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關於五辛的說法很多,有人說五辛是蔥、蒜、韭菜、蒜苗、興渠,還有人說洋蔥和蒜薹也不能吃。那具體什麼是五辛?吃五辛為什麼不好?對於修行有什麼影響?
慈誠羅珠堪布 答:
五辛、五葷這些都是同一個意思。佛經裡面有一些不同的記載,因為那些佛經都是很早以前翻譯過來的,那個時候用的這些名詞,跟我們現在用的名詞有一些出入,所以產生了不同的說法。但是基本上,五辛第一個是蔥,第二是大蒜,第三是小蒜、蕎頭,第四是韭菜,第五就是洋蔥。洋蔥本來就在裡面,最早的時候不叫洋蔥,用的是一個梵文音譯的名字。早期的時候我國沒有洋蔥,後來有了以後,大家就稱它為洋蔥,洋蔥其實本來就屬於五辛。雖然有不同的名稱、說法,但基本上就是這五個。
那為什麼不能吃五辛呢?有很多的原因,最簡單的就是因為這些食物都有蔥的味道。小乘佛教的戒律裡也提到過,吃了五辛以後,進入佛堂會有不好的味道。如果進入僧眾當中,也會為僧眾帶來不好的味道。反正就是走到哪裡都有不好的味道,這是原因之一。
另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佛經裡面說,如果吃這些東西比較多的話,會引發兩個後果:一個是會有一些生理上的反應,容易生氣、發脾氣;另一個是會產生一些激素,引起性衝動。五辛跟貪和嗔都有關係,所以佛教主張不吃。
像大蒜這些是食物,同時也是藥物,可以治療疾病。但是另一方面,吃過量以後,會讓人的生理有反應,心也靜不下來,導致內心的混亂,最終影響禪定。所以佛教拒絕吃這些,基本上是這樣的原因。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問與答 | 五辛到底對修行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