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慧燈・問道-第二季 爸媽,想說愛你不容易…

爸媽,想說愛你不容易…

分享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4期

主持人:

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

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慈誠羅珠堪佈為大家解答了許多與大學生相關的問題,這期節目接著請堪佈為我們答疑解惑。首先讓我們掌聲請出尊敬的嘉賓,慈誠羅珠堪布。歡迎您!

觀眾1

我是一名皈依過的大學生,請問在學習期間該如何修行?大學期間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什麼?

堪布:

在學校的時候,有些學佛的方法可能不太方便。例如四個或八個同學住在一個寢室裡,你一個人去打坐、做很多的功課,確實有點不方便,除非你在外面租房子。不過沒關係,這些你現在暫時可以不要做。

我覺得,在學校還是要以學習為主,但同時也可以修行佛法。例如平常坐車、走路的時候,可以念一些自己喜歡的佛教咒語,像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嗡嘛呢巴美吽」等;還有《心經》,全文只有200多個字,把這個背下來之後,隨時隨地都可以讀誦。此外,你也可以透過手機去聽一些佛教的課程,看一些佛教視頻,現在這些都非常方便,你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來學習。

學校放假的時候,如果有一點空閒時間,就可以在周圍或其他地方,找一個有條件學習、打坐的場所,農家樂、度假村或寺廟都可以。然後花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靜一靜,打打坐。另外,在大城市裡有很多佛教團體,你也可以去這些佛教團體學習、打坐。如果星期天稍微有時間,就不要在寢室裡面打坐,方便的情況下,可以跟這些小規模的佛教團體一起誦經、打坐,這樣你在大學期間學習佛法的問題就解決了。

我建議這個時候還是以自己的學業為主,同時也兼顧打坐修行,這真的很重要。現在很多年輕人,包括大學裡的學生,內心非常浮躁。不只浮躁,還有很多精神上的問題,我們也常聽到、看到大學裡面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這個時候,用一個既科學又實用的方法來調節自己的心態,不僅對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對健康地度過大學生活等各方面都有助益。所以學佛一定要學,但不要影響自己的學業,我想這應該是可以圓融的。

主持人:

要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沒有辦法實修的話就多聞思一些。

堪布:

對,也可以的。

主持人:

利用這個時間豐富自己,也是很好的機會。

堪布:

是,如果沒有時間正式地去打坐的話,平時聽聽佛教的課,看看佛教的書,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讓我們的心靜下來。心靜下來了以後再去學習,效果就不一樣。

 

觀眾2

我也想問學習、生活中的一個問題:有的老師可能會厚此薄彼,甚至是偏心眼。覺得受到了不公平對待的學生,感覺很痛苦卻又無法表達出來,這時候該怎麼辦?

堪布:

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三個步驟你可以去試一試,我想一定會有幫助的。

第一,當你認為老師有點偏心、不公平的時候(其實不一定),首先不要下定論,因為這種情況也許是自己的誤解。尤其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時,如果當時沒有處理好,那麼當它再次發生時,由於自己心裡已經有了這樣的成見,就會導致更多的誤解。老師的很多言行舉止其實根本就不是針對你,也不是偏心,但是你就認為他不公平、不公正,很多這樣的想法就會冒出來。這是因為之前內心已經有了這樣的成見,它在發揮作用。所以,當你發現有這樣的問題存在的時候,先不要忙著下結論,要確定一下到底是不是這樣,也許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第二,如果確定狀況屬實的話,就得想想,為什麼老師對你不好,對他好呢?也許是你不聽老師的話、學習不好,而他聽老師的話、學習好。是不是這樣的原因呢?如果是,那你可以在自己的身上創造這些條件,也可以多去聽老師的話,學習上更努力一些,這樣你和他不就一樣了嗎?老師從此以後也就不會偏心了。所以首先要在自身上找原因,看自己有沒有出什麼問題。

但是,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同樣的毛病,就是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事情時,我們從來不會想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否在自己身上,而是習慣性地去找對方的問題。

主持人:

向外求。

堪布:

是的。「是你不對!」「你憑什麼這樣?」我們會這麼反應。但有些時候確實不是這樣,人家可能沒有這種想法,所以這些內省的方法都用得上。

第三,如果這些都確定了,自己沒有什麼做得不對,確實就是老師不公平。那這樣的話,你不要希望去改變老師的行為、想法,因為這個對你來說可能有點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否則自己的學習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即使老師有這樣的問題也沒關係,你就學習老師教你的好的一面,盡量去消化不好的一面。當然,換作任何一個人,遇到這樣不公平的待遇都是不好消化的,這也沒有那麼容易。有一個消化的方法,你可以去看佛教裡的一部論典,叫做《入菩薩行論》。

主持人:

《入菩薩行論》?

