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緣起性空的奧秘:因和果同時存在嗎?

緣起性空的奧秘:因和果同時存在嗎?

分享

214-07-34-緣起性空的奧秘:因和果同時存在嗎?.png

在宏觀世界裡,因和果二者是可以同時存在的。比如說父母生兒女,父母是因,兒女是果,他們是可以在一個家庭裡共存的。但在微觀世界裡,因和果永遠都沒辦法同時存在。這個理論稍微有點複雜,不過佛教的中觀對此講得很清楚,我們可以簡單地去瞭解一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

比如一粒米,如果不發芽便不叫種子,只能叫一粒米。就好比一個男人若沒有兒女,便不能被稱為父親。這粒米什麼時候可以變成種子呢?當它發芽的時候才叫種子。就像一個男人有了兒女後,才能被稱為父親,沒有兒女時就不叫父親。這些都是同樣的道理。

因和果,這二者是相對的。相對於因,因為有果,所以它是因;而相對於果,因為有因,所以它才是果。就如同父母和兒女的關係一樣,也是相對的。因為有兒女,所以這個人就成為了父親,而因為有父母,所以才有兒女。兒女之所以叫兒女,就是因為他(她)由父母所生。而平時我們是不會稱一個人為兒女的,當稱他(她)為兒女時,通常是想描述他(她)是某一對父母所生,否則只會稱呼為「這個人」。這裡的「人」,既沒有父母也沒有兒女的意思,當然,一個人不外乎是兒女或是父母,除此之外不會有第三種情況,但在平時表達時,「人」的確沒有這種含義。
因和果也是如此。一粒米要變成種子、變成因,它就一定要有果。只有產生了果,它才能夠成為因。如果沒有果,它便永遠不能被稱為因,這個道理很簡單。

不過這樣一來,因和果就沒辦法同時存在了。因為如果它們同時存在,就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問,因的作用是什麼?它為什麼會成為因?是因為因創造了一個果,它才成為了因。如果因和果二者同時存在,那果就不需要被創造了。因為因存在的時候,果也已經存在了,還需要因創造什麼呢?完全不需要。

在宏觀世界裡,先有父親後有兒子,才能成立父子關係。因為如果父子同時存在,也就意味著父親誕生的那一刻,他的兒子也與父親同年同月同時誕生了,既然這樣,這個人又怎麼可能成為這個父親的兒子呢?不可能。一定是父親在前,兒子在後,才能建立父子關係,二者同時存在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簡單地說,這個父親之所以被稱之為父親,是因為有兒女。如若沒有兒女,他便不叫父親。但如果父親存在時,兒女也已經存在,那兒女便不是由他創造的;而如果兒女還未誕生,父親也沒有存在,那誰也沒有創造誰,二者是毫不相干、毫無關係的兩個人。

所以因和果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從宏觀角度講,這點不太好理解。我們往往認為,很多事情、很多物質,它的果存在的時候,它的因也存在。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我們不瞭解產生這個東西真正的因是什麼,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連續存在的東西,而沒有看到在這個連續性當中真正發揮作用的因素。所以在宏觀世界裡,我們會認為,因和果同時存在。但實際上,因和果是永遠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同時存在的東西之間是根本不能建立因果關係的。

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即如果因果同時不存在,也永遠沒辦法建立因果關係。如果因果同時存在、同時不存在都無法成立因果關係的話,那到底有沒有因果呢?答案是,沒有因果。

《佛說稻稈經》中云:「雖然,有此眾緣。而種滅時,芽即得生。」意思是說,當各種緣具備後,種子滅時,芽即得生。當然,在宏觀世界現實生活中,從感官層面來講確實如此:當種子發芽時,這個種子就已經失壞、不存在了,而此時幼芽誕生了。我們之所以認為播下一粒米或其他糧食的種子後會長出一個幼芽,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深入觀察、思考它們之間的關係,而僅僅從感官層面得出了結論。

《佛說稻稈經》中云:「彼緣生果」,意思是因和緣可以產生果。這在感官層面是沒有問題的,在沒有深入瞭解、觀察時也是成立的,這叫做自然規律。但如果深入瞭解什麼叫做自然規律,它是一個怎樣的規律,就會遇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即因和果同時存在時無法建立因果關係,因和果同時不存在時,比如說有因無果或有果無因時,也無法建立因果關係。

既然這樣,那因果到底存不存在?這就需要我們進入到另一個狀態來探討,即空性和因緣緣起。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面是我們感官層面中的自然規律,不經觀察時就是這樣,這個完全沒有問題,如之前講過的因緣法住性、法定性、相應性、真如性、無錯謬性就是如此。但如果深入觀察,就不是這種狀態了,就會進入到硬幣的另一面,也即空性的一面,沒有真如性,也沒有無錯謬性……找不到這些,這就是緣起性空。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誰能看見緣起,誰就能看見法,法就是證悟空性。

如果我們一直認為有一個造物主、萬能神在主宰、創造世界,那將永遠無法證悟空性。雖然我們認為有一個東西創造了世界,但在緣起當中深入去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人、什麼東西創造了世界。

如果我們不觀察,就會認為因緣和合產生了很多東西,並把這叫做自然規律。但如果我們突破自然規律的層面,深入去思考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自然規律,緣起的另一面是空性。所以,緣起跟空性離得特別近,如果我們瞭解了緣起,就很容易理解空性。

佛陀曾經講過,誰能夠看到因緣,就能夠看到法。法,就是八正道,就是證悟以後的功德。誰能夠正確地認識因緣,誰就能證悟空性,至少在理論上能夠理解空性。


內容出處:
《從<佛說稻稈經>談佛教人生觀和世界觀》-2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213-07-33-擁有的物質越多,人就會越幸福嗎?.png

擁有的物質越多,人就會越幸福嗎?

大家都知道,物質不可能讓我們幸福。為什麼呢?比如像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的人,都希望過上像美國人那樣令人羨慕的生活。但美國人的人口只佔全世界人口的5%,卻消耗了全球34%的資源。所以如果讓全球七十億人都 ...

212-07-32-一切都是偶然的嗎?.png

一切都是偶然的嗎?

我們以為,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們得到了人身。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的過去世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在今天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到底是因為什麼。對於這些,我們都一無所知。正因為什麼都不懂,所以我們 ...

211-07-31-修行學佛最理想載體:人.png

修行學佛最理想載體:人

我們的學習和修行,最理想的情況就是利用人身完成。為什麼呢?一是人身具有選擇、取捨、判斷的智慧;二是人在現實生活當中經常能感受到很多痛苦,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如果沒有這些痛苦,我們的生活一直處在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