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於我有大恩
從解脫的角度來說,獲得人身、值遇大乘佛法、有機會聞思修行等等;從世俗的角度來說,自己的長壽、健康、事業順利等等,大凡好的方面,全都來自於眾生。
以菩提心為例,如果沒有眾生,我們要如何發起菩提心呢?沒有辦法。因為有了眾生,我們才有產生慈悲心的對境,才能生起想救度眾生的心,才會為了救度眾生而誓願成佛。菩提心的兩個條件都來自於眾生。沒有眾生,根本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另外,六波羅蜜多的每一個也是來自於眾生。例如,布施就是把錢財、正法、無畏施予眾生,若沒有眾生,我們施給誰呢?沒有布施的對象。同樣,持戒最關鍵的意思就是不傷害眾生。正因為有了眾生,我們才可以發誓:以後不再傷害眾生。如果沒有眾生,那我們還持什麼戒?忍辱也一樣,如果沒有眾生,修什麼忍辱,對誰修忍辱呢?精進、禪定、智慧也是一樣,目的都是為了救度眾生。
大乘修行者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成佛。佛果從何而來呢?一個來自於佛陀,沒有佛陀就沒有人教導我們成佛之道;一個則來自於眾生,如果沒有眾生,我們不會有菩提心,也不會成佛。從解脫的角度來說,佛陀和眾生兩者都對我們有同樣的深恩厚德。
此外就是我們再三提及的,一切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在做我們父母的時候,對我們也是恩重如山。
為了報恩,誓願成佛
按照世間的常規,如果某個眾生對自己有非常大的恩德,而我們卻心安理得、毫不在乎,這種忘恩負義的做法,世間人都會嗤之以鼻,佛教更是一直都強調、提倡感恩的觀念。
對誰感恩呢?我們不能分什麼種族、類別等等,而是對所有眾生感恩。修菩提心首先是思維眾生的恩德,然後就是要去感恩、報恩。我們今天走上菩提道的推動力,就來自於感恩。如果沒有感恩的理念,我們就不會有動力,所以感恩非常重要。因為有了感恩的觀念,我們才會發誓成佛,才能走上正規的大乘佛法之路,而不會脫離大乘佛法的軌道,所以,我們要把眾生視為比如意寶還要珍貴的寶貝。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大乘修行人──既可以發菩提心,又沒有傲慢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以前的修行人在證悟以後,不但是對自己的上師感恩,對眾生感恩,而且對自己學佛、證悟的地方也感恩。
一百年前有個叫竹欽仁波切的修行人,他就是這樣。他上師所在的地方叫「弟果」,他證悟的時候,在著作裡寫到:「頂禮弟果的山、弟果的水!頂禮弟果的狗!因為有了弟果這個地方,我的上師才會在這裡傳法;有上師傳法,我才有修行的機會;因為我修行了,所以今天才能開悟。」
不僅僅是一個成就者有如此感受,很多高僧大德都有這樣的感覺。當他們開悟的時候、生起菩提心的時候,或者是生起大圓滿智慧的時候,當下便對一切感激萬分,他們才不會認為「我很了不起,我現在有菩提心了,我現在有智慧了」,而會回過頭去看,這些是從哪裡來的?是誰賜給我的?是誰給我創造了這樣的條件?然後便生起感恩戴德之情,並迫不及待地準備去報恩。
有了感恩的觀念以後,該如何報答眾生呢?是不是說聲謝謝你們,或拿些錢來回報他們呢?都不是!唯一的報恩方式,就是給每個眾生指一條光明的道路,然後讓他們自己走。以現代人的口吻來說,這是「最科學」的方法。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內容出處:
「正覺海」微信公眾號:《感恩節|什麼是最好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