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與佛教世界觀
佛教認為,萬事萬物的誕生、存在與毀滅,都與自己的因緣有關,而與任何鬼神沒有關係,在這個時候鬼神起不了什麼作用。但佛教以外的絕大多數宗教卻認為,除了物質本身的因緣以外,還有一個造物主、萬能神在主宰這個世界。
緣起的含義
「此生故彼生」,說的是物質。 「此有故彼有」,則說的是除了物質以外的各類我們想像當中的概念。無論物質或非物質,所有的東西都是相互觀待、相互對立的。有一個東西的存在、誕生,就有另外一個東西的產生,這就是《緣起經》中關於緣起的定義。
「緣」和「起」若分開來講,則「緣」是物質誕生所需要的所有條件。例如苗芽的產生,就需要種子、空間、時間、溫度、濕度等。當諸多條件具備的時候,從這些因緣當中就會產生果,這叫做「起」。如果沒有「緣」,就不會有「起」。「起」觀待於「緣」,這就是「緣」和「起」的概念。
《稻稈經》中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我們常引用這句話的藏文:「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住。」這句話非常重要!用現代的語言來講,法性就是自然規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釋迦牟尼佛等如來出世傳播佛法也好,不傳播佛法也罷,自然規律是永遠存在的。
自然規律與佛的出現和不出現是沒有關係的,這也是佛教與外道最大的區別。
除了佛教以外的許多宗教會認為,自然規律與神的出現密切相關,沒有神就沒有規律;人類是上帝或某個造物主創造的,人類所有的規律都是造物主的創造。但佛教卻並不這麼認為。
不可思議的緣起偈
平時我們常在念「諸法從緣起…」等偈子,它的梵文就是緣起咒:「嗡耶達兒瑪 嘿德扎巴哇 嘿登得堪達塔嘎多哈雅巴達 得堪匝友呢若達 誒旺巴德 瑪哈夏兒瑪納梭哈」。
佛陀非常讚嘆緣起咒,《緣起經》中說:哪怕建一個非常小的佛塔,塔裡面沒有任何其他裝藏的東西,只有一個緣起咒裝在裡面,這個塔也能變成非常殊勝的積累福報的依處和福田。無論是佛像、佛塔、佛經,只要念誦七遍緣起偈或緣起咒,就會變成殊勝的福田,就可以算是一種簡單的開光。
緣起偈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功德與加持呢?因為緣起偈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
緣起偈在講什麼
「諸法從緣起」,所有的法或事物,都是從它自己的因緣當中產生的。
「如來說是因」,釋迦牟尼佛宣說了它們的因緣。
「彼法因緣盡」,當因緣結束的時候,果也會消失。
「是大沙門說」,因為釋迦牟尼佛宣說了緣起,所以就是大沙門。沙門,也即成就者。本來,無論是外道中獲得了世間成就的神仙,或是佛教中獲得了出世間成就的修行人,都叫做沙門。但因為釋迦牟尼佛宣講了緣起,所以他是「大沙門」。
念誦緣起偈,實際上也是一種緣起贊。
雖然不是佛陀創造了自然規律,但是佛發現了緣起的規律,然後又把這個規律告訴我們。透過有因緣就有果、無因緣就無果這種原理,讓我們了解輪迴的因緣,從而指導我們去修行,斷除輪迴的因緣,並最終脫離輪迴、獲得解脫。所以我們應該讚揚佛陀。
素材來源:本文依據慈誠羅珠堪布相關開示編輯整理。
內容出處:
「正覺海」微信公眾號:《一起感受「缘起」的洪荒之力》