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燈·問道》「初入佛門篇」第
主持人: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在這一期節目當中,我們邀請慈誠羅珠堪布繼續解答大家在生活當中遇到的關於佛法的疑問和困惑。哪位朋友有問題?
觀眾
堪布,您好!我身邊的人都說學佛就是要脫離輪迴、離苦得樂,但是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生命中既有快樂也有痛苦,我們為什麼要遠離痛苦呢?
主持人: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點難回答的問題。
堪布:
對,確實是。佛教提倡離苦得樂,大乘佛教則不僅是讓我們個人離苦得樂,還要從身邊的人開始,讓其他所有的眾生都離苦得樂,這是大乘佛教的一個核心思想。
你剛才提到,人生當中有苦也有樂,這兩者是並存的,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試圖離開痛苦?這個道理很簡單。例如,在貧富之間,我們一定會選擇富而不會選擇貧,對吧?想要富裕的話,首先要脫離貧窮。在現實生活當中,一個人不可能既富裕又貧困——當然,上半輩子貧窮、下半輩子富裕,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但貧窮和富裕並不是同時發生,而是在不同時間段發生的。所以,如果要富裕,首先必須擺脫貧窮,然後才有機會富裕。
同樣地,在痛苦和快樂兩者中,我們肯定會選擇快樂而不是痛苦。從理論上講,這個選擇是沒有錯的。例如我們生病的時候,一定會去看病、治病,我們不會說,反正人生就是生老病死,有健康就有病苦,有病苦就有健康,我無所謂。我們一定會選擇健康,而不是選擇病苦。由此可見,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會選擇快樂而不是痛苦,問題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能不能實現這個選擇。
正因為人生有幸福的地方就有痛苦,所以佛教講,我們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都可以用「有漏」兩個字來形容。所謂「有漏」,就是有漏洞的、不完美的、有缺點的意思。我們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快樂的時候,往往只專注在目前自己感受到的這一面,對後續發生的事情則欠缺考慮。如果再稍微深入思考:這個幸福和快樂到底會讓我墮落還是提升?進步還是後退?然後就會發現很多的漏洞,所以佛教稱之為「有漏」。
那麼,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把幸福和痛苦分開,把痛苦全部拋掉,只留下幸福?肯定是有的。但要用這個方法,我們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有健康就有病痛,有快樂就有痛苦,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只有幸福、健康。我們去研究、了解之後,就一定會發現它的根源,也就是為什麼有漏的幸福離不開痛苦。
佛教認為其根源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無知、愚蠢的意思。有的人在世俗的層面,也就是在生活中,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然而在另一方面,則有可能犯下非常愚蠢的錯誤。一旦犯了錯誤就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他追求了很長時間,好不容易得到了幸福,而後又冒出他不願意接受的痛苦。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在這方面聰明的同時,在另一方面卻有點愚笨,他也有不了解的東西,這就導致了他的幸福離不開痛苦,健康離不開病痛。
所以,佛教建議我們全方位了解生命、世界和人的生命。全方位了解以後,我們就可以斷掉產生痛苦的因素,並且可以從根源將其剷除。從今以後,你的生活當中就只有幸福、沒有痛苦,這完全可以實現。
總結一下:首先,理論上這樣的選擇沒有錯;其次,這個理論要得以實踐和落實,就需要我們稍微投入一點時間和精力;最後,如果我們的方法沒有錯,就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觀眾
謝謝堪布,我懂了。
主持人:
好的,謝謝堪布。請教堪布,我不知道這麼理解對不對:我們平時所說的快樂可能承載著各種痛苦,但最後解脫或到達一定境界之後,快樂其實是一種不悲不喜的快樂、大自在的快樂,可以這樣理解嗎?
堪布:
可以這樣理解。不同空間、不同維度、不同層次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所界定的幸福和快樂也會有所區別。當我們的智慧、意識提升到某種程度的時候,曾經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也許就不再重要了。例如,我們兩三歲的時候特別執著的玩具,七、八歲以後就不太感興趣了;七、三歲的時候覺得特別重要的、特別執著的東西,20
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價值觀也不斷地更新。每一次更新都會產生新的追求,並給予週邊的東西新的定義。有些定義跟我們過去的定義會有衝突,所以我們成長之後,會主動否定自己過去的一些價值觀。當我們活到七、八十歲,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是不是我們的意識也成長到了極點呢?其實不是。如果有機會找到其他方法,就能夠讓意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成長,那時我們可能也會有新的價值觀。也許我們會發現,其實在過去認為的極致的幸福和快樂之外還有更高級的、更有意義的幸福和快樂。
主持人:
明白,所以「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就是這個道理。謝謝堪布。我們看下面還有哪位朋友想提問。
觀眾
堪布,您好!佛教講布施,是我們學佛之後就要任人宰割,別人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
主持人:
這個問題挺犀利的!
