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力行踐誓願
人中之尊廣轉法輪者,
具有言講明月神通眼,
如此聖者誰人能比擬,
了知三時尊前敬頂禮。
到達衛多後,斯德便將尊者迎請到卡瓦熱。住在此地的三天裡,尊者為那些進行安居的僧人們發了薪水,之後又前往鄔金。因為尊者的光臨,如海的群眾競相聚集。
從鄔金山口以下,到帕熱的岩腳以上,白黑花色的帳篷鋪天蓋地,十分壯觀。聽法的人與收入都比以往增多了三倍。
新派學時輪金剛的根扽華為首的講法上師阿闍黎也達到了四十人左右,還有哲貢的上師阿闍黎以及不少的官員都濟濟一堂。
尊者從四月十五到五月初八之間為他們傳講光明金剛藏的修法引導,同時舉行了一次盛大的供施活動。在此期間,每個月的初八、初十都為番地以上則謀加新以下如海般的聚會者舉辦大型的供施活動。
當年,尊者在求心滴法時生活窘迫,交不起法稅,因此就立下這樣堅定的誓願:日後如果我有講經說法的時機,一定分文不收,並且所有信財的三分之二,在初八、初十的吉祥日發放布施,三分之一用於暫時的生活所需,同時周濟弟子。
尊者後來也的確付之實踐、身體力行了,而且他曾經還強調過:為了不浪費信眾的財產,初八初十的食物也要攪拌酒梢子和酸奶,眼前的飲食也觀想為供品。
無論是何等有權有勢的達官顯貴前來,尊者都會幽默地說:「他們無法消化得了這些信財。」而不允許他們享用。
進行供齋時,尊者也直爽地說上層人物(指活佛堪布等)行列的那一份不用擔心,因而規定供齋的順序由下至上。
尊者還親口說過:「對僧眾需要恭敬承侍,而對造罪的惡人不需畢恭畢敬。」所以對在家人從不饋贈物品。至於那些地位顯赫的大人物們,既不為其鋪設座墊,也從不給予任何特殊的待遇。
對於財力雄厚的富翁,無論他們的供品多麼豐厚,都只是心裡讚歎他們能夠敬信正法而行持,而口中從來不說迎合之詞,也不作任何回贈。
尊者曾說:「如果這樣做,那就成了商品交易,結果對信徒他自己的財產也是一種浪費。釋迦牟尼佛對於供養數目可觀、價值昂貴的布匹、黃金等的施主除了作迴向以外,沒有饋贈物品的先例。為積累資糧、誦經迴向等,這是施主理應得到的。如果施主與應供顛倒錯亂,那實在不是一種好現象。」經常以律藏等中的故事開導弟眾。
相反,對於乞丐等窮困潦倒的人,即便是獻上微不足道的一點點糖果,他也會津津有味地享用,並且為其迴向,廣說佛法。
素材來源: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秋札桑波尊者著,索達吉堪布譯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