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號讚歌頌,稱許真實善知識
如佛於上茅城涅槃時,
諸聲聞眾悲痛不絕也,
無垢光尊青普圓寂時,
見聞之人亦生大哀傷。
廣闊虛空亦並未坍塌,
堅固大地亦並未破毀,
無邊大海亦並未洶湧,
我等眾人將成為如何?
遺體進行荼毘時,尊者的心臟、舌頭、眼睛從靈堂中騰空而起,最後落到了具緣者的懷中,並且出現了獲得五部自性的驗相,夏熱熱等五部金剛舍利和不可勝數的細微舍利,它們聚集增長形成遺骨,每一舍利又成百地增生,直至今日,仍在增長,這是人們親眼目睹的事實。
全知無垢光尊者法身中顯現色身,色身相應所化眾生的根機、意樂而以講辯著的事業,根據佛陀不可思議的因果乘教法,依靠諸傳承上師的恩德,為了使我們後學者更易證悟,而不吝筆墨地撰著了琳瑯滿目、享用不盡的珍貴論典。(本藏文傳記中所有作品的詳細目錄均一一列出,但於此未譯。)
全知無垢光尊者有八大不同的名稱,即阿革旺波(語自在)、龍欽繞降(境界廣大)、根欽親波(全知大師)、那湊讓珠(種種自解脫)、班瑪列哲(具緣蓮花),革揚羅德(開心大樂)、攀巴桑波(善妙幡)、哲美哦色(無垢光)。以下以此八名號讚歌頌讚美尊者。
倘若親耳聆聽了阿革旺波的出色講經,
那麼三同門的講法便會顯得木訥遲鈍,
如若龍欽繞降身在辯經場上大展辯才,
那麼夏藏丹的辯論頓時顯得枯燥單調,
如果有幸拜讀了全知大師的精闢論著,
那麼布多西三尊之作也變得黯然失色,
假設看到了那凑揚珠尊者的深奧意趣,
就會覺得三大宗派的觀點皆不堪一擊。
設使目睹了攀巴桑波尊者的儀表舉止,
被公認的大師之行為也顯得微賤下劣,
假使親見了班瑪列哲尊者的勝妙功德,
徒有具證之名的人們便顯得愚不可及。
設若見到了開心大樂尊者的離作行為,
那些善行之士的行為便顯得低級庸俗。
假若親睹了無垢光大尊者的利他事業,
自詡為大師的人們彷彿成了如法炮製。
二種資糧波濤澎湃的智慧大海中,
智悲的浪花飛濺到了山王的頂峰,
四灌頂的水流淨化了眾生的污垢,
恭敬禮贊潺潺江河般二諦的尊者。
大悲龍王以智悲的頂飾作為莊嚴,
以威力的細雨滋潤著眾生的心田,
慈悲的嘶鳴之聲傳遍了四面八方,
恭敬禮讚如水神般的大怙主尊者。
須彌山王的層級是欲天眾的住處,
聞思正法的次第是善知識的聖地,
登上了證悟不變實相的須彌山頂,
於山王般的法王前敬獻無上禮讚。
發心的旭日中放射出事業的光芒,
自然映射到具緣者們的蓮花海中,
令三學的花苞競相綻放吸引蜜蜂,
恭敬禮讚如明媚陽光般的大尊者。
以四布施令其他的眾生心滿意足,
以四戒律使自己的相續寂靜莊嚴,
以三安忍究竟一切難堪受的苦行,
恭敬禮讚圓滿三傳承意趣的尊者。
以三精進善加成辦自他二種利益,
以三禪定成就無礙神通以及神變,
以三智慧到達阿底大圓滿的頂峰,
以百倍的信心恭敬禮讚普賢法王。
依二次第的方便具足智慧的威力,
三時的善根以三輪清淨迴向有情,
具通達實相現相的如所盡所有智,
恭敬禮讚真實文殊現世的大尊者。
慈愛的雙眸恆時關注著芸芸眾生,
廣大的悲心恆常護佑著苦難有情,
喜樂之心救度眾生脫離三有苦海,
怨敵與親子平等不懈地饒益有情,
恭敬禮讚具備四無量心的大尊者。
以法財的方便召喚著所化的眾生,
以溫存的愛語傳遞著了義的法門,
以同行及利事漸進賜予大圓滿法,
供敬禮讚以四攝度化有情的尊者。
依靠聞法通達了三藏續部的意義,
依靠思維證悟了心滴甚深的密意,
依靠修行詣至了普賢如來的本地,
恭敬禮讚佛幻現善知識相的尊者。
這以上是以難以抑制的強烈信心、三門恭敬地讚頌了法王如意寶無垢光尊者的不共智慧與事業。
在扎普桑耶桑普以及嘉地的山谷,
拉讓山洞謝色還有那鄔金的城堡,
嘉瑪村鎮友波霍札及木境的地方,
這些都是尊者曾留過足跡的聖地。
為具有緣份者播植下解脫的良種,
廣轉法輪行持成熟解脫的大事業,
最終的行為即是在青普示現涅槃,
頂禮膜拜尊者所住過的一切聖境。
如是法王仁波切的此傳記,是應持教理的大活佛華玖嘉措與具有敬信、以三供養令師歡喜、誓言清淨的阿闍黎羅珠桑波師徒二人再三誠懇勸請,詳細詢問了長期追隨上師的多凑尊者以及如影隨行般依止尊者的作巴仁波切,根據他們講述尊者的舉止言行,加上自己所見所聞的事實,毫未增刪地撰寫了這部傳記。
素材來源: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秋札桑波尊者著,索達吉堪布譯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大德故事 | 全知無垢光尊者略傳(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