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大德故事-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 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三)

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三)

分享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03.png

厭世歌的由來

尊者住在桑普地方時,野蠻的康巴人居然先後七次將他從一個住處攆到另一個住處。最後他與措普巴滾秋巴住在一起。

一日,上師張巴秋華丹對措普巴說:「這位桑耶巴格西如果能留住在這裡,必將對本寺院大有利益。唉!沒想到這群秉性惡劣的康巴人卻容不得他住在這兒,這條茶葉您拿去供養他,這兩塊氆氌也送給他用,你平時多和他聊聊,我也會找他談談的。」

措普巴將半斤茶葉和兩塊氆氌帶回來,對無垢光尊者說:「上師說這茶給您飲用。」

「茶明日再喝也可以,今天沒有空了。」說完就走了。

次日黎明尊者背起背包說:「我走了,我留下的東西讓他們享受吧。」說完就上路了。

當他走到措普譯師的遺塔前時,正好踫上一位道友往上來。

那位道友問他:「您這是去哪兒呀?」

尊者回答說:「我在康巴這個地方待不下去了,所以要離開此地。」

「您不是著論無礙嗎?為什麼不留下偈子狠狠地譴責他們一頓呢?」

尊者說:「我已經揚揚灑灑地寫滿了一張紙,貼在法座上了。不過,這裡還有一張。」他拿出來交給那位道友:「這個麻煩你帶上去。」

那人便將這首以嘎卡等三十個藏文字母為句頭寫的厭世歌帶了上去。

後來,那些康巴人氣極敗壞地將法座上的偈頌消毀了。那首憤世嫉俗的三十字母厭世歌則在漢地以上廣泛傳播開來。

和衛地格西的相遇

在此之後有一次,尊者前去哦多地方化緣,當時尊者的穿著是上衣僧裙和一個披風,既不華麗也不寒酸,可算是中等,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衣物了。當天晚上他留宿在地方的一間房屋裡,與住在那裡從衛多地方來的一位格西不期而遇。

格西問尊者:「您從哪裡來?」

「我是從桑普來的。」

「都學過了些什麼經論呢?」

「我學過《戒律》、《彌勒五論》、《因明》等。那麼,您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從嘉瑪地方來,但我的故鄉是坐普,我是在夏地出家的,《入中論》我學得還是很不錯。」

尊者沒有順著他的話說下去,而是問:「據說嘉瑪地方有成就者玖拉修行的一個山洞,現在那裡的情形怎麼樣呢?」

「那倒是一個很好的山洞,您問這個做什麼?」

「如果我能化緣到一大口袋青稞,那麼我想冬天就住在那裡。」

「噢,正好,我冬天也要在那裡住。這樣吧,我這裡還有些存的青稞,我就奉獻出來。對了,那個村子裡有一位密咒師,他的兒子經常夭折,您懂不懂如何作黑馬頭金剛的火施儀軌。」

「我懂。」

「那麼請您去他家好嗎?」

於是尊者去密咒師家為他們作了火施儀軌,完畢後他們供養了他一大口袋青稞。

此後,尊者就與那位格西結伴前往玖拉尊者的山洞,立誓閉關八個月。尊者修了一間黑關房後,將青稞也搬到那裡。每日黎明時為格西廣講一次《現觀莊嚴論》。

過了五個月,一日拂曉的夢裡,在有沙丘、小溪的山谷中,聽到傳來伴著鐃鈸樂音的歌聲,舉目眺望,看見度母化身的一位少女騎著有金鞍鈴鐺裝飾的駿馬,朝此而來。

她身著錦緞衣裳,佩帶純金、松耳石飾品,以金瓔珞掩面,芳齡十六歲左右。

尊者請求說:「聖女,請慈悲攝受加持我。」

她一邊摘下一頂珍寶頭冠戴在他的頭上,一邊說:「從此以後恆時加持你並賜予悉地。」

因為得到了聖女的加持,在一個月期間,尊者一直處於明樂無念的等持中,並且獲得了謁見格瑪燃匝的授記。

閉關結束後,尊者為父母作了一百零八遍普明儀軌。

格西心裡想,這位尊者必定具有加持。之後請求灌頂時,他就欣然應允了。在格西去提水的短暫時間裡,尊者用彩粉與土粉設立了一個完整美觀的壇城,完畢後,為那位富裕的咒師一家人修波則倉,並給三十人傳授了灌頂。


素材來源: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秋札桑波尊者著,索達吉堪布譯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三)》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04.png

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四)

依止大持明革瑪燃匝上師 嗚呼奇哉怙主大悲尊,不現法界之中慈視我,以語自在智慧之日輪,速遣我心深處之黑暗。 二十七歲時,尊者要奔赴大持明者革瑪燃匝前,走到桑耶時,遇到了雅逮大班智達,雅逮對他說:「現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05.png

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五)

不可思議的修行驗相,蓮師親賜名號「無垢光」 彼與本來怙主無二致,大悲利眾顯示大方便,以勝乘藏妙雨令善緣,見行花茂尊前我頂禮。 此後,尊者立下誓願在青普修行七年,在酣哲剛地方修法時,七日中接連不斷地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06.png

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六)

竭力護持上師遺教 此尊即是殊勝大聖者,佛陀授記法主皆讚嘆,空行奉其甚深伏藏師,如是成就聖者誰能比。 在這之後,尊者前往剛日托嘎,在覺受中明顯地感到了十二地神母、九兄弟護法神的熱情歡迎,在此地修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