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居靜處?
當修行境界尚未穩固的時候,要認真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修行。
在修行之初,我們的定力很差,容易受到外來干擾的影響,此時依止靜處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是意味著要辭去工作、離開家庭,到山裡去出家,而應設法在城市裡找一個相對來說鬧中取靜的地方,每天騰出一些時間,把自己封閉起來修行。
什麼叫做穩固呢?就是在進入修行狀態時,哪怕周圍人聲鼎沸、噪音不斷,也不太受影響,同時也不受世俗名利的動搖,基本上能保持自己的狀態,這時候修行就相對比較穩固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將修行的感覺,運用在工作、生活當中,最後讓修行與生活徹底相融,修行就是生活,生活也是修行。
何為靜處?
所謂的靜處,是指具備修行環境與條件的地方。從嚴格意義上說,最好的靜處,就是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就像米拉日巴當年修行的環境那樣的地方。如果暫時找不到,不太適應或沒有條件去這樣的環境,就要找相對安靜,對修行沒有太多人為與非人為阻礙的環境,在比較自然、安全的氛圍中,去掌握、追究心靈或意識的秘密。
所有的修法都是這樣,剛開始的時候,最好能把自己從人群中隔離開來,尋找一個相對比較僻靜的地方去修,這樣效果會更明顯。即使沒有條件到安靜的地方去修,也應該安住在自家佛堂裡面,關嚴門窗為自己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每天堅持閉關一兩個小時。
靜處修行有何利益?
我們邊工作、邊生活,然後抽出一個比較適合的時間去打坐修行,把慈悲心和智慧裝在自己的心裡。打坐修行有一定進步的時候,再融入生活中,才是對的。不打坐、不修行,一開始就到生活裡面去修行,這個是很難的。
這樣長期堅持,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當應用嫻熟之後,則無論住在吵鬧的城市,還是安住在寂靜的聖地,內心始終就像住在淨土一樣寧靜祥和,絲毫不受末法時代之娑婆世界的沾染。
內容出處:
「正覺海」微信公眾號:《每天堅持閉關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