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二季 命運真的存在嗎?能改變嗎?

命運真的存在嗎?能改變嗎?

分享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6期 

主持人: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慈誠羅珠堪布為大家解答了許多與大學生相關的問題,這期節目接著請堪佈為我們答疑解惑。首先讓我們掌聲有請慈誠羅珠堪布!

 

觀眾1

堪布,您好!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我想問一下,命運真的存在嗎?我們的命運真的能被改變嗎?

堪布:

有沒有命運?答案是有的,但這不是我們民間所說的命中註定,開心得接受,不開心也得接受,不是這樣的。

佛教所講的命運,主要跟我們過去的所作所為有關係。有些人一出生身體就非常健康,物質財富等各方面都自然具足;而有些人天生就體弱多病,做任何事情都不順利。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巧合,或是什麼客觀因素導致的,但在客觀因素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佛教認為,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兩個因:一個叫作遠因,就是比較早的時候的所作所為;一個叫作近因,即現在、當下的因,也就是我們平時講的客觀因素。我們人生當中的一些重大事情就是由這兩個因來決定的。

從近因,也就是從客觀因素的角度來講,如果所有的條件都具備,那應該可以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但最後沒有得到這樣的結果,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它的遠因,比較遠、比較早的時候的因影響了現在的結果。準確地說,就是佛教講的善惡因果。這個善惡因果就影響到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

所以,即便客觀條件我們都具備,結果也未必如我們所願。佛教認為這跟過去的業有關,在佛教裡面就叫作命運。但這個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過去做錯了什麼事導致現在不順利,那現在就做一些好事來彌補,這樣就可以改變自己過去的命運,並不像民間說的命中註定就無法改變,不是這樣。

主持人:

我們多多去增進善緣。

堪布:

對,這是佛教的命運觀。還有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出生時候的星座,以及我們平常講的風水…… 這些也是看不見的因果。雖然我們不知道這些東西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但這些確實是存在的。佛教認為這些也會影響命運,但主要的還是善惡因果,這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主持人:

我覺得佛教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讓我們認識自己的人生,然後努力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去學習佛陀的這些教言,然後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這是我們的目標。

堪布:

很多人對佛教最大的一個誤解,就是覺得佛教逃避現實,或者很消極,但其實根本不是。佛教教導我們的是什麼呢?它不是教我們逃避現實,生老病死的問題是沒有辦法逃避的,至少釋迦牟尼佛懂這個道理。

在無法逃避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選擇一個面對的方法。同樣一件事情,對一個樂觀主義者和一個悲觀主義者的影響完全不同。影響他們的決定性因素,主要是他們的心態,也就是人的主觀精神。很多人平時都忽略了主觀面,大家都認為物質是非常實在的,主觀的精神部分是可以忽略的。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物質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價值永遠都沒辦法否定,但精神也有同樣的價值,我們也應該重視它。如果我們的心態很負面,那麼看待問題時也會很負面,這樣對事情的影響就非常不利。

所以佛教不是要我們逃避現實,而是教我們怎麼樣面對現實。要面對現實,必須有一顆非常強大的心。內心強大了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可以面對,都能過得去。佛教講的是這個,但很多人不太了解,以為佛教在講逃避現實的方法,其實不是這樣。

另外,佛教平時講人生痛苦這方面講得比較多,幸福生活講得少,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佛教很消極。但其實不是,這些無論講或不講都是存在的,佛教就是鼓勵我們,讓我們明白生活中就是有這麼多的痛苦。明白了以後,我們就會去想解決的方法。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所有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但我們在比較順利的時候,就不會去考慮這些;等這些問題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只能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樣就會導致情況更加嚴重。佛教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早一點做準備。如果做好了準備,那麼這些生活中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從這個角度來講,佛教對人生的態度是非常積極、樂觀的。

主持人:

佛教一直以來都主張把命運攥在自己的手中,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然後才能夠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就是我們內心強大的一個作用。

堪布:

對,是這樣的!

主持人:

感恩您的精彩解答。今天除了現場提問以外,我們還做了一次戶外的街訪,大家可以透過大螢幕看短片當中大學生們的問題。(播放影片)

 

大學校園訪談問題一:你有過自卑嗎?

學生1偶爾會有。

學生2有時候會有。

學生3我是個正面正面的人。

學生4有時候會有吧,因為生活不可能只有正面的正能量。

學生5會有一點點。

學生6考試會有。

學生7其實我覺得我不自卑。

學生8有過吧,畢竟比我優秀的,大有人在。

學生9還真沒有過。

學生10沒有特別有自信,但是也不算自卑。

學生11學校裡這麼多厲害的人,一定會有自卑的時候。

學生12我覺得自卑這個東西,一定是跟別人比較了以後。

學生13跟舍友打遊戲的時候,常常會自卑。

 

大學校園訪談問題二:你遇到負面情緒時,是如何調節的?

學生1吃。

學生2每天給自己灌雞湯。

學生3我喜歡喝酒。

學生4做點運動啊。

學生5看看電影。

學生6去健身。

學生7出去玩。

學生8跑跑步,心情會好很多。

學生9打遊戲。

學生10難受難受就忘了。

學生11沒有特別多負面情緒,因為我自己蠻注重個人排解的。

學生12聽歌。

學生13找朋友安慰一下。

學生14出去玩。

學生15會找同學朋友傾訴。

學生16休閒過後可能會忘掉。

學生17稍縱即逝吧,我覺得很快就會過去。

學生18你想想一定還有比你還差的,你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主持人:

透過這短片,能看到大家不同的狀態,有的人非常樂觀,有一種阿Q精神。想請問堪布,有過自卑的時候嗎?

