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堪布,您好!身為初學佛法者,我看了很多佛經,也聽聞了很多高僧大德的開示,卻感覺非常混亂。請您開示,初學者如何能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如何能夠按次第去修行?
主持人:
這是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慈誠羅珠堪布:
是的。現在佛教徒中存在著幾種現象: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學習,主要停留在燒香拜佛、求福報這個層面,家裡一出現什麼情況就去求佛,等等;另一部分人雖然學的比較多,但還是不知道該怎樣修,或者學了很多佛經,卻不清楚哪一個法門適合自己。
人的根機有很多種。有些人喜歡學習,有些人喜歡打坐修行,有些人兩者都不喜歡,而是願意當義工、參加慈善活動等。這些都很好,但最終我們還是要靜下來去修,這個是最關鍵的。
學佛的目的有很多種,但終極的目的應該是斷除自己內心的煩惱。此外,我們還要幫助身邊的人斷除煩惱。更大的目標,則是大乘佛教講的普度眾生──目前我們還很難做到,只能把這個作為長遠目標。
目前我們能做到的,是先嘗試解決自己的問題並幫助身邊人解決問題。這兩者都需要透過打坐,讓我們的心靜下來修行、鍛鍊。鍛鍊的前提條件,是知道怎樣去鍛鍊、鍛鍊的方法是什麼,這些非常重要。燒香拜佛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雖然它可以使我們得到福報,但也未必馬上現前,而且一些現實問題,僅僅依靠燒香拜佛來解決也非常難。
你剛才的問題屬於第二種情況。儘管學了很多藏傳、漢傳的佛教知識,卻不知道怎樣把這些理論落實到自己的修行和生活中,不知道如何實踐,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我們所掌握的佛教知識裡,有一些等級比較高、比較深奧,有一些等級則比較低、比較基礎,我們需要先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分類。其中高層次、深奧的知識只能學,目前還用不上(但沒關係,總有一天能用得上),現階段要解決的問題,是先把最基礎的知識落實、做好。
具體該怎麼做呢?很多人認為學佛的終極目標是成佛,但其實大乘佛教的終極目標不是成佛,而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更多的眾生。要幫助更多的眾生,首先得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問題沒解決就無法幫眾生——即使幫了一兩個人,也不一定能幫到更多的人。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成佛,成佛以後就可以去幫助更多的人。從這個角度講,成佛只是幫助眾生的一種方法而已,不是最終極的目標,成佛的終極目標是幫助眾生。就像某人因為看到很多人生病而感到難受,他很想幫助這些人。為了能夠幫助這些人,他首先要去學醫,學好了以後再為他們治病,也就是說,學醫只是為了找到幫助病人的方法,並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的終極目標其實是為大家治病,因為治病必須懂醫術,所以他才要先去學醫。同樣,大乘佛教徒的終極目標是幫助更多眾生,方法是必須先成佛。目前這個目標離我們比較遠,只能把它當作一個夢想或理想,現在不會馬上成佛。
除了終極目標以外,我們還有三個階段性的目標。第一個在佛教裡叫作出離心。出離心是要有解脫的想法,也就是要有「我要從輪迴中獲得解脫,徹底解決、擺脫生老病死的痛苦」的決心。哪些佛教知識能讓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哪些修法能讓我們產生這種決心,這些就是我們先要去落實的。
那麼,我們所學到的這些知識裡,哪些跟出離心相關呢?從藏傳佛教的角度講就是四前行,即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這四個都是最基礎的理論,修行方法也非常簡單。其實這四個理論,無論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顯宗、密宗等,所有佛教宗派都會講,屬於最基礎的修法。我們先去修四前行,修成了以後就有了出離心,也就達到了第一個目標,走完了第一步。
第二步,也就是第二個目標,叫作菩提心。我們要從學到的知識裡尋找哪些知識與菩提心有關,看自己是否學到了菩提心方面的理論和具體修法。如果沒有,我們就要去學習、補充一下,然後再去修菩提心。有了菩提心以後,第二個目標就達到了,第二步也走完了。
最後,第三個目標就是要證悟,禪宗稱之為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也就是開悟、證悟,證悟般若空性。我們還是要從所學的知識中尋找與般若空性有關係的部分。如果有,我們就去用;如果沒有,就去補充一下,學一學。之後就可以開始打坐,總有一天會證悟的。對於佛教徒來說,證悟完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說,從此以後生死問題就解決了。
這三個就是佛教的階段性目標,所有佛教徒都要按這三步走,它適用於每個人。
有些人說到學習、打坐就頭疼,不想做,如果實在不想做也別勉強自己,先做自己喜歡的事。佛教中有布施、持戒、忍辱等善行,以及各種各樣的利他活動,我們總能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可以先做好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再進一步去修行。
主持人:
堪布講得非常細緻,解答了我們在學佛之初的許多困擾與迷惘。有時候我們想打坐也靜不下心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就能慢慢把心靜下來,然後真正做到堪布所說的精進修學。
慈誠羅珠堪布:
這是一個過程,一步一步來。
內容出處:
「慧燈問道」微信公眾號:《問道書摘|初學者如何能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