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依止善知識的目的
我們必須明白,我們要在善知識身上得到什麼。我們在善知識身上要得到的,不是其他世俗的東西,就是要得到法。
法,就是「教」和「證」這兩個字,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法。
「證」就是戒、定、慧三者,我們依止上師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得到戒、定、慧,這些就是「證」。
「教」主要是聞思,即學習、聽聞佛法,然後思考佛法的教義。比如說我們依止了某一位善知識,從他那裡我們既滿足了聞和思,也得到了戒、定、慧,這樣的話,我們就已經達到了依止善知識的目的,就已經圓滿了我們的心願。
貳|為什麼要依止上師
如果我們依止了某一位上師,既沒有聽聞佛法,也沒有去思考,如果連聽都沒聽過,怎麼去思考呢?
如果沒有聞思,那首先我們就沒有得到「教法」;如果我們在戒、定、慧三者上面,什麼都沒得到,那我們也就沒辦法得到「證法」。
如果教法、證法都沒有得到,那我們為什麼要依止上師呢?這種依止是沒有用的,沒有任何意義。
叁|不要自以為在學佛
如果我們所依止的某位上師,給我們安排了太多世俗的事情,例如去化緣、去給他修廟等等,除此之外就是帶幾十個人,去朝山或做火供、薈供等,其實做這些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所以大家在學佛的道路上一定不要迷茫,不要自以為在學佛,但實際上不一定是。
我們的時間不能浪費,應該要用在聞思修行上,在這些方面即使花一點點時間,也會有所回報;但如果浪費太多的時間在我們剛才所說的世俗事上,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肆|向善知識學習
所以我們必須知道,依止上師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修、學上師的意行。
意,就是出離心、慈悲心以及證悟空性等;行,就是弘法利生的行為,六波羅蜜的行為。這些都要去學習,要向過去的佛菩薩學習,向善知識學習。
善知識、佛菩薩他們怎麼做,我們也要怎麼做。這就是我們依止上師的目的,最後的結果也就是如此。
內容出處:
「慈悲遍照」微信公眾號:《慈誠羅珠堪布:這就是我們依止上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