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佛初轉法輪日|「離苦得樂」的道理,是您教給我的

佛初轉法輪日|「離苦得樂」的道理,是您教給我的

分享

330-10-20-佛初轉法輪日離苦得樂的道理是您教給我的.png

■ 藏曆六月初四 ■

佛陀初轉法輪日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證悟後,他找到曾經跟隨他的五個隨從,在「鹿野苑」為他們講法,這即是佛陀「初轉法輪」。

佛陀正是為了解脫人生痛苦而出家求索解脫之道,修行人想要超越輪迴,獲得長久的安樂,就要從知「苦」開始。


知「苦」才能離苦

作為修行人,如果不能體會到輪迴是苦,就不會有出離心,不會考慮更長遠的問題,也不會有走解脫道的想法;同時,也沒有辦法修慈悲心。知道眾生很痛苦,才能修慈悲心。如果眾生都沒有痛苦,怎麼去修慈悲心?比如說,四無量心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悲無量心,也即希望眾生遠離痛苦的心。如果覺得眾生沒有痛苦,那還遠離什麼痛苦?所以,如果不了知世界是痛苦的,就不能生起慈悲心,也沒有辦法發菩提心了。

另外,如果沒有痛苦的觀念,一直都認為生活是幸福的,明天的路是很光明的,當遇到不順利的時候,就會遭受沉重的打擊,甚至精神崩潰。


明「苦」才懂面對

佛教講了三種痛苦:苦苦、變苦、行苦。

1. 苦苦

苦苦。兩個苦字說明了痛苦中的痛苦,真正的痛苦,也就是常人都能覺察的苦。它很明顯、很粗大。苦苦主要存於地獄、餓鬼、旁生三惡趣當中。

2. 變苦

變苦。這種苦開始不是很明顯,但後來可以變成痛苦。譬如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就感覺身心舒暢;一旦面臨分手,就會黯然神傷。如果當初在一起的時候不覺得快樂,分手之時就不會有什麼痛苦。所以快樂和痛苦在此是成正比的。

3. 行苦

行苦。因為它很細微,所以我們的感官對它的生滅沒有明顯的反應。但它卻像火車的車頭一樣,牽引著後面的痛苦,也就是說,它有能力導致其他痛苦的產生,因為它有漏法。行苦主要存在於色界與無色界中。


離「苦」即是解脫

現實生活中的幸福,都不能脫離變苦與行苦的範疇。我們千萬不要沉迷在變苦、行苦等短暫的幸福當中,因為這些都是靠不住的。如果不能看清真相,就會導致苦苦。幸福越大,失去幸福時候的痛苦就越大。在面對幸福與痛苦的時候,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我們要把內心訓練成面對痛苦不太脆弱、面對幸福也不太狂妄,卻並非冷漠麻木、一潭死水,而是靈動鮮活、慈愛滿盈的程度,這樣才能走上解脫道。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綠色字為小編語。

內容出處:
「正覺海」微信公眾號:《佛初轉法輪日|「離苦得樂」的道理,是您教給我的》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310-09-30-祈禱時生不起信心該怎麼辦?.png

祈禱時生不起信心該怎麼辦?

問: 祈請上師或者佛菩薩的時候,總是生不起信心怎麼辦?怎麼才能生起信心呢? 慈誠羅珠堪布答: 對佛菩薩總是生不起信心,是因為我們不太了解佛是什麼、菩薩是什麼。需要多了解佛菩薩,可以看釋迦牟尼佛的 ...

328-10-18-學佛的功課很多,做不完怎麼辦?.png

學佛的功課很多,做不完怎麼辦?

有的道友說自己學佛很多年了,這些年也有幸依止、隨學、隨修了一些上師,上師也給他傳了不同的法,佈置了一些功課。但覺得精力有限,不可能實修所有這些法,反而內心還給這些師父們排了個主次順序。 我想很多人都 ...

309-09-29-久病不癒,飽受折磨,我該如何面對?.png

久病不癒,飽受折磨,我該如何面對?

問: 死亡是一剎那的事情,我總覺得它並不可怕,煎熬的是醫學意義上一些無法治癒的疾病,長時間的病痛折磨。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病痛折磨?是否要提前修一些特殊的法門呢? 慈誠羅珠堪布答: 我們所有的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