堪布:

對,《入菩薩行論》,你可以上網搜。《入菩薩行論》裡的安忍品,專門講當我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該怎樣進行自我化解,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忍辱。

主持人:

六度中的一個。

堪布:

對,你去看看。它是偈頌的形式,原文有點難,但是有很多的註解和講解。你一定可以在裡面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用這些方法把它化解掉就沒問題了,可以當它沒發生過。

 

觀眾3

我是在校大學生,想問一個關於當代大學生與父母交流的問題。隨著我們所學的知識不斷增加、接觸的東西不斷增多,有時候就會出現一種類似代溝的問題,認為自己的父母仍處於原地,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當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去解決呢?謝謝。

主持人:

總覺得父母是錯的。

堪布:

這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其實很多兒女並非不愛他們的父母,他們非常愛父母,很孝順。可是他們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常常為了一些沒有必要的事情而拌嘴、爭吵,導致了許多的家庭矛盾。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從上幼稚園、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有學習的壓力,長大以後想法也變多了,各方面又新增了更多的壓力,這就導致每個人的內心相對來說都比較浮躁,所以很容易發生爭吵、矛盾。當然,我們平常對其他人都會注意一些,不敢隨便發脾氣、爭吵,但因為父母是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所以平時就比較隨便,問題的原因可能就是這樣。

我想,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大乘佛教裡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方法。這個方法的一部分,就是對我們的父母去修。我們要思考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然後感恩、報恩。如果不太想修菩提心、慈悲心的其他部分,那就修這一部分也可以。這部分一定會讓你重新感受到父母的恩德,對他們生起感恩之心。當然這不是在一天、兩天之內能修成的,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

當感恩成長以後,你一定會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光。你一定會覺得,父母對我恩重如山,現在每年好不容易見幾次面,還跟父母爭吵、讓他們不開心,實在是不應該。我要珍惜這個機會,好好和父母相處,好好地孝順他們。從這方面去思考的話,我想可能會有效果的,你試試看。

主持人:

其實就是跟父母缺乏有效的溝通。

堪布:

對,畢竟父母年輕時的生活方式、理念跟現在或多或少有些差別。父母因為愛兒女,認為一定要這樣做才好,但實際上,過去的觀念不一定適用於現在。他們年輕時大家都認為應該要做的事情,放到現在不一定要做不可,也許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代替。這就是因為觀念不同而產生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解決方法就是多跟父母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跟父母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溝通多了以後,父母一定會發現:哦,原來這樣生活你會很開心、很幸福,然後他們也會接受你的觀點。很多人認為,父母總是喜歡強加在我們身上一些東西。那他們為什麼要強加呢?就是因為他們特別愛我們,他們擔心我們不這麼做的話,以後的生活、婚姻、家庭等各方面都會出問題。

這個世界一直在變,你可以不接受他們的觀點,也未必要以他們年輕時候的方式去生活,但是你要多去和他們溝通,獲得他們的理解。

主持人:

我們應該換位思考。

堪布:

對。

主持人:

父母這麼做,說白了都是為我們好,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

堪布:

是,那是肯定的。

 

觀眾4

有一個養兒防老的問題想向您請教,因為對我們這一代來說,這已經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困擾。我們雖然也很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但是有很多人注定在青年到中年這個階段,沒有辦法陪在父母身邊盡孝,我們擔心父母會對我們有一些失望或者會感到委屈,所以想向您請教一下這個問題。

堪布:

很多父母過去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他們可能也沒有這樣的要求。如果你一直都能夠陪在父母身邊,那當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你也要學習、工作、成家,這些父母也會理解。如果你在讀大學期間,每年能稍微抽一些時間去陪他們,這並不會影響你的學習,而父母也就滿足了,感覺到兒女在關心他們。

老年人可能更需要的是心靈上的關愛。物質方面,經濟條件差一些的父母可能需要,但需要的也不會很多,你就盡量滿足他們,最關鍵的還是精神上的關愛。如果我們平常不給父母打電話,有空的時候也不去看望他們,父母的內心肯定特別難受,幾乎跟天塌下來了一樣,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關心他們,什麼事情都要獨自去承擔、去面對。因為人老了以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他們的內心會感到很痛苦。要消除這些痛苦,你天天到身邊去陪他們也不太現實,但是你要多關心他們,有空的時候去看看,平時多給他們打電話、多溝通,這樣的話,我想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主持人:

謝謝您。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去關愛父母,但父母的生活重心卻又寄託在我們身上,所以這是一個互相體諒的過程,我們要為父母多考慮。

堪布:

對。說到他們的空虛問題,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讓他們去學佛。如果他們願意學佛的話,那他們的晚年又看到了一個新的希望,他們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學佛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很充實,平常也不會那麼孤單、空虛。這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幫助,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主持人:

讓他們知道,原來生命中還有其他事情可以讓自己更有奔頭,然後努力把生命的重心轉移到那上面,這其實是更重要的。

堪布:

對。

主持人:

非常感謝堪布的精彩解答,讓許多現場的觀眾朋友都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沒錯,父母、師長、朋友、情人…… 他們都是我們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人,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礎。正如堪佈在《慧燈之光》裡曾經說過的:生命的意義無外乎兩個,第一是愛的付出;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心靈。

讓我們用智慧和愛心來面對自己、面對他人。你,可以更幸福。也希望今天堪布的解答,能夠幫助大家解開心中的疑惑,我們下一期《慧燈·問道》再見。謝謝堪布!

堪布:

謝謝。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迷惘的青春誰做主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5期 主持人: 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慧燈·問》節目。 大學生活很新鮮,同時也有很多讓我們無所適從的地方。如何在人生的關鍵 ...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命運真的存在嗎?能改變嗎?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6期  主持人: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慧燈·問道》。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慈誠羅珠堪布為大家解答了許多與大學生相關的問題 ...

S2C2_青春裡的那些事.png

鼓起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

《慧燈·問道》「莘莘學子篇」第7期  主持人: 觀眾好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慧燈·問道》! 在上一期節目裡,我們請慈誠羅珠堪佈為大家解答了許多與大學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