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什麼是實修?為什麼必須實修?

什麼是實修?為什麼必須實修?

分享

317-10-07-什麼是實修,為什麼必須實修?.png

問:

有這樣一則公案:岡波巴大師在經過幾年的閉關修行後,要離開他的上師米拉日巴尊者。臨行之前岡波巴大師向米拉日巴尊者請教了最後一個法教,米拉日巴尊者說:「我有一個非常殊勝的秘密法教,因為它太珍貴了,所以始終不能隨便給人。」話音剛落,米拉日巴尊者突然轉身彎腰,撩起了他的破衣爛衫,露出了像馬蹄一樣堅硬且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長久在岩石上打坐而形成的。米拉日巴尊者說:「我的心子,這就是我最後的法教,認真去做吧!」像米拉日巴尊者這樣的大師,也如此強調實修的重要,那什麼是實修?實修的意義是什麼?


慈誠羅珠堪布答:

佛教主要的核心內容是慈悲和智慧。這些內容我們可以從書本上學習,但是通過書本學到的知識,在還沒有被消化之前,永遠都是屬於寫書的作者,而不屬於我們自己。所以我們在佛經當中可以學到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各種各樣的佛教觀點,但這些都不屬於我們,我們只是了解而已。

佛教裡面有一個比喻,有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家裡有一個傭人。傭人知道這個家庭有多少頭牛,有多少畝地,有多少家產,他都清清楚楚。但這裡面沒有一個屬於他,都是屬於這個家庭的。

我們還沒有實修的時候,雖然知道佛的智慧和慈悲是什麼、學佛是什麼、佛教是什麼,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沒有這些東西。我們雖然學了很多知識,可真正面對現實的時候,生活和工作中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卻還是沒有辦法解決。因為書本的知識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很多人也說,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我們自己也是,我們清楚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但是捫心自問,知道應該做的我們去做了嗎?沒有。知道不應該做的,我是不是不會去做呢?也不一定。這是什麼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消化從佛經裡所學到的知識。

佛經裡面的知識,首先它是知識,然後要把這個知識轉化為我們的感受、體驗。這個轉化的過程就需要實修,實修就是實實在在地修法。用佛教的話來講叫作修行,翻譯成現代人的語言就是心理訓練。就像我們的肉體需要鍛煉,如果不鍛煉就容易生病。同樣的,我們的心理也需要訓練,這個訓練的過程就叫作修行。透過修行,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智慧和慈悲變成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此時才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東西。

在此之前雖然學了很多,但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屬於書本的。通過佛教的修行方法,逐個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這是很多人的目標。但是如果中間缺失了實修,就沒有辦法落實了,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落實。所以佛教的核心是聞思修這三個,而核心裡的重點就是實修。

現在學佛的人中,有一部分人把燒香拜佛當作學佛,有一部分人經常到處去見上師、活佛、高僧大德,但是有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沒有。還有少部分佛教徒比較喜歡讀佛經,學佛教知識,但是有個缺憾,他們如果沒有實實在在地去修,遇到問題的時候,還是只能用世俗的手段和方法去處理,並不會用佛教的方法。他們僅僅知道佛教的知識而已,實際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就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佛教的方法。

總而言之,無論是學南傳佛教、藏傳佛教,或是漢傳佛教,我們佛教徒都應該知道,學佛的核心就是聞思修。「聞」就是聽聞佛法,像佛法這麼深奧的內容,如果沒有人給我們講解,僅僅靠自己拿一本書看,充其量只能理解表面的一些內容,其深奧的內容根本無法體會,所以需要去聽聞講解。當然,只是聽還不行,還需要思考,反覆地去思考。通過聽聞和思考,確定應該怎樣修、怎樣打坐。包括我們應該以什麼樣的眼光看這個世界、看人生、看生活,這些都是要學習的。學完以後,再打坐修行,這個叫作實修。聞思修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還是顯宗、密宗,都是一樣的,真正學佛的核心就是聞思修,這個特別重要,而其中「修」是最重要的了。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問與答 | 什麼是實修,為什麼必須實修?》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316-10-06-修菩提心前要先培養出離心.png

修菩提心前要先培養出離心

要修菩提心,思維和修行是最關鍵的。此外,在修菩提心前我們要先修出離心,對於輪迴痛苦、因果不虛等都要修。如果不修輪迴的痛苦,我們就不會認為輪迴是苦的;如果不認為眾生很痛苦,反而認為他們都很好,那就沒有度 ...

315-10-05-借助破瓦法,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png

借助破瓦法,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很多人都聽過破瓦的名字,但到底什麼是破瓦?破瓦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它能在臨終的關鍵時刻,幫助我們走向解脫?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家可能還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破瓦? 「破瓦」這兩個 ...

313-10-03-端午節  去除內外的「五毒.png

端午節 | 去除內外的「五毒」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懸蒲和佩戴香囊等避五毒的習俗。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古人認為端午仲夏,俗稱「五毒」的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等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