有把握的情況下,才可能真正的樂觀。就像我們去做一件事情,當有一定把握時,才會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如果處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不知道到底會發生什麼,就會有一些顧慮和忐忑不安,不可能很樂觀。
所以佛教要求我們正視死亡,不要把它美化,也不要把它妖魔化。死亡,或者說生老病死,其實只不過是週期性的生命活動而已。就像天上的日月星辰,它們都有週期性的活動,如日食、月食等就是天體在宇宙中的活動,它們一直都在這樣循環往復。同樣地,我們的身體從幼小到老化也是一個過程,然後換成另一個身體,再次從頭開始經歷這個過程,一直都是這樣周而復始。
生命也是這樣,它伴隨著我們的肉體經歷了許多生老病死,但它本身不會生、不會老,也不會死。生命是永遠存在的一個能量,雖然它的載體會發生很多變化,但是內在的生命本身不會有什麼變化。例如我們現在看到的桌子,它的形式可以有變化,但是它的原子、分子及更小的粒子是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假如這張桌子被毀了,那隻不過是它的形式不存在了,但是它的原子仍舊存在。幾個小時或一年以後,這些粒子又會組合成另外一個物質,這就是物理學裡講的物質不滅定律。
雖然物質不滅,但我們認為物質滅了。例如這束花,一兩天後它會慢慢地枯萎,然後被當成垃圾丟掉,最後腐爛、消失…… 因此我們認為它不存在了、滅了。但其實它沒有滅,只不過是形式發生了一些變化,它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可是,由於我們的肉眼只能看到有變化的、形式上的東西,而看不見事物的本質,於是就下了這樣的定義──無論是物質或人的生命等,只要在我們的視線裡消失不見,那就是不存在了,結束了。但實際上,如果用顯微鏡看的話,它們還是存在的,並沒有消失。就像這朵花枯萎以後,雖然形式上發生了變化,但它不會永久地離開我們,因為它的原子、分子會變成其他東西重新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還會再次相遇。
物質是這樣,內在的生命更是無法被看見。但是這個看不見的東西,它的變化過程和宇宙空間中任何一種物質的變化規律都一樣。無論是作為物質的身體,或是我們的意識、精神等,它們的自然法則都一樣,基本上都遵循這樣的循環定律。
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就真的不存在嗎?我們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其實身邊的很多東西都在提醒我們:「我」沒有消失,「我」一定會換成另一個形式出現。剛才這個影片裡也提到了,她說的這一點確實沒錯,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形式。過去她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前,現在她暫時從我們的視線裡消失了,但這並不代表她永久消失了。在機緣成熟的情況下,她一定會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但最遺憾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不知道她是誰。例如這朵花的原子和分子,幾天之後會組合成另外一種物質,當它再次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時,我們不知道這是原來那朵花的原子、分子,還以為這是一個新的東西。
我們的想法一直都是這樣,對生命的了解也是。我們認為這個小女孩走了,她的生命結束了;當下次遇到一個新誕生的生命時,我們認為這是另外一個生命,但實際上,她有可能就是過去的那個人。因為我們無法看見生命的本質,只能看到外表,而外表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我們就認不出來了。這是最遺憾的,也是我們最無知、最愚蠢的地方。
我們認為過去的統統消失了,現在的全部都是新的,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所有物質都在不斷循環中,因此佛教就用「輪迴」這個詞來描述這一切。雖然這個字主要指人的生命,但我們所處的場所乃至整個宇宙,都在這個輪迴的概念中。我覺得這個詞用得很不錯,人在輪迴,物質也在輪迴,包括夜晚抬頭看到的滿天星斗也在輪迴。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 所有的物質都在輪迴。
主持人:
就是說死亡不代表結束。
堪布:
對,死亡不代表結束,只是週期性的生命活動而已。包括宇宙中的這些天體運動也是有週期性的,例如日食和月食,月食一般出現在農曆十五,不會出現在三十;而日食在一年中不會出現太多次,一般在農曆和藏曆的三十,不會出現在十五。
主持人:
它有一個固定週期。
堪布:
對,它們的運行速度和軌道都是固定的,不會亂來。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例如幾千年、幾萬年中,都是固定的。所以,不只人的生命在輪迴,它們也在輪迴,但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片面而已。
那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呢?首先需要對死亡有正確的了解。我們不要站在任何一方,不要帶有任何成見,以客觀、實事求是的心態去研究。現在的數據和資訊都很豐富,除了佛教講的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資料可以藉鏡。例如現實生活中出現的事例,還有一些國外的生命科學機構,他們的研究數據確實也很多,所以想研究並不難。真正了解了以後,我們既不要太盲目樂觀,也不要太消極悲觀,要坦然地去面對,正視它的真實面。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死亡會來臨,而且死亡中發生的一切都可以掌控,這對我們來說非常關鍵。對於即將發生的某一件事情,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其中沒有任何發揮作用的空間,就會很被動。但死亡不是,只要我們真的把死亡當一回事,認真去研究,這裡面有很多都是人可以掌控的。
當然,這與我們過去的業力和命運也有關係,但並不是說業力和命運已經註定了就無法改變,根本不是這樣。所以不要那麼消極。
我們都很關心生老病死中的「老」,很多人願意在這方面投入;人們也都非常關注「病」,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精力、物力;但就是沒有關注「死」。原因是什麼?一是我們錯誤地認為,死亡就意味著一切都結束了,沒有必要關注;二是很多人覺得,反正已經註定了,自己插不上手,也沒有發揮作用的空間,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其實這兩個想法都是錯的。第一,死亡並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第二,不是我們插不上手,如果掌握了方法,死亡的整個過程都是可以掌握和操作的。所以它有非常正面的一面,我們應該去了解、掌握。
主持人:
要了解、要掌握、要面對。
堪布:
是的。
主持人:
感謝慈誠羅珠堪布細緻的解答,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下一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