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粹

首頁 慧粹 教言精粹 清明節 | 對亡者最溫暖的懷念

清明節 | 對亡者最溫暖的懷念

分享

483-15-23-清明  對亡者最溫暖的懷念.png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景交至,天地清明,細雨紛紛,思緒滿懷。在這個緬懷先人的時刻,我們該如何以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來饒益已經逝去的親友呢?

祭拜篇

問題:
每年清明時,家裡人會為去世的長輩掃墓、祭拜。請問堪布,亡者真的知道親人來看他們了嗎?

慈誠羅珠堪布:
這是一個傳統風俗。不管亡人能否看到,這是我們晚輩對祖先的恭敬,是可以去做的。那他們真的看得到嗎?看不到,因為他們已經投生了。在死亡後的七七四十九天裡,亡者有可能看得到;但他們投生之後是看不到這些的,佛經裡也有這樣的記載。例如我們的上一世都是五十年前、四十年前、二十年前過世的,而現在我們都在這裡,那我們能看到有人到我們上一世的墓前去送東西、掃墓嗎?我們看不到。同樣地,我們的祖先也看不到。但這不是能不能看到的問題,而是表達對祖先的尊敬,所以照樣可以去做。

問題:
祭拜時,我們是否可以帶一些他們生前喜歡的菸、酒、肉什麼的?我們燒的紙錢、紙房子,還有「汽車」、「冰箱」等,他們能得到嗎?

慈誠羅珠堪布:
根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印度的一個富豪死了,很多人來送他,並且準備了特別多的食物和東西。佛陀的弟子就問到迦牟尼佛,這些東西亡者真的能夠得到嗎?佛陀說亡者是得不到的,但這些亡者的親人能得到心理的安慰,這個可以理解,也可以這樣做。

不過,有一種專門給亡者布施食物的儀式和禪修的觀想,如果有這種儀式的話,那亡者是可以得到這些東西的。如果沒有儀式、觀想以及禪定的力量,那亡者就不一定能得到。尤其是已經過世很久的人,因為早就投胎了,所以拿食物去,他也用不上。

問題:
按照佛教的看法,我們祭拜的時候,用什麼方法可以幫助到他們?

慈誠羅珠堪布:
傳統上掃墓該做的都可以做,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加一些佛教的儀式。例如在掃墓的當天,除了掃墓之外還可以念一些佛號、佛經,比如阿彌陀佛名號,或《三十五佛懺悔文》、《普賢行願品》之類的佛經。總之,在掃墓的同時幫他做一些善事,這對他一定是有幫助的。

問題:
有人說墓地陰氣很重,有晦氣,身上要戴一些紅繩,防止把一些髒東西帶回家裡。請問,我們要到墓地時,需要做哪些保護性的措施?

慈誠羅珠堪布:
身上戴一些紅繩,這可能是民間的說法。我們可以尊重這種風俗,但光靠一條紅繩,可能沒有什麼效果。如果覺得墓地有什麼東西,或是回家時有什麼東西跟著自己,這是心理作用,實際上不會有什麼東西跟著你。不過,有一點保護措施至少會有安全感,所以我們身上可以佩戴一些般若佛經和小的佛像,還有就是密法裡面的金剛結。

身上也可以什麼都不帶,去墓地的時候就念觀音心咒「嗡嘛呢巴美吽」,還有蓮花生大師的心咒等,這樣就可以了,這些是最好的保護措施。

亡者篇

問題:
剛去世的親人是不是真的會回來,一直跟著他放不下心的親人?

慈誠羅珠堪布:
這種感覺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實際上我們不一定能夠感覺得到。但人剛過世的那幾天,他們是會在我們的周邊,不過我們不需要害怕,因為他們不會對我們造成任何傷害。他們中的有些人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所以會過來跟我們打招呼;他們會看到我們對他們做的一些事情,哭泣、悲傷……看到這些,他們也會放不下,但是這些對我們不會有任何傷害。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他們做一些善事。每個人死亡後都有過渡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是七七四十九天,但有些人會短一點,有些人則是幾個月,甚至幾年。過了這段時間他就會去投生,投生之後,人就徹底走了,再也不會存在於這個空間。即使在,對我們也不會有什麼傷害。

我們不要認為人死了就會變成鬼。大家都覺得鬼特別恐怖,如果鬼就在自己的身邊,怎麼能不害怕?不要這麼想。人死了以後不是成為鬼,而是在投生前的七七四十九天以中陰身的狀態存在。雖然我們看不見中陰身,但他還是屬於人的形式,所以他還是人。後半期他就會逐漸變成下一世的形態:如果他下一世還是投生為人,那在這個過程中他一直都是人;如果將投生成其他眾生,那他就慢慢開始變成其他眾生的形狀。但這些都不是鬼,所以無須害怕。

問題:
老人過世很久了,但有一段時間我常常能夢到他。他是不是真的需要我幫助,而我能不能真的幫到他?

慈誠羅珠堪布:
人過世後的一兩年,家人常常夢見他,可能每個人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家人過世後的一兩年會比較頻繁地夢到,時間長了就不那麼頻繁了。這可能也不是他需要什麼,或是他透露了什麼訊息。

夢見他是不是因為他需要幫助呢?這個不好說,可能不是。但無論如何,能幫助他的善事你都應該盡力去做。

對於亡者,我們光有思念還不夠,要將無盡的思念化作有益的行動,如綿綿細雨入於泥土,潤澤秧苗。有生之年,勤利亡親,願他們早日離苦,旋登極樂。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灰色字為小編語。

內容出處:
「慧燈之光網站new」微信公眾號:《又逢清明 | 對亡者最溫暖的懷念》

 

 回上一頁

推薦相關文章

481-15-21-皈依有次數限制嗎?能皈依不同的師父嗎?.png

皈依有次數限制嗎?能皈依不同的師父嗎?

關於皈依的次數是否有限定?是否可以多次受皈依,還是受一次就可以?是否可以皈依不同的師父呢? 原則上,我們找一位上師,在他座前規規矩矩地受一次皈依戒,就可以了。但之後你想再多次皈依,也可以。 另外, ...

480-15-20-一切佛法的精髓,就是三法印.png

一切佛法的精髓,就是三法印

根據佛經記載,在釋迦牟尼佛即將示現圓寂的時候,有弟子曾詢問釋迦牟尼佛,佛陀圓寂以後,如果有外道或者其他人前來講法,並宣稱其所講內容就是佛法,我們應當怎樣去區分其真假正偽呢?佛陀回答說,在我圓寂之後,無 ...

479-15-19-小乘、大乘、密乘的「四念處」.png

小乘、大乘、密乘的「四念處」

「四念處」這個詞,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常有耳聞。佛在經中說,認真修學四念處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可以證悟初果。 四念處是佛教中一個很重要的入門修法,即對四種對境進行觀察思維,從而去除常、樂、我、淨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