堪布:

剛才短片裡有些人的回答,我覺得我也有,但不是常有。

主持人:

曾經有過?

堪布:

對,偶爾也會自卑。有一次,我從印尼的雅加達飛到另一個國家的某個城市。晚上到達那個城市的時候,因為航空管制,飛機在城市上空盤旋了一會兒。往下看這個城市的時候,真的是一望無際,就像一個燈火的海洋。著陸了以後,我想,在這麼大的城市裡,這麼多的人當中,我能幫助的可能只是萬分之一,甚至可能連萬分之一都不到。這時候就覺得自己特別渺小,感到特別自卑。有這樣的時候,但不是常常有,過一會兒就又沒有了。

主持人:

那您要如何調節呢?

堪布:

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主要用佛教的方法來調整自己。比如說打坐,或是轉變我的觀念和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根據我的經驗,透過這些方法去化解問題是非常有效的。任何一個問題產生後,當我感到特別不舒服、不開心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好好坐下來深入思考,或者用一下佛教的方法,那麼片刻間就可以化解了。

主持人:

就通了。

堪布:

對,通了!真的是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閉著氣、呼吸特別困難的時候,突然暢通了。

主持人:

因為您是佛教的老師,所以您選擇用佛教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但其實很多人透過世俗的方法,也能有效調節自己的情緒。

堪布:

是,像剛才影片裡提到的,比如說出去運動、聽音樂、看看藍天,如果在海邊的話,就看看海…… 這些都有幫助,挺好的。另外,如果你有好朋友的話,就跟朋友聊聊天。當然,這時候一定要找比較開朗的、正面的朋友。

 

觀眾2

堪布,您好!我想知道,當前焦慮、煩躁的這種情緒在年輕人中普遍存在嗎?怎樣才能解決這種焦躁情緒?或是有什麼簡單的修行方法,能夠讓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呢?

堪布:

這種現像在大學裡,尤其是比較頂尖的高校,或是在企業裡比較普遍。為什麼?因為過去,你在家鄉可能是學校裡面頂尖的、考試會得第一名的學生,但現在到了北大、清華等一線高校或者是國外的一些高等學校之後,就會發現像你這樣的人特別多,甚至超過你的人也特別多。而你一直認為自己是佼佼者,從來沒有這種被超越的感覺。所以,當現在有這麼多的人都排在你前面,根本就沒被列入頂尖的梯隊當中時,你就會開始焦慮。焦慮產生之後,因為找不到解決方法,又開始煩躁,持續煩躁就會導致憂鬱。

這種情況非常多,哈佛大學40%以上的學生都有憂鬱症,或是曾經有憂鬱症。所以我想,越是比較高端的學校或企業,競爭越激烈的地方,出現焦慮、煩躁的情況也越普遍;而在比較基礎的領域中,這個現象就不是很明顯。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很嚴重的。 2016年《人民日報》曾報道,中國13億人口中,患有各種精神疾病的人已經超過了1億,意思就是每13個人當中就有1個患者。實際的人數還有可能更多,為什麼呢?因為精神疾病需要透過醫生的確診,否則無法知道自己是否有精神上的問題。但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去找醫生,這種數據是沒辦法統計的,所以實際人數可能會更多。

從全球的角度來講,目前癌症、愛滋病、憂鬱症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憂鬱症也不是從天而降的,就是因為長期焦慮、憂鬱、擔憂等而慢慢形成的。憂鬱症的根源或產生因素,都潛藏在健康的人群當中。現在,精神上的問題真的非常普遍,這是有數據可查的。

我記得2003年的時候,也就是十多年前,《光明日報》就曾報道,當時中國每年有20萬人自殺,八成都是因為憂鬱症。去年這個自殺的人數已經上升到28萬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精神上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要充分做好調整自己心態的準備,這真的不能忽視!

主持人:

對,多多關照自己內心的情緒,有效地控制它。

堪布:

物質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但是精神也同樣重要,真的不能忽視。

主持人:

精神崩潰了,一切物質也都灰飛煙滅了。

堪布:

是的,你說得非常對。物質生活要帶給我們真正的幸福,就必須要有精神的配合。國外就「物質能不能帶給我們幸福」做過一個問卷調查。答案是可以,但所有的幸福感中,只有15%跟物質有關係,除此之外的都跟物質沒有關係。

美國《新聞周刊》雜誌曾經提出一個問題,我想這在全世界人的心裡都是一個很大的問號。這個問題就是:物質與幸福之間,到底哪一個對我們比較重要?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肯定說兩個都需要,或者說有物質就是幸福,但其實不是這樣。

主持人:

它們不是直接對等的關係。所以,當我們內心出現一些憂鬱情緒的時候,要及時去化解。例如找自己知心的朋友聊聊天,透過其他方式排解一下,或是像堪布說的,去打打坐、禪修一下,透過與自己的內心對話,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非常感謝堪布的精彩解答,也希望今天堪布的解答能解開大家心中的疑問,我們下期《慧燈·問道》再見!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鼓起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7期  主持人: 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 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慈誠羅珠堪佈為大家解答了許多與大學生相 ...

S2C3_解開初學的困擾.png

佛菩薩很忙吧,真的有空搭理我嗎

《慧燈·問道》「初入佛門篇」第1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這一期的《慧燈·問道》節目。 許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法、學習佛法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

S2C3_解開初學的困擾.png

利益有錢的壞人,這是什麼道理

《慧燈·問道》「初入佛門篇」第2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繼續收看《慧燈·問》節目。本集節目我們將繼續解答初學者在學習佛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擾與疑惑。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