堪布:
也不是任人宰割。透過學佛鍛鍊自己,最後的確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只要是自己擁有的東西,別人想要什麼你就會給什麼。但是現階段並沒有這樣的要求,因為這需要一個過程。例如把自己的肉割下來這種身體的布施等,大乘佛教裡面講,必須要達到一定境界時才可以做;如果境界還沒達到,就不可以做。佛教主張先易後難,所以我們可以先從最簡單的事做起。
你家裡一定有很多平常不怎麼用的東西,這些對你來說不是很需要,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非常需要。所以,先從布施自己最不需要的東西開始,逐漸地學習,最後達到連最喜歡的東西也能拱手相送,此時的布施就叫作「布施波羅蜜多」。「波羅蜜多」的意思就是已經到達了彼岸,從什麼都捨不得的此岸到達了彼岸。也就是說,只要有人需要,我什麼都可以送,至少我內心當中沒有障礙和煩惱,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叫作到達彼岸。
但這中間會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現在我們不能任人宰割,否則誰都不敢布施了。先要鍛鍊自己,把布施的心培養出來以後,再做這樣的布施就很容易了,而且也很有意樂,這個意樂會給你帶來很大的滿足感。過去自己獲得東西時都得不到的滿足感,現在卻可以透過給予得到。
過去的修行人是怎麼訓練的呢?他把左手和右手當作兩個人,左手拿著一個東西,說「這個送給你」,同時把這個東西放到自己右手裡;然後再把右手拿著的東西送給左手,這樣簡單地一步一步訓練,最後訓練到可以完全布施的境界。
布施有這樣訓練的過程,所以不用害怕。在還沒訓練之前,你可以先把不是很重要的東西送出去,這也是一種布施;最後你也可以做到完全佈施。
觀眾
謝謝您。
主持人:
謝謝堪布,我們繼續下一個問題。
觀眾
堪布,您好!我替朋友問一個問題:如果懷孕時發現孩子是畸形,或是有嚴重的疾病,醫生不建議生下這個孩子,家裡人也無法接受一個不健全的孩子,那該怎麼辦?謝謝堪布。
主持人:
這是一個蠻有爭議的話題。
堪布:
是,這確實是某些人可能面臨的問題,也很不好回答。這是道德與現實之間的選擇:如果說要保留下來,那麼後期會有很多事情;如果說不要了,那也面臨道德或佛教的因果問題。所以,在道德和現實之間怎麼選擇,確實不好說。
但是,從佛教的角度一定會說,無論如何都要保留孩子。因為孩子身體有問題是他自己過去的因緣,把他生下來則是父母的責任。把他生下來以後,幸福與否跟他自己過去的因緣、業力有關係;父母為什麼有這樣的孩子,跟父母自己的業力也有關係。如果把孩子做掉了,就會變成惡性循環,後果會更加嚴重──你結束了他的生命,不等於你們之間的因緣就了,反而又結下了一個更壞的因緣。所以一定要把他生下來。
可能你對他的付出,要比對其他孩子多出幾倍甚至幾十倍,這也跟你自己過去的因緣有關。你要有勇氣為他付出。雖然他是個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但他是你的孩子,不是別人的,這都有一定的因緣在裡面。另外,不管他有再大、再嚴重的問題,終究是一個生命,所以你要允許這個生命誕生,不要去阻礙。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是一個生命,就要允許他活下來。佛教會這樣回答,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會這樣告訴大家。
所以,考慮到這些問題的話,就應該把他留下來。道理是這樣,但是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困難,至於怎麼選擇還是要看個人意願。
主持人:
明白,有些時候面對這種選擇會特別糾結,但是就像有些紀錄片中所說的,無論如何,孩子都是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個饋贈,應該好好愛護他。
堪布:
對,是。
主持人:
感謝堪布的精彩作答,也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本集節目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我們下期再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